金融专家汇聚酒城 为泸州发展国际贸易“出谋划策”

4月10日,国际贸易金融及法律实务培训班在泸州举行。本次培训将邀请国际贸易、金融行业知名专家为企业授课。为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助推四川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发展泸州国际贸易产业创造良好机遇。

金融专家汇聚酒城 为泸州发展国际贸易“出谋划策”

四川阿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我市招商引资的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康复器械、护理设备、医疗电子产品及其配套产品的综合型企业,业务以出口为主,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等发达国家。随着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建设发展,企业自身的国际贸易业务也在逐年扩展,今年的目标是突破8000万美元的销售额。

该公司业务部副总朱美秀说:“自贸区来了之后,在运输方面对我们泸州港这边,对我们运输公司有一些更多的调配,对我们企业的出口有很大的帮助,整个班次会越来多,我们出口会越来越便利,希望在自贸区这边有越来越多的船公司引进来,越来越多的货代来协助我们出口企业。”

金融专家汇聚酒城 为泸州发展国际贸易“出谋划策”

本次培训授课由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主办,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理委员会、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培训中心、中国贸促会四川自贸服务中心、泸州市商务和会展局、中国贸促会泸州市支会共同承办,就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趋势研究、贸易结算业务、本外币贸易融资、合同法法律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结算方式、融资产品,加强对结算、融资、市场、合同等多样化风险的管理。

中国贸促会四川自贸试验区服务中心主任王瑞琛表示,接下来将加强与川南临港片区的合作,帮助企业开展好国际贸易:“第一我们跟自贸区管委会在了解国外自贸区的经验,开展政策研究方面以及制度创新的制度制定方面加强合作;第二我们可以在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进行合作;第三我们共同帮助企业去了解和掌握国际惯例、国际规则方面进行合作,开展国际化经营方面开展合作。”

金融专家汇聚酒城 为泸州发展国际贸易“出谋划策”

截至目前,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新增注册企业6158户、注册资本626亿元,新签约项目119个、累计签约金额211.6亿元。2018年带动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83.6亿元,同比增长3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5亿人民币,增长23.3%。2018年泸州港外贸箱量3.65万标箱、增长21.8%,保税中心监管货值突破30亿元、两税收入2亿多元,实现“翻番”增长。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通关产品突破15万件。同时,已经启动服贸产业园项目,预计今年投入运营。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明认为,外贸企业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当做好几个方面:“包括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企业危机的锋芒这是其中之一,第二个我觉得有一些产业的转移要进行战略性布局,第三个扩大国内市场,再有一点开拓第三方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市场,分散市场的压力,第五点提升自己的技术含金量,这样在未来的冲击下,你受到的冲击是最小的。”

记者 熊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