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师》为何不是《钢琴师》?

当前热映影片《调音师》,你看了吗?

不断反转的剧情,跌宕起伏的故事,扑朔迷离的结局,让你看罢却依旧深陷其中:

为何影片叫《调音师》而不是《钢琴师》呢?

《调音师》为何不是《钢琴师》?

那是因为,这部印度悬疑电影《调音师》,改编自2010年的同名法国悬疑短片《调音师》。

法国短片只有短短的13分钟,却能够让你看完浑身发凉脊背冒汗。男主阿德里安,身为天才钢琴师却在比赛中一败涂地。失落的他,不得不假装盲人才能达到内心的平衡,于是成为了职业钢琴调音师。生意源源不断之时,他却意外卷入一起杀人案成为了“目击者”。当生死存亡的关头,结果似乎早已注定,又似乎有着无限可能。

而印度电影中的男主阿卡什(Akash),同样是一名假装盲人的天才钢琴家,他的天赋饱受赞誉,也因此赢得了自己的爱情。但在一次上门表演时,他却意外成为了凶杀案的唯一“目击证人”,随后遭遇警察和毒蝎女的追杀灭口,又意外落入器官贩子手中险些丧命,最后器官贩子和杀人凶手之间互相算计,阿卡什最终逃出升天远走伦敦。但这只是阿卡什的一面之词,事情的真相是否如此,谁又知道呢?

可以说,这种改编,既是印度歌舞电影特色的延展,又是一种对于经典短片的致敬。

《调音师》为何不是《钢琴师》?

阿卡什的话,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他瞎了怎么会看到瞎眼的兔子?会不会他才是那个奸夫?

电影里说,“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肝脏。”

那颗形如肝脏的大树,就是真实与谎言的分割点。

那只单眼瞎了的兔子,其实就是阿卡什曾经的化身。

离开了印度,没有朋友的阿卡什,还是去了伦敦。眼睛好了,生活滋润了,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于是,阿卡什讲一个好故事,埋葬过去,看向未来,为了曾经的苏菲,也为了现在的自己。

就如阿卡什所说:我是搞艺术的,总会有一些疯狂的点子。

《调音师》为何不是《钢琴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