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到处是陷井,图片版权到底是在保护作者权益还是勒索?

昨天视觉中国上了热搜,起因只是因为4月10日晚上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

照片发布, 被人发现在视觉中国网站上这张黑洞照片被标注版权为视觉中国所有,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随后回应称,“用此图蹭个热点用于公司广告等商业目的有风险”。柴继军解释,任何一张照片都有版权,取决于版权人希望这张照片如何使用。这张照片在视觉中国网站上图片说明中已经表述明确:“此图由欧洲南方天文台提供,仅限于编辑类用途,使用请署名欧洲南方天文台,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事实上,包括欧洲南方天文台、NASA等科研机构网站上的物料通常都使用知识共享署名4.0(CC4.0)国际许可协议,只需清晰可见地注明来源即可免费传播。

这还不算什么,毕竟黑洞照片只是好玩而已,并无实际用处,不看不发也并没有什么影响,但网友们还发现例如国旗、国徽等照片在视觉中国上也被标注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官微甚至直接点名视觉中国,“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 国徽照片版权标注为视觉中国,图片为限价图片,用于内文(报纸、网站、杂志内页)不低于150元,整版跨页(报纸、杂志)不低于500元,杂志封面不低于1000元,商业价格使用另议。

国旗的照片标注为编辑图片,如需商业用途,则需致电客服。

视觉中国到处是陷井,图片版权到底是在保护作者权益还是勒索?

视觉中国到处是陷井,图片版权到底是在保护作者权益还是勒索?

视觉中国到处是陷井,图片版权到底是在保护作者权益还是勒索?

视觉中国到处是陷井,图片版权到底是在保护作者权益还是勒索?

视觉中国到处是陷井,图片版权到底是在保护作者权益还是勒索?

视觉中国到处是陷井,图片版权到底是在保护作者权益还是勒索?

视觉中国到处是陷井,图片版权到底是在保护作者权益还是勒索?

下边的故事就搞笑了,各大知名企业都加入了,很多知名企业都发布了自己的商标被视觉中国宣布版权归他,最搞笑的是腾讯发现自己的图片居然也要付费使用,评语为活这么久第一次见到让我充钱的。当然还有很多知名企业没有被收录,这些企业也不肯放过个蹭热点的机会,发布了搜不到自己,是不是知名度不够这类意思自嘲的话。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电影《第601个电话》,影片由“600位明星电话曝光事件”改编,于2006年8月1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由张国立执导,张柏芝、周笔畅、胡歌主演。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生活不如意的小人物,由于手机号码与遭泄露的大明星号码只差一位数字,一下子收到无数骚扰电话而引发的故事。其中被曝光电话号码的的明星生活不堪其扰,但没被泄露电话的演员也很生气,认为受到污辱,凭什么我不够这600人的资格?自认也应该入围,自己把自己的号给曝了光。

视觉中国到处是陷井,图片版权到底是在保护作者权益还是勒索?

视觉中国到处是陷井,图片版权到底是在保护作者权益还是勒索?

视觉中国到处是陷井,图片版权到底是在保护作者权益还是勒索?

看到南孚电池的照片版权也归视觉中国不禁后背发凉,南孚电池经销商来打名片,我都是在网上找个南孚电池的照片给印上,这么做南孚公司肯定不会来找麻烦,现在居然又冒出这么个版权公司,做一个正规公司的名片的居然也会侵权了?给政府部门打个材料,经常会要求配个国旗、国徽,正常的想法是国旗、国徽本来就是属于政府部门的居然还要版权费?这个政府部门会出吗?

当然这个意思还是看得懂的,就是国旗、国徽是他们的人用电脑手绘出来的,他们付出劳动所以他们有著作权,但国旗、国徽的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他们画这个给政府交使用费了吗?卖图案经政府授权了吗?国旗不得商业应用他们知道吧。他们把这些图案在网上任意分发,只等别人当成免费的政府资料去用,然后去告,这就是生财之道吗?黑洞照片属于天文台,他们经天文台授权去卖,对大家影响不大,但这些政府所有的图案、知名商标他们经谁授权了?

今天视觉中国网站已打不开了,视觉中国在微博上道歉,称正在整改,等着看结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