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扣非淨利兩年鉅虧20億 安進掌舵7年或引入大眾“自救”

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

“江淮汽車對自己的認識越來越清醒,我們要努力做到‘跟得上、有保證、被認同’。”4月9日,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的公開表態似乎是在反諷。

近日,有消息稱,德國大眾汽車正在研究收購其在中國合作伙伴江淮汽車的大量股權。然而,昨日晚間,江淮汽車公告表示,雙方一直就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探討,未形成任何正式的方案。

有意思的是,江淮汽車的公告並非否認收購。昨日,長期從事汽車研究的業內人士肖越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江淮汽車近年無論是經營業績還是銷量數據均表現不佳,引入大眾不失為最佳選擇。

毫無疑問,從業績上看,江淮汽車已下墜到歷史最低谷。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近27個月中,江淮汽車月銷量有23個月都在下降。而且,近兩年來,江淮汽車扣非淨利鉅虧20億元。

傳大眾收購股權,連封兩個漲停板

一則收購股權的消息,讓江淮汽車成為A股“寵兒”。

近日,有消息稱,德國大眾汽車正在研究收購其在中國合作伙伴江淮汽車的大量股權,並已聘請高盛擔任顧問。知情人士表示,大眾計劃尚處於初期階段,但它希望獲得較大股權,“大眾將尋求從江淮汽車大股東手中購買股權”。

受消息影響,昨日上午剛開市,江淮汽車一字板漲停,這也是繼4月10日後,第二個漲停。

然而,昨日晚間,江淮汽車披露澄清公告的補充公告,公司與大眾汽車未就報道中提及的事宜進行正式的商務談判,也沒有關於股權收購的方案。公司與大眾汽車在新能源乘用車合資合作的基礎上,雙方一直就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探討,雙方未形成任何正式的方案。雙方能否形成合作、具體的合作方式以及可能涉及的審批等事項,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實際上,大眾汽車收購股權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資料顯示,2016年9月6日,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

2017年6月1日,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合資合同。同年12月22日,合資公司正式成立。

“引入大眾或成最佳選擇”

有意思的是,江淮汽車公告表示“未形成任何正式的方案”,而這一表態並非否認收購。

隨著股比放開時間的臨近,國內車企與外資車企的合作不斷“擦出火花”。

長期從事汽車研究的業內人士肖越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當前全球大型車企基本已在國內設立合資公司,儘管取消了外資股比限制,但短時間內這些企業想“另起爐灶”還不太可能。

今年3月,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公開表示,大眾集團正在考慮是否調整在中國合資公司的股比,相關談判正在進行當中。

有業內人士認為,於與一汽和上汽相比,江淮較為弱勢,且江淮大眾是新成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尚無產品上市,最有可能成為大眾的突破口。

肖越表示,江淮汽車近年無論是經營業績還是銷量數據均表現不佳,引入大眾不失為最佳選擇。

“面對全球車市寒冬,我認為,要做好技術升級、質量升級、品牌升級三項工作……在國內國外競爭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江淮汽車對自己的認識越來越清醒,我們要努力做到‘跟得上、有保證、被認同’。”

這是4月9日,江淮汽車舉行品牌日活動,董事長安進對江淮汽車的戰略轉型和未來發展方向做出深度解答,而這一表態卻似乎是對其現狀的反諷。

3月賣出6616輛同比降17.5%

當前,江淮大眾已站在一個歷史轉折點,而這背後的確與其“不爭氣”有關。2012年3月安進接棒掌舵江淮汽車,如今,年逾六旬的他,也正遭遇“七年之癢”。

2019年年初,江淮汽車發佈產銷快報顯示,2018年汽車銷量為46.24萬輛,同比下滑9.48%。銷量不佳直接影響了公司業績表現。隨後,江淮汽車公告稱,公司預計虧損7.7億元左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不算政府補貼等非主營業務收入)的淨利潤虧損19億元左右。如果加上2017年扣非淨利為虧損9314.47萬元,兩年來,江淮汽車虧損了20億元。

進入2019年,江淮汽車並未止住下滑趨勢。

根據產銷快報,江淮汽車3月份銷量為4.43萬輛,同比下滑17.51%。其中,乘用車在3月份的累計銷量達16911輛,SUV、MPV和轎車的銷量分別為7457、4632和4804輛,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2.18%、51.92%、2.97%。江淮汽車SUV、MPV和轎車前3月累計銷量,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26%、33.82%、6.75%。

江淮汽車引以為傲的純電動乘用車也開始疲軟,2019年3月份的銷量達6616輛,2019年前三個月銷量達15007輛,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7.51%和9.09%。

2016年4月,江淮汽車發公告稱,公司與蔚來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合作,預計整體合作規模約100億元。

然而,合作並未給江淮汽車的銷量帶來幫助。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截止到2018年2月,江淮汽車銷量已經連續14個月下跌,且每個月同比跌幅都達到兩位數。而且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僅有4個月銷量增長。這也就意味著,近27個月中,江淮汽車月銷量有23個月都在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