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的不是尊重,而是别人对你的恐惧

很多初入职场的新鲜人,都会听从父母以及亲戚的谆谆教导,对单位的领导保持尊重,多做事,少说话,这样才能赢得领导的赏识,获得提拔重用。大部分初入职场的人,把父母和亲戚的话奉为圭臬。然而有时却陷入苦闷彷徨:“为什么我真心实意地尊重领导,领导还认为我没有尊重他?”


你需要的不是尊重,而是别人对你的恐惧


1.一个职场新鲜人的困惑。

朋友L毕业于985大学,研究生学历,毕业后进入基层政府机关单位工作。头顶名牌大学研究生光环的朋友L,一进入单位就享受副科级待遇,这让很多人羡慕不已。因为基层领导岗位较少,很多人奋斗一辈子也才混个副科级,而朋友L一进入单位就达到这个级别。

朋友L以为以他的能力,在单位工作应该可以顺风顺水。没想到他的直系领导办公室主任,却处处刁难他。朋友L所做的工作,办公室主任总吹毛求疵,朋友L在工作中的失误被他无限放大,而且办公室主任总当着众人的面大声训斥他,经常向上级领导打其小报告,这样两人之间渐生嫌隙。


你需要的不是尊重,而是别人对你的恐惧


朋友L也想过和办公室主任心平气和地聊聊,化解两人之间的予盾,可无济于世。朋友L终于忍不住了,有几次当面和他理论了起来,最后有一次差点打了起来。办公室主任开始到处散播朋友L不尊重领导的言论,朋友L也很无奈。数度向我诉苦“其实我很想尊重他,但这种相处模式,让我拿什么去尊重他呢?”

2.你所谓的尊重,只不过是一种恐惧。

其实大部分的职场新鲜人,只要不是脑袋烧坏了,都会选择尊重领导。因为不尊重领导,并不会对其产生任何收益,只会让他的工作步履维艰、自讨苦吃。但有些领导所谓的尊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他只是希望别人对他的权力的产生恐惧,而对他俯首称臣。

在职场中,领导拥有对下属的指挥、管理、奖惩权等,他与下属间属于不平等的两个主体。部分领导为了维护他的权威,总喜欢下属对他唯唯诺诺,一切以他为尊。在他所管理的工作范围内,不允许别人比他优秀,因为这会威胁到他的领导地位。

所以对于比他优秀的下属,他会通过各种方法刁难他,让下属陷入对于他的恐惧之中,忌惮于他的权力,而不敢逾越他的地位。让下属陷于对领导的恐惧只是其维护领导地位的一重手段。


你需要的不是尊重,而是别人对你的恐惧


在这种领导与被领导、服从与被迫服从的上下级领导关系中,尊重是极难产生的。

因为真正的尊重是建立在双方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在这种上下级领导关系中,这种人格上的平等很难建立,部分领导认为下属需要在人格上依附于他,下属也因为忌于领导的权力威慑,而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要求领导和其在人格上平等。这种建立于人格不平等基础上的关系,很难产生真正的尊重。

在中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官本位意识,上下级等级森严意识,深入每个人的肌肤与骨髓。如果有人违背这些理念,将会被认为离经叛道者。因为这是维持单位运转的一套有序法则,是维护领导地位的法宝。不服从者将受到惩罚,直到其服从为止。这种制度背景下,所产生的尊重,更多的只是一种恐惧。

朋友L在生活中也许被大家认定为一个礼貌、谦和、尊重他人的好同志,但在职场上却不一定。因为在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并没有对你的领导权,无论是谁,他要先尊重你,才可能获得你的尊重,但职场生态和普通生活完全是两码事。所以像朋友L那样陷入苦闷是职场中司空见贯的现象。

孟子曾经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戴与尊重都是互相的。下属卑己而尊领导是不好的,领导尊己而卑下属也是不好的。双方的尊重要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

领导要赢得下属的尊重,要淡化自己的领导威权,以平等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去与下属打交道。真心实意地去关心、帮助下属,让下属的工作不断地取得进步;对下属少一些呵责,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这样才可能赢得下属真正的尊重,下属才会真心的爱护与拥戴他,真心实意地把工作做好。试想下,如果下属一直处在领导的淫威与领导所带来的恐惧之中,下属又如何有创造力和激情去把工作做好?


你需要的不是尊重,而是别人对你的恐惧


印度电影《情字路上》有一个场景,至今印象深刻。古鲁酷学院的学生和老师在做完宗教活动后,需要挨个从传统、严谨、自律的校长身边经过、单膝跪下、抚摸校长的鞋子,方能离去。有一个才华横溢、十分有个性的老师却拒绝过么做,他对校长说:“我是不会跪下来抚摸你的脚尖的,你所需要的尊重并不是真正的尊重,你所需要的尊重其实是一种恐惧。真正的尊重是来源于爱,而不是来源于恐惧”。在影片的结尾,当校长改变自身的工作方式,承认自己的错误后,这位老师出于对校长的尊重,虔诚地下跪,并抚摸了校长的脚尖。


你需要的不是尊重,而是别人对你的恐惧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所以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处于怎样的位置,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都必须明白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才能互相尊重;互相爱护,才能让尊重更加的牢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