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误解”?飞豹频繁摔机,却未被替换的真正原因

“飞豹”战机是中国172厂和航空603研制的歼击轰炸机,我们一般都把它称作歼轰-7。在战术上,歼轰-7能够采用纵深攻击对敌对目标的防御地带进行强力打击,以此在作战中优先获得制空权。不仅如此,歼轰-7还拥有超音速飞行的性能。

一直被“误解”?飞豹频繁摔机,却未被替换的真正原因

也许会有人说,飞豹作为一款“准三代机”,在现在早就已经过时了,在之前飞行训练中还经常发生事故,是一个根本就没什么用飞机。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歼轰-7和世界现役的战斗轰炸机的水平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而且歼轰-7一直都在走“改进、更新、发展”的路线,我们一直都在对它的性能进行了不断的强化。所以,单凭飞机的“几代机”来区分飞机的好坏是不科学的。

一直被“误解”?飞豹频繁摔机,却未被替换的真正原因

而且,由于飞机“高低搭配”成为新型的空战战术,歼轰-7和歼-16形成了“协同作战”的模式,更让这两款飞机的战斗力被挖掘出来了。毕竟,在空战任务中,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利用好每一款飞机的性能。毕竟我们不能派遣战斗机去执行轰炸机的任务,所以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飞机的特点,在战略态势上夺取空战优势。

一直被“误解”?飞豹频繁摔机,却未被替换的真正原因

歼轰-7的基本参数如下,它机身长度达到了21米,翼展有12.6米长,飞机有6.22米高,不仅如此,歼轰-7还采用了两台斯贝MK202涡轮风扇发动机,让歼轰-7的推力达到11112N。在飞行性能上,它在平飞状态下能够达到1.7的马赫,实用升限在15500米内,转场的航程有3650千米。它与英国的狂风对地攻击机和俄罗斯的苏-24战斗轰炸机的性能基本相当。所以,歼轰-7一直都被运用在中国海域的防卫中。

在飞豹战斗机服役的一段时间后,周边国家海军迅速发展,如日本的八八舰队在美国的支持下,把八八舰队的防空能力扩展到100公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开始对歼轰-7进行了改进,把歼轰-7的后续型号的一些缺点进行了改正,并同时提高了飞机的性能,让歼轰-7能够形成对日本八八舰队的综合压制能力。

新型的飞豹战斗机的型号为歼轰-7A,看起来只是把只是把歼轰-7的翼刀取消了,但是实际上,它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航电系统上,歼轰-7A比起歼轰-7更具有数字化、可维护性性能。首先,歼轰-7A在探测雷达上采用了国产JL-10A脉冲多普勒雷达,这款雷达比起之前歼轰-7的232H火控雷达更加的先进,使歼轰-7A在对地模式中能够使用多普勒锐化等功能锁定敌对目标。在操纵系统中,歼轰-7A换掉了之前的模拟式三余度电传操纵系统,而是选择了能够交联火控系统的字式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让飞机在气流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机身的稳定。在武器系统上,歼轰-7A装备了一门备弹200发的23-3型双管航炮,同时还能够挂载C-801K/803空舰导弹、霹雳-5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等导弹,并新增了2个外挂吊舱,让歼轰-7A的全天候打击作战的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同时,歼轰-7A还拥有如实施飞控系统交联、支持KD-88“发射后锁定模式”评估飞机攻击效果等现代化技术,能够更好的打击敌对目标。

歼轰-7A的出现,让空军的远程作战有增加了一大攻击利器。虽然它本身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但是我们只要我们合理对它进行使用,一定能够让歼轰-7系列在空战中发挥作用,完成它”保家卫国“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