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優質稻好,還是國外的好?


水稻起源於亞洲,如今已在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113個國家種植,其中亞洲水稻的播種面積佔全球的90%,而中國的水稻播種面積位居世界第二。

自2013年秋天,我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水稻扮演維繫中國與世界命運共同體紐帶的角色分量越來越重。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越南、泰國、巴基斯坦、柬埔寨、菲律賓、緬甸等國,就水稻種植技術、品種引進等方面有了更深層次的合作與交流。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國家之間大米進出口貿易也越來越頻繁,不同國家不同標準的優質稻米有了更直接的比較與衝擊。

中國稻米新標準與國際接軌

根據入世(WTO)承諾,中國每年應按糧食消費量的5%從國際市場進口糧食。據統計,自2012年以來我國大米進口量一直維持在200萬噸以上,2018年我國累計進口大米和稻穀308萬噸,總金額達到108億元,但同比分別降低36%和20%。與此同時,2018年我國大米的出口量為209萬噸,總額為59億元,同比分別大漲300%和174%。

考慮到我國目前庫存稻穀數量巨大,今後幾年大米的進出口貿易將更趨活躍,出口量將大幅增長。

2018年10月頒佈的《大米》(GB/T1354-2018)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不僅適應了國內市場變化,還借鑑了國際市場和國際標準的要求,優質稻米品質逐漸與國際接軌。新國標將於2019年5月1日實施。


中國的優質稻好,還是國外的好?


據悉,新修訂的《大米》國家標準中,調減了四級大米,將大米產品等級調整為大米及優質大米兩大類產品各設置三個等級;同時,由於我國生產的糯米超過90%是作為食品工業的原料,因此新國標調減了三級糯米,只設置兩個等級。此外,考慮到生產中基本不區分優質糯米的實際情況,新國標不設優質秈糯米和優質粳糯米,即優質大米只保留優質秈米、優質粳米兩個細分品種。

新國標中,“堊白度”將替代GB/T1354-2009《大米》國家標準中的“堊白粒率”,但仍將“品嚐評分值”作為衡量優質大米的蒸煮食用品質的定等指標。

另一方面,由於部分通過鑑定的優質大米品種的直鏈澱粉含量不在原GB/T1354-2009《大米》範圍內,因此對“直鏈澱粉含量”指標進行了微調,優質秈米直鏈澱粉含量為13.0%~22.0%,優質粳米直鏈澱粉含量13.0%~20.0%。

印度

鍾愛長粒型秈米

印度是目前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面積近5000萬公頃,水稻年產量僅次於中國。同時,2018年,印度出口大米總量約為1137萬噸,居全球第一,出口大米以巴斯馬蒂米(Basmati)為主,出口地區主要為中東、歐洲、非洲、亞洲、北美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巴斯馬蒂香米被稱為印度的稻米之王,出產於印巴交界地區(巴基斯坦也生產巴斯馬蒂香米),特色是形狀細長,具有濃郁的米香,享譽世界,印度還特別為其制定了相應的品質標準。在中國國內銷售的巴斯馬蒂香米一公斤普遍都在20元左右。


中國的優質稻好,還是國外的好?


印度人喜歡吃長粒型秈米,米粒長度曾作為其判斷稻米質量的重要依據之一。最初將稻穀分為三等:粒型短粗和長粗為普通品種,穀粒長L<6mm,長/寬<2.5;粒型中等細長為優良品種,穀粒長L>6mm,2.57.5mm,長/寬>3.0。後來,印度政府將優良品種和超級品種合成為一個等級。

當前,印度市場流通的大米類型主要有長粒型大米、長粒型蒸煮米、100%的碎米、短粒米和中長粒米。對於大米分級標準,一般要求規定米粒必須要有較好的整齊度(大小、外形和色澤),大米有硬度、甘甜、乾淨,沒有黴菌、蟲害、異味,水分含量不超過14%。

此外,1980年,雜交水稻在印度開始種植,但當地農民認為雜交稻米質太粘,所以種植熱情不高,使得雜交水稻的推廣受到一定影響。

泰國

大米標準分等精細

2018年,泰國以1113萬噸的大米出口量,僅次於印度位居全球第二。由於泰國將稻米作為出口支柱,因此其國家標準密切聯繫國際市場,特點在於修訂及時,標齡短,分等精細。

泰國出口大米以泰國香米為主,通常米粒的外觀一般為細長型,完整無損的整米粒的平均長度不小於7毫米,完整無損的整米粒的平均寬度不低於3毫米,破碎率不超過4.5%。

地理環境、緯度、氣候,決定了泰國出產的大米大部分含水量不超過14%,且泰國大米中的直鏈澱粉含量低。因此,泰國香米口感香糯、柔軟。同時,泰國香米的加工技術主要是採取先煮後烘再碾的精米加工技術,即將剛收穫的生谷經一定程度蒸煮、烘乾後再碾成米。此外,泰國出口米的加工機械也很講究,加工出來的大米,比起自然曬乾後再碾磨加工的大米更油亮,不易粹,能明顯提高整精米率,米也較耐貯存。

為了適應全球大米貿易新形勢,增加泰國大米出口競爭力,2016年12月,泰國正式施行大米貿易新標準制定。

新的大米標準分為3個級別:

一是頂級,這個等級的大米是為了滿足高端消費群體的需求,其泰國香米的淨含量不能低於92%,統一使用“泰國茉莉香米”標識;

二是中級,這個等級是泰國角逐國際市場的“主打等級”,與越南、柬埔寨、老撾等周邊大米出口國一較高下,其泰國香米淨含量不能低於80%,統一使用“泰國香米”標識;

三是低級,在這個等級的泰國香米中大比例地摻雜了其他品種大米,對泰國香米的含量沒有具體要求,且沒有統一標識。


中國的優質稻好,還是國外的好?


越南

旨在生產達到越南大米國家品牌標準產品

水稻是越南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年播種總面積約500萬公頃,產量佔糧食作物產量的4/5左右,生產集中在越南境內的紅河平原地區和九龍江平原(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越南近年來大米出口增長較快,目前是世界第三齣口國,2018年出口大米總量約為606萬噸。

越南現行的稻米標準主要分為國家標準和企業標準兩級。為了實現與國際接軌,提高國際競爭力,擴大出口貿易,越南儘可能採用國際大米通用標準,尤其是在高檔米標準的設定上不僅僅限於物理指標,還採用化學指標作為分級要素,並以直鏈澱粉含量作為分級指標。

據瞭解,近幾年來越南大米出口量持續增長,主要原因是是越南官方鼓勵出口大米。按照“2030年越南大米出口市場發展戰略願景”,越南政府欲將九龍江三角洲地區建成稻穀交易中心和銷售的中心。一方面設立、塑造大米品牌、向外商出售大米。另一方面制定出口大米產品國家標準以及大米生產與加工流程,旨在生產出達到越南大米國家品牌標準的產品。其次,越南改進了大米質量,大力推進大米出口結構調整。由之前主力出口普通大米改成主要出口糯米和香米,提高出口單價,如2017年,優質大米在越南大米出口結構中佔比81%。

巴基斯坦

細長型香米

巴基斯坦是全球上第11大大米生產國,也是印度香米的主要產地,產區主要集中在信德省和旁遮普省。稻米是巴基斯坦主要出口創匯產品,2018年,巴基斯坦出口大米400餘萬噸,位列全球第4。

為規範行業管理,在巴基斯坦商業部、食品農牧部和計劃委員會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大米出口商協會,1992年,巴基斯坦大米出口商協會與標準研究院共同制定了首個大米標準。

巴基斯坦對外出口大米主要分為巴斯馬蒂香米(Basmati)和普通大米(非巴斯馬蒂米)兩大品種。

巴斯馬蒂香米是特產於印巴的香型大米,與泰國茉莉香米等同列亞洲香型稻米;其米粒細長、香味撲鼻,煮熟後米質軟而蓬鬆,是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高檔大米之一。其出口主要面向中東、歐洲和北美市場,約佔巴大米出口額的60%。

普通大米則價格相對較低(約為巴斯馬蒂香米的1/4)主要出口市場為阿富汗、伊朗和西非地區。中國也是巴基斯坦非巴斯馬蒂大米的主要進口國。

柬埔寨

柬埔寨香米—世界最好大米

2010年,柬埔寨政府頒佈實施《促進稻穀生產與大米出口政策》,從政策、資金等多方舉措對大米行業予以支持,包括2015年,柬埔寨政府提出的出口100萬噸大米的目標,從中可以看出政府對大米出口業發展的決心。目前,柬埔寨大米出口品質比較穩定,水分達到了14%以下,碎米含量有5%或10%,基本上能加工符合各種標準的大米。

2016年,柬埔寨大米出口量超53萬噸,主要以香米、白米和蒸米三大類品種為主。香米有6種,分別為混合香米、茉莉花香米、蘇馬裡香米、Romdoul香米、白香米和珍珠香米,其中茉莉花香米、蘇馬裡香米被列為第一等級。柬埔寨香米屬於長粒秈米,茉莉花香米最為有名,外表細長,白潔晶瑩,散發著茉莉花香味,且口感細膩,濃香醇厚,煮熟後香味更醇,是柬埔寨最重要的出口米種。

值得一提的是,柬埔寨香米曾連續3年,即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榮獲了“世界最好大米”冠軍,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則獲得亞軍,2018年又重回冠軍寶座,不愧是柬埔寨人民心中的“白金”。


中國的優質稻好,還是國外的好?


柬埔寨大米出口種類 圖片來源:《柬埔寨對中國與日本大米貿易比較分析》

馬來西亞

對於黃粒米要求更為嚴格

水稻是馬來西亞繼橡膠和棕櫚油之後的第三大重要農作物,大米也是馬來西亞居民的主食。2016年,馬來西亞的稻穀種植總面積近70.8萬公頃,總產量約349.2萬噸。

由於農業生產基礎薄弱,馬來西亞的大米自給率僅為70%左右,剩下的依賴於從國外進口。據國際貿易中心TradeMap數據顯示,2016年,馬來西亞在大米進口國內排名第十四位,進口大米量佔據全球進口量的1.9%,總額約為3.774億美元。近年來,中國大米出口在增長,而馬來西亞是大米淨進口國,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

馬來西亞現行的稻米相關國家標準共7項,均為自願性標準,包括3項種植標準、2項產品標準、2項檢測方法標準。馬來西亞標準按米粒長度、整精米率等11個指標把大米分成7個等級,但是對蒸穀米、糯米和碎米沒有規定雜質、水分等指標要求。

此外,馬來西亞標準中的受損稻穀包括了我國標準中的黃粒米。馬來西亞標準要求稻穀中沒有受損稻穀粒,而我國標準中黃粒米的要求是≤1.0%,因此此方面要求比我國嚴格。


中國的優質稻好,還是國外的好?


菲律賓

按質量分為6個等級

菲律賓至少有1/3的農用地用於種植水稻,絕大多數灌溉稻集中在中部的呂宋島,因此,呂宋島素來有“國家米倉”的美稱。

由於地理位置原因,菲律賓的農業種植極易受自然因素影響,水稻產業每年只有6個月的適宜種植週期,各方面的因素造成其國內稻米產量偏低,長期以來無法穩定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直至2017年,菲律賓仍是大米純進口國家,且主要從越南、泰國、印度、中國、巴基斯坦等國進口大米。2017年向特定國家的最低進口限額是80.5萬噸,其中泰國和越南各29.31萬噸、中國和印度及巴基斯坦各5萬噸、澳大利亞1.5萬噸、薩爾瓦多0.4萬噸。

菲律賓將水稻品種分為傳統品種、現代品種和特種水稻,特種稻主要包括糯稻、香稻和帶有卓越食用和營養品質的品種;將大米根據長度劃分為:超長米(精米,80%或以上的精米粒長度≥7.5mm);長粒米(精米,80%或以上的精米粒長度為6.4mm~7.4mm);中粒米(精米,80%或以上的精米粒長度為5.5mm~6.3mm);短粒米(精米,80%或更多的精米粒長度≤5.5mm)。此外,菲律賓大米按質量分為6個等級。


中國的優質稻好,還是國外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