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稻茬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选种、如何田管呢?

那些心酸的日子


1.前茬稻谷腾茬晚,导致小麦生育期缩短。麦茬稻一般在十月中下旬成熟,小麦播种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初,成熟期在6月上旬,整个生育期仅220天左右。由于播种晚,冬天来临前生长积温不足,苗小、苗弱、导致小麦苗分蘖晚甚至不分蘖。这样就会减产,小麦没有明显的越冬期,春季温度回升快,小麦两极分化快,大分蘖少,群体小,就会容易倒伏,抗倒性能差,也会减产。灌浆期较又短,影响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后期赤霉病、干热风时常发生危害,生育期缩短,籽粒不饱满,麦粒重低,也会减产。

2.稻田土板结,耕地时候没有达到深耕细作,稻区土壤多属于黄褐色水稻土,在多雨和长期灌水的情况下,土壤淋洗作用强,造成犁底层坚厚,耕层土质粘重、结构差、容量大、空隙小、通气性差、适耕期短,耕作困难,加上腾茬晚,农活集中,劳动强度大,自然造成耕作粗放,整地质量差,达不到深耕细作。导致出苗率低。稻茬麦出苗率低,根系发育差,后期会早衰,整地质量差导致土壤上层看起来比较细、碎、平,但下层坷拉大,造成土壤翘空不实,播种时落种浅,土壤形成漏风土,导致出苗率低。稻茬麦撒播比较普遍,容易形成疙瘩苗或缺苗断垄。况且撒播麦田播量大,一般达12.5~25公斤/亩,出苗后,群体过大,个体发育差,随着气温的回升和早春分蘖的开始,容易形成春季假旺苗,以致田间郁蔽,病虫害发生较重。稻田土通透性差,苗期小麦根系生长缓慢,入土较浅,且稻田麦渍害严重,严重影响了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根系早衰。

3.地下水位偏高,渍害严重,渍害是稻区小麦低产的主要因素。我县麦播期间,经常发生连阴雨,造成整地困难。还常因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耕层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影响小麦根系呼吸及养分吸收,往往造成黄叶、死苗、缺苗断垄现象。春季遇雨,常使管理贻误时机,以致杂草丛生,诱发锈病、纹枯病等病虫危害。小麦生长中后期遇雨,使小麦根系长期处于高含水量的土壤中,根系灰暗、活力差,易早衰,上层叶片发黄、短小,影响到后期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和运输,以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并且小麦茎杆和根系耐涝性降低,往往造成大片麦苗倒伏、青枯。

4.麦田管理不到位,施肥不合理,重施底肥,轻追肥,且追肥偏早。生产上多为基种肥一次施用70%;重氮,轻磷钾、有机肥和微肥;追肥往往在早春二月上中旬施用返青肥,致使小麦早春无效分蘖猛增,不利于形成大穗大粒。

5.病虫草害防治不及时,部分农民不重视病虫草害的防治。有些田块从未进行过“一喷三防”,重治轻防,用药不对路病虫草害发生严重,小麦产量低。

要想稻茬麦增产,必须加强如下管理:

1.前茬水稻要选用中熟中粳品种,早腾茬,力争小麦早早播种。要想获得全年双季高产,生产上一定要统筹兼顾,大部分地区水稻栽培上都选用晚中熟中粳稻,生育期偏长,往往十月中下旬才能成熟收获,严重影响小麦最适播种期,所以生产上应大力推广中熟中粳稻,使水稻较常年能提前5~7天收获,腾茬后力争早播,十月底小麦全部播种结束,不种十一月麦,以利于小麦形成壮苗越冬,为来年高产奠定基础。

2.提高整地质量,扩大条播面积。进行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创新,提高机耕机播质量,完善机具机型。推广深翻旋耕,达到深、细、透、实、平、足的整地质量要求,有利于机械化条播,从而减少撒播面积,实现播深一致、精量播种,解决播量过大、播种粗放、浪费种子等问题,达到苗齐、苗匀、苗全、苗壮的目地。

3.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要尽量去种子站等正规渠道购买,不可以贪便宜货,最后吃了大亏。

4.开好“四沟”,降湿除渍,渍害是影响该区小麦增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排水降湿则是该区栽培措施的中心环节。精细整地,地整好后或播种后要开好“四沟”,厢沟、腰沟、边沟和田外排水沟要沟沟相通,渠沟配套,达到明水能排,暗水能降。

农业生产是个看似简单,实则耗工费时费力的工作,想要达到高产,必须要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偷工减料不得!





农村黄豆豆


稻茬麦就是在稻田水稻收获后种植的小麦或大麦,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稻茬麦,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江以北基本为稻麦两熟,长江以南部分地区为稻麦两熟,部分地区有早稻,晚稻,小麦或大麦一年三熟。

长期以来,稻茬麦的产量一直很低,其主要原因为,无论一年两熟还是一年三熟,种植地都是一直在生长作物,基本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不像北方较远地区,农作物种植一年一熟,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休养状态。这就使稻茬麦种植在肥料的施用上和田间管理上都要有更高的要求,重视程度和足够的技术。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水稻收获后,稻田里的残留物稻草及存在于稻田里的稻茬在地里仍长着残留部分的阻碍耕做播种,经常出现稻茬麦播种后出苗不全,不勻,生育后期雨降多湿气重,土壤粘度大板结严重,易发生病中害,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草害。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果耕做管理粗放,施肥不足不当,除草防病防虫松懈,直接导致稻茬麦产量很低或无产量。在北方地区主要是因为水稻收获期较晚,稻茬麦播种茬口迟播种晚,结穗少穗小,后期又多干旱,是北方地区稻茬麦产量低的主要原因。而且在北方地区也同样存在水稻收获后,稻茬地水稻收获后的水稻收获残留物的处理问题。同时与南方相比,北方地区还存在所谓的季节矛盾问题,这个季节矛盾是指由于天气和其它因素导致水稻收获过迟,从而导致稻茬麦播种更迟,这种过迟播种会导致稻茬麦产量很低。稻茬地残留物处理不及时,会延迟稻茬麦播种。处理不彻底也同样面临播种质量差出苗不全的问题,这种过迟或出苗不全会导致稻茬麦产量更低。在北方地区稻田水稻收获,稻茬麦播种,抢收抢种是很关健的生产环节。

关于稻茬麦选种的问题,小麦或大麦种籽,各地区都有适合的品种,这种适应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特性的品种一般都是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筛选形成的,在品种的选择上,以当地长期种植的品种为主,若要引种新品种,应该先以小面积试种,成功后再普及推广。总体要求是大穗大粒,综合性状好,高产优质的品种。

关于稻茬麦的田间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施肥,主要内容为,氮肥全程量50%做基肥,10%追分蘖期追肥,40%做拔节肥。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一半做基肥,一半做拔节肥。氮磷钾以1:0.7:0.6配比。

2,化学调控,播种期用多效唑拌种,矮化植株促进分蘖。中期喷施多效唑,麦业丰防倒伏。后期喷生化制剂,如麦业丰,植物活力素等,提高灌浆速率,增粒增重。

3,综合防治病害,虫害,草害。这个是稻茬麦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稻茬地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发生早生长迅速蔓延快。应该使用高效长效的除草剂尽早防除。稻茬麦中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属于高发易发病害。对于纹枯病,可采取拌种春季早防多防,药剂为纹霉净,井冈霉素。防白粉病宜早,尤其是多雨潮湿的季节,药剂为粉锈宁。赤霉病防治在开花期喷多菌灵,在开花初期喷一次,7-10天再喷一次。稻茬麦虫害主要有田间蚜虫和吸浆虫等害虫,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杀虫药品种很多,可以选择使用,但仍以预防为主。


老百姓宁


我是山东济宁的,以前我这里种过水稻,最了解稻田茬种麦子的情况,不知外地如何?只讲我处的种植情况。 我们这里一年种两季,一季小麦,一季水稻。水稻一般成熟比较晚,我们这里一般10月1号小麦才开始播种。 收了水稻的土地非常板结,耕作起来全是泥块,干了很硬,耙过多次后没有细土,砸坷垃很费劲。大坷拉,砸成小坷垃,这样就影响了小麦的播种时间。尽管如此,也得种,不过得多用麦种,不然达不到苗量,播种起来也很困难。

十几年后,分了土地,我听说济南农科院有旱稻种,我去卖,去了找到地方,像似卖种子的大市场,买什么种子的都有。就是没有看到有"早稻"种。找到农科院办公室,一打听,他们说“沒听说有旱稻种,"当时我很纳闷,即然是农科院的广告,怎么不知旱稻种呢。于是我出来门,见人一问,原来就在隔避房间就有,我很生气,这不是耍人吗?隔辟就买,难道就不知道?这是绝秘的吗?真叫人莫名其妙。不管怎样,总算卖回来了。

耕地施肥之后,按人家说明,像种小麦一样播种,管理,很省事,很高产,亩产也能上千斤。不影响下季种小麦,比小麦还抗旱。在水田可以当水稻。一种两用,直得稻区、产麦区推广。那时离现在得十四五年沒种了,正常年份,水雨调和山岭地也可以种。不妨你试试。

这是真实个人经验推广,敢负法律责任。请网友关注,转发。




老年之光


回答悟空:水田改作旱田,关键是整地轮作。说白了就是改善土壤的耕作层。其次是种子。

稻田改造麦田南北有差异,南方地区时间宽松的。收获了早稻后,使犁耕翻稻茬,晒干旋耕一至两遍。使土壤松细无块,湿润的土地可以播种越冬小麦或油菜。保墒保苗。

然而在北方,稻田收获较迟晚,稻茬因土壤粘结块,难以播种小麦。误了农时。l只有翻耕土壤晾干,待越冬后耙整稻田。到来年的清明节后播种春小麦为宜。所谓秋僵一季,就是这个道理。越冬后的稻田便可春天播种,收获也是可观的。

关于稻田冬前翻耕,风化土壤,改良稻茬十分必要,许多人勿视了。


民农歌者


 多年来,稻茬麦由于受生产条件的局限,产量偏低且年度波动大。目前,生产中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壤墒情差。江淮地区水稻收割季节往往出现连阴雨或长时间干旱天气,导致无法及时适墒翻耕整地,耕作难度加大,易出现大土渣等。二是播种量偏大。由于受传统习惯影响,加之撒播或墒情差的年份易出现哑籽或闷籽,稻茬麦地区麦农习惯加大播种量,少则225 kg/hm2,多则300 kg/hm2甚至375 kg/hm2。群体过大,引起小麦中期纹枯病发生或后期倒伏[1-2]。三是播期偏迟。宜耕期短或前茬粳稻则腾茬晚,后茬播种时间紧,质量难保证,导致越冬期不易形成壮苗而引起冻害,也影响后期群体有效穗的数量。四是通透性差。部分稻茬麦地下水位高,土壤含水量大,质地黏重,土壤通气性差,小麦中后期根系易发生渍害而受损,导致早衰等[3]。五是病虫草害重。由于用药方法不当或除草最佳时间把握不准,田间草害加重,易发生与小麦争肥争光、传播病虫害等。

1 品种选用 ,根据“性状优良、推广合法、市场准入、群众认可”的原则,主选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耐渍抗病性强的春性品种,栽植时搭配半冬性品种。重点推荐主导品种:扬辐麦2号、扬辐麦5号、镇麦168、宁麦13、扬麦158、扬麦18等。

2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1~2 d,以提高发芽率。提倡使用包衣种子,未经包衣的种子可以采用药剂拌种。推荐拌种药剂配方。

3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适当使用化学除草,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管理十分重要。


子晶18705327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