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花鼓《河西村的故事》迷倒“京味兒”

記者 李理

潛江花鼓《河西村的故事》迷倒“京味兒”

“三十年河東啊,四十年河西……”在沃野千里的江漢平原蝦稻良田的大幕映襯下,一幅具有濃郁荊楚民間生活氣息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潛江花鼓《河西村的故事》迷倒“京味兒”

4月10日19:30,大型現實題材荊州花鼓戲《河西村的故事》在北京保利大劇院亮相,現場座無虛席,1404雙明亮專注的眼瞳彷彿是劇院夜幕裡閃爍的星星,讓舞臺上《河西村的故事》更加耀目動人。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屹,中國保利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振高,潛江市市委書記吳祖雲,市領導崔傳金、吳熙垚、何偉、王玉梅等與各界群眾一同觀看演出。

該劇目由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湖北省藝術研究院聯合創作,以“蝦稻共作”第一村潛江市熊口鎮趙腦村的發展變革為原型,用花鼓戲之魂向觀眾娓娓道出窮窩子河西村憑藉“小龍蝦”變成美麗富饒新農村背後,村裡兩個家庭、兩代人之間長達數十年的的命運糾葛。

潛江花鼓《河西村的故事》迷倒“京味兒”

幾十年間,依託蝦稻共作基地,河西村從光棍村變成了富饒自足的剩女村。水產博士趙小荷回鄉創業,與青梅竹馬的戀人王大順坦露愛意走到一起,但兩家父母間說不清道不明的積怨卻成了他們之間的阻礙。在河西村與華新公司的一次聯誼晚會上,《十許鞋》的歌聲悠悠傳來,兩家、兩代人的往事恩怨、感情糾葛昭然若揭。

潛江花鼓《河西村的故事》迷倒“京味兒”

近兩個小時的演出,淺觀,詼諧幽默的臺詞、靈動悠揚的唱腔、深情並茂的表演、跌宕起伏的劇情令觀眾笑到捧腹又滿目淚光。深品,從人性的細膩變化、時代的縱深跨越,深層挖掘出改革變遷對農村人民生活改變、情感歸屬的種種影響,而“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的雙關主題則折射出改革開放40年和新中國成立70年給農村帶來的滄桑鉅變,令劇作震撼厚重、耐人回味。

潛江花鼓《河西村的故事》迷倒“京味兒”

“在北京能看到潛江的本土戲劇,讓我震撼又自豪!”家住北京朝陽區的潛江人羅剛表示,他還將演出的部分選段錄音準備帶回給家裡老人聽,吸引他們再來觀看,讓全家一起感受家鄉的發展和變化。

潛江花鼓《河西村的故事》迷倒“京味兒”

大幕落下,餘音繞樑,全體觀眾起立鼓掌,久久不願離開……

“傳統戲和現代戲的創新結合,為傳統戲曲的傳承和推廣闢出了一條新路子!”看過130多種戲曲的北京群眾戲曲評論協會會員朱剛對《河西村的故事》讚不絕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