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免疫治疗势头火热,但靶向药依然不容小觑

近年来,PD-L1/PD-1抑制剂领衔的免疫治疗在淋巴瘤掀起多次波澜,疗效十分令人瞩目。但淋巴瘤相对于其他肿瘤,门下亚型无数,亚型间特征各有不同,方案与疗效也多有差异。目前获批的PD-L1/PD-1抑制剂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霍奇金淋巴瘤与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

对于套细胞淋巴瘤(MCL)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目前仍无太多好消息。对于这3种淋巴瘤而言,针对布鲁顿酪氨酸蛋白激酶(BTK)的靶向药物仍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自2013年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获批以来,目前也是好消息频传。

淋巴瘤免疫治疗势头火热,但靶向药依然不容小觑

BTK抑制剂作用原理

BTK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关键激酶。对于淋巴瘤而言,BTK参与了B细胞的发育成熟。BTK障碍常导致严重的免疫缺陷,如骨髓中祖B细胞增殖扩大,B细胞发育阻滞,外周成熟B细胞严重不足等。

由于B 细胞相关的肿瘤往往存在B细胞受体信号异常活跃,该信号通路即包括BTK。BTK抑制剂可通过持续抑制BTK ,从而阻断B 细胞肿瘤中异常活跃的细胞信号传导 ,最终发挥抗B细胞肿瘤的作用。MCL、CLL与SLL都是B淋巴细胞相关的淋巴瘤,因此BTK抑制剂对此类淋巴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淋巴瘤免疫治疗势头火热,但靶向药依然不容小觑

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

伊布替尼是全球第一个获批上市的BTK抑制剂,于2017年在中国上市,批准用于复发或难治的MCL、CLL与SLL。

对于复发或难治性MCL患者,研究数据显示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平均15.3月后客观缓解率达到68%(21%完全缓解,47%部分缓解),中位缓解期达到17.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9个月。发表Lancet杂志的另一项复发或难治性MCL伊布替尼研究结果提示首次复发后即选择伊布替尼疗效更佳(伊布替尼单药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5.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30.3个月。首次复发后使用的患者,PFS可延长至25.4个月, OS 延长至42.1个月)。

对于复发或难治的CLL/SLL患者,一项在中国发起的以CLL/SLL亚洲患者为主的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报告显示:中位随访18个月,伊布替尼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利妥昔单抗(75% vs. 11.9%),总生存率也同样高于利妥昔单抗(79.8% vs. 57.6%),且伊布替尼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多为1或2级。

二代BTK抑制剂——Acalabrutinib

Acalabrutinib 作为第二代BTK抑制剂,于2017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加速批准用于二线治疗成人MCL,为继依鲁替尼之后全球第2个上市的BTK抑制剂。国内目前尚未上市。

对于复发或难治的MCL患者,Acalabrutinib 的ACE-LY-004研究显示,Acalabrutinib单药治疗客观缓解率达81%,其中40%完全缓解,12个月的PFS和OS率分别为67%和87%,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均较少,常见的不良事件主要为1或2级,包括头痛,腹泻,疲劳等。

二代BTK抑制剂——赞布替尼(Zanubrutinib,BGB-3111)

赞布替尼(Zanubrutinib)由国内研发,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 BTK 抑制剂。目前正在国内审批中,递交申请上市的适应症为: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MCL,以及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CLL/SLL。其中针对MCL的上市申请于2018年8月29日获得受理,11月15日被纳入优先审评。

Zanubrutinib作为单药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MCL的关键性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为83.5%,其中完全缓解率为58.8%,部分缓解率为24.7%。

淋巴瘤免疫治疗势头火热,但靶向药依然不容小觑

国内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

除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目前已在国内上市外,二代BTK抑制剂目前国内无已上市的药物。距离上市最近的赞布替尼于去年递交申请,仍在审批中。对于复发或难治性MCL、CLL及SLL患者而言,如想尝试第二代BTK抑制剂目前可选的方案为海外购买Acalabrutinib或参与国内相关的临床研究。

咨询临床试验或报名参加可点击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