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 序言

首先來回答標題中的疑問。

一個月前,《之媒》還在籌劃階段。在團隊在討論特稿未來方向時,我也在反覆思考,我想要寫什麼樣的稿件,我能夠為讀者朋友提供什麼樣的文章。

我需承認,我沒有能夠走在《之媒》前面,相反地,倒像是隨著她一起前行。

在現階段,除了通過新聞採集的邏輯方式提供更多行業最新動態之外,我亦願借《之媒》平臺,梳理學生時代認為理所當然、卻又零落分散的背景趨勢,進而系統化地整合呈現出來。

或許也會有讀者,在面對圍繞同一個主題鋪天蓋地的碎片化信息時,有著與我一樣的困惑與失措。

這便是選擇技術驅動下的傳統電視變革這一主題的初心。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筆者寫稿之時,正值全國兩會的火熱進行。

每一年的兩會報道都,被戲稱為最新媒體技術的「秀場」,AI主播、AR直播眼鏡、VR全景相機……種類豐富的技術裝備成為了各路記者採訪記錄的比拼籌碼。

而在兩會報道中,走在新技術應用前沿的,其實是我們口中所謂的「傳統媒體」。在國際上首次實現5G技術持續傳輸4K超高清信號、從而進行現場直播兩會記者會的平臺,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

包括8K儲備技術戰略在內,「黑科技」最大的應用領域都是在電視直播上。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傳統廣電在無奈被互聯網化衝擊挑戰的同時,也成為了新技術最大的應用和實踐平臺。

在電視主流媒體地位穩固的當下,新興技術的突破首先是電視在媒體整個生態圈轉型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

技術形態:多方覆蓋

在談及電視轉型技術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陷入兩種困惑:

一種是模糊概述,即將「新興技術突破」廣泛應用於背景知識支撐,但卻並不能明確地說明具體有哪些技術在電視更新轉型中發生作用;

對之相對應的另一種,則是見驥一毛,對於廣泛提及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某幾種技術有所耳聞,卻無法做到以小見大,形成主題下的系統化認知。

因此在第一部分,先來系統梳理在電視轉型之路上演劇情的技術角色。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首先自然是基礎的網絡技術,指的是包括網絡光纖化的大規模建設與改造,IPTV、互聯網電視、超高清視頻等創新應用技術,以及改變電視傳輸渠道壟斷性的大速率寬帶技術。

網絡技術的演變,推動互聯網從基礎應用發展成為思維模式,衍生出交互式網絡電視、互聯網分佈式電視等多種產品形態,也助力電視轉型從局部上升至系統。

其次,移動網絡技術,特別是第四代與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

4G系統為移動視聽業務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與內涵,基本覆蓋縣級以上城市和經濟發達的鄉鎮。上網速度快、用戶感知好、頻譜資源省的優勢,使得4G網絡廣受歡迎,大規模用戶的流媒體業務需求急劇增長,互聯網不斷提高帶寬速度,內容生產效率和平臺豐富度得以提高,這進一步暴露出傳統電視線性思維的弊端。

到了如今呼之欲出的5G時代,高速率、高可靠、低時延的5G網絡肩負著「改變社會」的期望,使得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的發展成為可能。電視需要思考,在這樣的美好藍圖下,自己能夠或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是繼續如智能電視一樣產生新的入口,還是聯動虛擬現實等其它技術朝著「超視頻化」方向發展?

第三,雲計算技術。新興技術的衝級挑戰驅動著廣電行業不斷擴大自己的業務領域,內容信息隨之急劇增加,信息處理和傳輸網絡資源對於存儲空間的需求日益強烈。

國內雲計算的熱門公司以阿里雲、騰訊雲、百度云為代表,簡單理解就是可以同時運行數百種應用的服務器管理體系。具體解釋——雲計算技術以雲存儲、雲分發等技術應用為核心,作用於海量信息存貯、分發和處理,幫助廣電媒體擁有更為強大的運算能力,從而能夠兼容各種終端設備的訪問,各種廣播電視節目因而可以應用能夠自動適配於各種用戶終端的技術。

第四,大數據庫技術,即指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例如音視頻搜索、收藏等用戶操作行為採集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

利用大數據,可以從海量的互聯網數據中,篩選出節目需要的信息、圖片、視頻和聲音,並轉換格式直接應用在電視直播和後期編輯上,從而實現節目的優化製作並對用戶體驗數據進行整理提煉,為不同用戶群和提供出所需類型的內容產品。

第五,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互聯網+」的大形勢下,對於廣電行業主要發揮的作用是在融媒體的工作實踐下進行更為廣闊和高效的傳播,從而去佔據每一個受眾儘量多的關注和時間。

人工智能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立足點,與雲計算和大數據構成「三位一體」的格局——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雲計算可以看作是傳統電視擁抱新興技術實現戰略轉型的基礎,廣播電視利用雲計算實現分佈式存儲、計算和分發;大數據是支撐,實現用戶畫像,內容推薦與信息檢索;人工智能則使得整個系統完整自動化地實現運作成為可能。

最後,則是終端覆蓋技術,這一技術更加側重於內容消費場景下的實際產品應用。

既有市場上不斷增多CPU的中高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也有更為高智能化的眼鏡、手錶、服飾等可穿戴設備,終端的形式多樣化使得用戶的消費場景不受室內戶外等外部環境、與固定移動等自身狀態的限制,搭配5G實現「無處不在」的媒體內容消費。

技術作用於傳統電視的必然性

面對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挑戰,「唱衰電視」似乎成為了媒體界的一種慣常論調。不絕於耳的「電視危機論」正是源於技術作用於傳統電視具有其必然性。

從自身出發,傳統電視具有其本身的固有不足。與新興媒體產業的發展相比,傳統廣電行業在理念、技術、運營模式、管理、考評與獎勵機制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系統性思維僵化問題。

原生性體制的影響是基礎作用力。加之長久主題核心的自我封閉意識,使得廣電在參與市場化競爭時存在天然的束縛,面對市場變化的動態處理應對速率較慢。

而商業化意識與互聯網思維是緊密捆綁的,二者都具備著快速和變化的呈現特點。面對不斷髮展的新興科技,依舊秉持「強者思維」的傳統廣電缺乏對於內容產業整個商業生態的重新審視和構建。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因而傳統電視並未能夠及時地面對受眾身份的轉變和處理受眾本體減量等一系列需求結構和消費方式等層面的挑戰。傳播者和接受者、消費者和服務者的界限隨之模糊,但卻難以把握受眾消費用戶的痛點和需求,使得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應用並無施展之地。

技術促使著廣電行業用「產業」來審視自身和敦促發展,解決分散發展、產能消耗、浪費嚴重等長久存在的問題,進而追求業務、資本、基礎設置的整合與重構。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技術的迭代同時為整個媒體產業帶來了變化力和生產力。

從整個內容傳輸鏈的作用環節來看,技術不僅改變了信息的採編、獲取與傳播方式,同時豐富了媒體服務的媒介樣態、傳輸手段和信息渠道,以及宏觀層面上的組織形態、管理解構和運作機制,從而使得互聯網不僅僅是一個應用程序,而成為了一種以創新、共享和智能為核心的運作系統和思維模式。

若從整體來看,技術對於電視轉型的作用程序,這一進程其實是迂迴展開和推進的。

最先對技術做出形態層面回應的是以視頻網站、新聞客戶端與兩微一抖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它們積極擁抱互聯網的大背景,將廣告商投放廣告演化成為一個系統工程,講求精準營銷,最終能創造或尋找到最為合適的渠道,接觸到目標受眾。

如此這般的廣告分流,使得傳統廣電行業不得不審視廣告嚴重流失、營收走低的生存危機。

根據CSM媒介研究的調查數據,2012年至2016年的四年間,全國廣播電視行業廣告收入增幅逐漸減小,2016年這一增幅同比下降3.28個百分點。而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全國廣播電視行業廣告首次出現負增長,降幅為9.77%,其中廣播廣告收入同比下降12.85%,電視廣告收入同比下降13.54%。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在平衡廣告精準程度、受眾覆蓋規模和平臺媒體資源等多個廣告主考量廣告平臺的要素時,電視臺的平臺屬性和能量在流媒體生態圈下被弱化。廣電行業從資金困難和自身利益出發,必須改變原本廣播級點對面的傳播方式,追求技術可控的平臺化發展。

電視產品正在變成什麼?

電視互聯網化是既定的必然趨勢。

這一趨勢下,電視在面臨上述技術層面的變化所作出的轉型升級,可以秉承著兩種視角進行切入分析。

電視首先是一個使用工具和媒介產品。

技術作用於電視本身,可以看作是電視機智能化發展和互聯網化結合的進程。

在商業產品設計層面,伴隨著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的廣泛應用,圍繞著機頂盒(即數字視頻變換盒)與新興技術的結合,呈現出了更為多樣的形態變化。多種形態的產品均可以看作是對於傳統有線數字電視的升級。

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是利用寬帶有線電視網的基礎設施,以家用電視機作為主要終端電器,通過互聯網絡協議來提供包括電視節目在內的多種數字媒體服務。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簡單來講,IPTV就是指在基於IP的網絡上,向用戶提供點播或組播方式的交互式視頻業務,電視服務本身還可以與互聯網瀏覽、電子郵件以及多種在線信息諮詢、娛樂、教育及商務功能結合在一起。用戶可以自由地選擇IP網上各網站提供的視頻節目。

但是IPTV不完全等同於互聯網化的產品,更像是「電視+互聯網」的結合嘗試。各個IPTV都是獨立的平臺,區域特徵明顯,運營商和用戶結構也存在差異。特別是隨著視頻網站主動與省級衛視等傳統權威媒體謀求融合,精細化運營是未來IPTV的發展方向之一。

移動電視OTT。與IPTV相比,OTT的機頂盒變IP城域網傳輸為完全互聯網Internet的傳輸,基於開放互聯網之上提供的視頻服務,配合多屏互動,更加強調了服務與物理網絡的無關性。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內容政策層面,如今接入OTT服務需要與國內的七家「牌照商」進行合作,分別是央視國際、百視通、杭州華數、南方傳媒、湖南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這也凸顯了芒果TV作為湖南廣電重要版圖在發展OTT業務與大屏戰略十得天獨厚的優勢。

根據傳媒1號《一文戳破「電視將死」的謠言》中的預測,移動電視OTT有望在2019年全面超越有線電視的佔比,從而成為家庭大屏的第一入口。

儘管IPTV和OTT都有著強烈的互聯網基因,但是與互聯網一個徹底開放不受限的體系相比,二者仍然是一個半封閉、以及實際上還是在為渠道付費的模式體系。限制與條件總是客觀存在的。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筆者認為,機頂盒是有可能被取代的,但是智能手機卻無法完全承擔起移動電視機的職能的。因為觀看電視本身也是一個社會行為,與內容關係不大,這也就可以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家庭整體收視格局中有線數字電視仍穩居家庭收視主導地位。

技術仍只能作為產品更迭中的一環,卻無法成為左右市場產品選擇的核心。

作為觀眾的你,當下階段會因為比比皆是的技術宣傳放棄消費電視嗎?

電視行業正在謀求融合

「唱衰電視」的對象少不了電視臺和電視人。

不絕於耳的「電視媒體轉型」,其實是針對於整個廣播電視行業展開的。不論是臺網互動或是「中央廚房」,雲平臺或是縣級融媒體中心,都是媒體融合的一部分。

如今媒體融合已經成為廣泛認知下的發展前景。自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後,媒體融合正式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最新重要文章《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發表於2019年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文章強調出「要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加快構建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

媒體融合的核心和本質,就是在這一次技術驅動下的產業升級中,找到符合媒體的發展趨勢和規律。如何在產業升級過程中迴歸自身價值本源,強化內容與渠道之間的關係,優化頂層設計,精準定位用戶,拓寬服務範疇,則是處於起步階段的媒體融合改革發展的難點和痛點。

迴歸到技術角色的討論,技術是電視產業媒體融合的驅動力。

但是就行業整體發展來看,如今廣電行業的技術應用在某種程度上噱頭大於實質,技術作為裝備和形式,應加強其服務於內容和報道的能力。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現階段國內廣電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其實是非常缺乏技術的,傳統電視裡的技術人才難以支撐起一整個生態鏈的合成,而落實到具體用戶的大數據應用和算法推薦也落後於視頻網站和社交媒體。傳統媒體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的動力仍舊不足。

就行業生態而言,技術衝擊的「悲觀色彩」更為濃重。今年兩會期間,媒體圈裡又掀起了一場AI主播的熱潮。面對最近頻頻亮相的AI主播,現實中的主播主持人們開始坐不住了。以「AI主播會取代真人嗎」為主題的核心焦慮在行業內廣泛傳播。

但在筆者看來,電視臺的內容與人力資源受到技術衝擊是真,但完全消失的言論則有幾分危言聳聽了。

行業人員還是要秉持著正確的心態,以技術衝擊做警示訊號,同步重視內容建設與技術建設。如今的媒體融合更多在平臺層面的搭建,內容的角色要更加強調起來。技術更多扮演的還是工具的角色,不斷更迭發展的技術不應該成為內容生產者投機心理的藉口。


為什麼我仍想討論電視轉型中的技術角色?

傳統電視與技術發展是兼容的,這一點毋容置疑,不論是產品還是行業。只是在系統梳理和分析技術結構的同時,各個環節需要解決如何遵守傳播規律和邏輯、並妥善處理好與技術相處的問題。既要警惕技術倫理問題,也要避免陷入失範與同質化的負面導向。

伴隨著內容付費的普遍認可,傳統媒體不僅需要對技術變化有足夠的敏感度,更需要在體制機制變革上保持足夠的靈活性。新舊媒體界已無界,從收視理念到流量理念,從廣告思維向產業思維,思維導向運營思維的轉變是理解技術角色的核心關鍵。

電視正在進入「後智能時代」與「大廣電時期」。

《令傳統廣電夜不能寐的15大挑戰》/魏文楷

傳媒1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