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挂证”“骗保” 售卖禁药保健品 销售假药 处方药不开处方 随意加价 医保卡打折套现……

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责令经办机构中止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责令经办机构中止或解除医(药)师服务资格、纳入失信黑名单。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核心提示: 药店违法违规现象屡见不鲜。售卖含国家禁药保健品;销售假药;处方药不开处方;随意加价;甚至把药店当成了超市,用医保卡随便就可以买到各种生活用品,等等。

一方面违法者无视法律权威,不具备法定资质、条件,擅自行医,通过虚假宣传坑蒙拐骗;另一方面受害者忽视医疗风险,贪便宜图方便,把自己的生命健康置于危险境地,也让人痛惜。

药店违规违法事件屡见不鲜

近日,一份《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在业内流出,引发热议。条例指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违法违规情形有权作出以下处罚: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责令经办机构中止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责令经办机构中止或解除医(药)师服务资格、纳入失信黑名单。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条例给医疗行业一记重拳,警示人们医药违规违法行为的严重性。2019年4月,长沙一药店老板售卖含国家禁药保健品被刑拘,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近日,经杭州市医疗保障局核查,杭州天泰大药房有限公司东湖北路分店等16家单位存在医保违规行为,对杭州16家药店、诊所进行通报处理。

2018年12月,湖北安星泰医药有限公司颐和堂药店袁某在自己开设的药店内涉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经调查:患者吕某被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后,到药店求诊,袁某自恃有执业医师资格,遂在自己开设的药店内接诊,使用血塞通、甘露醇等进行输液治疗,致使吕某在输液过程中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药店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关部门没收了注射用血塞通、血压计、听诊器等药品器械、罚款80000元、吊销当事人袁学进《医师执业证书》,同时承担了100余万元的民事赔偿。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同样,陕西药店违规也曾经历历在目,截至2018年底,陕西就有69家药店违规被停业整改,10名药师被通报。

2018年8月底,陕西省西安市一药店主刘某在西安汉城路药品批发市场,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的十三盒立普妥药品。并带回由自己经营的西安正辉医药有限公司进行销售,然而这些药却被长安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获。

后经专业机构鉴定,在西安正辉医药有限公司查获的十三盒立普妥中有两盒批号为S7864的药品为假药。随后,刘某被辖区公安机关抓获。2019年3月最终,法院宣判,被告人刘某犯销售假药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扣押在案的涉案假药予以没收。

药店店主真假药掺在一起卖,只为不到10元的差价,然而据了解,店主售卖的这种假药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基本都需要长期服用,一旦停用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药品零售企业中常见违规行为有哪些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记者了解到,药品零售企业在销售药品过程中出现很多常见的问题,对消费者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也制约了药品零售业的健康发展:

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药品管理法》第34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非法渠道购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刷卡”,有药店从医院或其他药店刷医保卡购回药品后再进行销售。 二是“共进”,为得到返点或优惠价格,几家药店联合从批发商处购进药品,然后再分配销售,发票只开给一家药店。 三是“调换”,有药店从患者手中调换其未用完的药品。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药师不在岗销售处方药。虽然大部分药店能够严格执行法规规定,但少数药店为节约成本,药师长期不在岗,不少是“挂名”药师。《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38条规定,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或其他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销售处方药或甲类非处方药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对此加重了处罚,第41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没有专职从事药品质量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药师不在岗,销售处方药或甲类非处方药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10000元罚款。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超范围销售器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经营二、三类医疗器械必须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但药店无证、超范围甚至违规销售注射器、输液器的情况时有发生。

药械虚假广告。药械虚假广告主要集中在城区药店,涉及产品五花八门,以康复器材为例,涵盖了人体各部位。这类产品基本无产品注册证,大多以药店、专卖店为销售平台,辅以密集广告和宣传单进行宣传。主要产品有:药磁鞋、太空磁纳米能量裤头、抗骨神针(医用固定带)、地核电磁被、磁疗胸罩、口罩、内衣等。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销售暂停销售的品种。对于虚假宣传的药品,情节严重的,各省级药监部门会采取暂停其在本省销售的措施。各药品经营企业应经常上专业网站浏览相关信息,掌握最新动态。但极少数药店在收到暂停销售的通知后,仍然宣传销售已暂停销售的药品。

擅自处理问题药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发现药品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不得擅自处理,但实际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有的药店怕麻烦,擅自退货;有的药店擅自与厂家联系索赔事宜,索赔未果才会向药监部门举报。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纵观全国药品零售市场,针对“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规定,许多地区执行得较好,而许多中小城市执行乏力。究其原因,一是药店执行意识不强,患者来药店购药,根本不问其是否有处方,更谈不上有药师指导用药;二是查处不够严格。随着医药市场的发展和规范,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现象必须得到纠正,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销售凭证使用不规范。销售凭证的使用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在购进药品时应索取、查验、留存供货企业的销售凭证;二是在向患者销售药品时应开具销售凭证。销售凭证内容包括销售单位、药品名称、生产单位、批号、价格、数量等,销售凭证留存应不少于3年。开具销售凭证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药店的保护措施,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假药调包。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审核验收不够严格。审核验收是药店经营的法定动作,《药品管理法》第17、18条对此有具体规定,但不少药店在经营过程中没严格按规定执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购进药品时未按规定索取供货方的资质材料;二是药品验收流于形式,有的药店只核对数量,不按规定核对批号、厂家等信息,有的业务员利用此空子,将真药调包。药店购进的所有产品都应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2008739号文件要求验收登记,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销售的所有产品都必须建立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开具销售凭证。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非药品冒充药品。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违法行为具体表现为4种情形:一是名称与药品名称相同或相似;二是包装与药品包装相似;三是在标签、说明书或者广告上宣称具有功能主治或药用疗效;四是随意添加药物成分。目前,不少药店仍有不少非药冒充药品的产品,品种繁杂。

2019年药店将出现这十大变局

药店治理工作近些年取得了一些进展,许多违法违规行为都被专项整治,但许多问题依然存在,未来,药店行业又将如何发展?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全国推广。2018年8月28日,国务院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制定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三个月后,商务部就发布了关于《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未来药店将大范围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中药饮片管制管制越来越严。2018年8月31日,新组建的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从整治时间来看,一直会延续到2019年9月底。

药店都要配上执业药师。2017年初,国务院发布了《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提及到2020年末执业药师配备策略开始转向服务人群引导,规定“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超过4人”,奠定了基础和发展方向。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医保药店管理更细致严格。2018年11月21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国家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公布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回头看”。同时,还下发了《关于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自查工作回头看的通知》,对于医保药店,重点査处串换药品,刷卡套取基金等行为。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药店业态多样化。2018年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该通知在第一批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具体事项是就提到,“允许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药品、器械等医疗相关的经营活动,医疗活动场所与其他经营活动场所应当分离”。紧接着,北京商务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该措施在“改革经营许可,创新监管模式 ”方面提出,“连锁便利店可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申请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可由企业总部统一配备质量管理人员。 ”

国务院发布通知,诊所、民营医院可以开药店,北京商务委发布文件,便利店可以卖药…随着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文件的出台,药店的业态也开始转变,专业型的更专业,便利型的更便利。

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将被严惩

药店智能化。随着阿里、腾讯、京东等国内互联网企业对医药零售的关注,一系列智能硬件频出,支付宝推出未来药店,微信推出智慧药店,京东推出无人药柜…

目前,已有数家知名连锁药店完成传统零售与科技零售的对接试水,包括一心堂、大参林、张仲景大药房、国胜大药房、叮当智慧药房、重庆万和药房等诸多线下实体药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