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後,理財的8個忠告

1.最怕你一生忙碌,卻還不會理財

魯迅說過,“夢是好的,錢是重要的。”我從事理財很多年,也服務過不同資產量的用戶,那些“等我錢多了再理財”的說法每天都會遇到。都覺得理財重要,卻都不知道理財要趁早,一拖再拖,惡性循環,造成各種焦慮——這些情況太常見了。

行動起來,比什麼都重要。

2.理財不是追求高收益

讓錢有效率地運轉起來,讓錢生錢,才是理財的真諦。高的收益,只是相對的。每個人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永遠不要在理財上攀比收益,因為一旦開始攀比,就很容易被貪婪綁。尤其別和哪些炒股、炒期貨、炒黃金外匯的投機賭徒去比!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按照自己的目標和節奏最重要。

3.理財絕不是

90--00後,理財的8個忠告

等有錢了再做

我發現,越有錢的人,越懂得有效率地讓錢運轉。目前,我國的金融產品的種類已經比較全,門檻有1元起購的,比如大象國際。也有幾萬幾百萬起投的,可以滿足各類投資者需求,因此,無論你有1000元,還是1000萬,都應該好好打理。不要忽視這筆錢,這也是對自己的血汗錢的尊重。

4.不要太愛面子

理財和麵子有什麼關係?很多成功的投資者都有一個小發現,那就是做不好理財的人會有幾個共同點。第一,不懂卻不好意思問,自己琢磨,造成一些嚴重的理財誤區,最後虧損嚴重。

所以,還是找個專家問問。理財是個專業的事情,就和你看醫生一樣,重要的決策找獨立機構幫你,不丟人。

另外一個共同點,就是有點自大。理財最忌諱過度自信,可能曾經的你因為很多因素,歷史收益還不錯,但是憑藉運氣的高收益是一時的,再成功的投資者身邊,也需要有夥伴商量,有軍師提醒。每一個大企業家,都有自己的智囊團。所以理財上,不要太愛面子,多聽聽建議,會讓自己更成功,獲得的信息越全面,做出的決策就會越準確。

5.做好最壞打算,期待折中結果

理財一定是有風險的,但就一定意味著你要承擔全部風險嗎?不一定!雖然18年全面取消了保本理財概念,但是老百姓對於保本的剛性需求,並沒有消失,只不過瓦解了對銀行信任的瓦解。一定切記,風險在於轉嫁。比如,購買基金的時候,一定有客戶承擔風險的比率。更有類似大象國際這樣的“制度化墊本”把投資風險轉嫁給第三方的模式,促進投資者依舊可以享受本金穩妥的同時,帶來的年化收益率。

6.預留好流動性資產

將與3~6個月家庭總開支等量的資金,放在活期、定期或者週期靈活的理財產品中,供隨時取用,以備收入一旦出現短暫中斷的不時之需。這部分資金只需保證充分的流動性即可,無須過於計較收益率。

7.規劃好保障性資產

如果想確保投資性資產可以在較長的投資期裡,不必受到風險事件的打擾,穩定地賺取收益率,那麼我們必須要對可能面臨的風險事件進行規劃,否則風險事件來臨,需要大筆資金應急時,投資性資產配置就有可能被打破,整體理財計劃將功虧一簣。

90--00後初為人父母的家庭,保障配置的第一要務是保護好家庭經濟支柱,也就是夫妻雙方不要暴露於風險之下。所謂“孩子越小買保險越便宜”之類的營銷話術,聽聽就好,保障規劃不是誰的便宜就給誰買,而是在家庭可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誰出事兒對家庭影響更大,就先給誰買。

8.進入未來,享受理財

《華爾街日報》個人理財專欄作家喬納森·克萊門茨曾經說過:“我們投資並不是為了擊敗市場、發筆橫財,或者賺取儘可能高的回報,金錢的本身不是最終目標,而只是實現其他終極目標的手段:投資是為了購買一棟房子,或者讓子女上更好的大學,或者為退休生活儲備。”沒錯,投資理財,是我們人生路上必修的一門課,學好它的目的,絕不是簡單地為了賺錢,而是學會更理性、客觀地管理好自己的財務狀況,最終實現財富自由,將時間浪費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擁有安穩幸福的人生。

在未來,金融理財行業會越來越細分,大家需要逐步認清這些細分行業的特點,懂得什麼事情找什麼機構做。大致來分類,會有製造產品的金融產品端公司,有供你購買產品的理財超市,有靠賣產品賺佣金的銷售公司,有專門傳播理財知識的教育服務公司……

別因缺乏經驗和信息,讓你的財富處於風險中。

別讓努力賺錢的勤奮,掩蓋你在理財上的懶惰。

最後,祝福每一個渴望財富自由而努力拼搏的你。

不看做雞湯,但字字璣珠放心肺腑和實際經歷,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