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淺藍143227376


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了。我的回答是就幼兒階段,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在閱讀中,與文字順其自然的相識

1.閱讀時期

孩子在一週左右可以進行簡單的親子閱讀,比如說看圖片,講繪本等等。

如果已經錯過,現在開始也不晚,閱讀無嚴格的關鍵期,隨時開始。

2.閱讀習慣

引導孩子養成每天固定的閱讀時間,有小書架或者閱讀區域。

另外,定期逛圖書館、書店等,適當予以圖書方面的刺激,自然而然的養成對書籍好感的習慣。也可嘗試讀繪(閱讀後進行繪畫),在塗塗畫畫中記錄故事,發揮想象創造……

3.圖書選擇

嬰兒期以圖為主,黑白圖片或者0-3讀物,如《東方寶寶》《點點和多多》、《小桃子》系列。

3-4歲選擇圖多字少、情節簡單的繪本為主,如《好餓的毛毛蟲》類似的翻翻書、洞洞書。

4-6歲年齡段按照孩子的成長需求,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繪本,如適合親子情感的《猜猜我有多愛》;

二孩政策後,表現兄弟姐妹情感《我做哥哥了》;

關注心理上、內向孩子看《大腳丫跳芭蕾》《報紙上有個洞洞》《大獅子和小老鼠》;

生命教育《小雞叔叔和向日葵》等等優秀的繪本書籍。

不同年齡選擇不同圖書,按照不同需求,進行不同閱讀。

4.親子閱讀

如果孩子是嬰幼兒時期,有一種很好的閱讀方式是,親子閱讀。可以讓孩子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又促進親子的情感。更有利於閱讀習慣的養成。

重視就可以去嘗試,祝您和孩子快樂閱讀,收穫多多!


心草侃教育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個正面管教認證講師。我兒子淏仔三年級,女兒玥玥一年級。

我與他們兩個親子共讀的時間,已經有七年多了。在一起閱讀過程中,不但孩子們很受益,我也很受益。

而且,在淏仔今年開學後,對遊戲的迷戀,就是用閱讀來轉移的,是用閱讀來克服的遊戲癮。

當他說很無聊,一直想玩遊戲的時候,我就從書店借了一些他感興趣的書,放在他的房間,他自己寫完作業到處轉悠的時候,看到了就會拿起來看,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然後洗漱睡覺。

我一直認為:喜歡閱讀的孩子,應該都不會走偏。

總結一下,我培養起孩子的閱讀習慣,用了這樣幾個辦法。

(一)不斷試探孩子的閱讀啟蒙時間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閱讀啟蒙時間,淏仔是一歲半才能聽完整的一本簡單的繪本。而玥玥則是從六個月開始,就在我的懷裡,聽我給哥哥講繪本,不哭不鬧,也不搶書撕書。

當淏仔九個月時,我就買了兩三套簡單的啟蒙繪本,隔一兩週就拿出來一本給他看看,讀讀。可是每次他都聽不了兩三頁就從我手裡拿書,然後用嘴咬,或者當玩具玩。就是聽不下去。

我也不強迫他一定要聽,我見他沒興趣,就直接拿玩具把書換出來,收起來。

然後過一兩週我再試一試。這樣一試就試到了淏仔一歲半,他終於能聽懂了繪本故事,也終於對書籍有了興趣。從此以後,每天我們就有了固定的閱讀時間。

(二)固定閱讀時間,培養閱讀習慣

在淏仔上幼兒園之前,白天我們有固定的閱讀時間,有時候還會延長,因為淏仔想聽的故事太多,有的時候,一次能拿十幾本讓我陪他讀。

上了幼兒園之後,我們固定有睡覺閱讀時間。每當他們不想去刷牙洗漱的時候,我就會說:“只有完成洗漱上了床之後,媽媽才會給你們講故事喲!”他們對睡前閱讀非常喜歡,所以,就會快快的刷牙洗臉,換睡衣,然後依偎在我身邊,聽我讀繪本。

每個晚上的這個特殊時光,我都非常珍惜,也感覺很溫馨。相信,這將是孩子們以後一個美好的回憶。

也是我們母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的重要一環。

(三)選擇適合孩子的書籍

這個就不多說了,每個孩子閱讀興趣不同,所以家長給孩子選擇書籍時,一定要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即使想要讓孩子瞭解更多的領域內容,也需要夾雜在他喜歡的書當中,分時段給孩子分享。

比如今晚讀四本書,三本時孩子自己挑選的,一本是家長選擇的。

這樣,既可以讓孩子讀到我們覺得經典的書籍,也能滿足孩子對閱讀的熱情。

(四)讀繪本要聲情並茂

讀繪本或者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如果能做到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就更能提高孩子對閱讀和故事的興趣。如果再配合與孩子的角色扮演,那就更增添了幾分樂趣,會讓孩子愛上這個互動的!

當然,如果你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必要勉強自己。

無論怎樣,媽媽的聲音對孩子的吸引力,都勝過音箱和電子產品的聲音。尤其是對於很小的孩子。

因為媽媽的聲音是獨一無二的,是包含著愛與情感的。

(五)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愛閱讀的家庭,孩子一般不用刻意引導,就會喜歡讀書。

言傳不如身教,榜樣的力量是最偉大的!

我們不要自己刷著手機,看著韓劇,然後對著孩子說:“快去看書去!”

孩子是會複製你的行為呢?還是會聽你說的話呢?

大多數應該是前者吧!

如果家長不愛閱讀,即使拿本雜誌,也最好陪著孩子裝裝樣子。

否則,連你都讀不下去,你還指望孩子能讀好?這不是很過分的要求嗎?!

那就應了那個故事:自己沒本事飛不高,就在窩裡生個蛋,然後期望自己的孩子能飛得高!

我們還是先做好自己,才是最關鍵的!

希望以上答案能對大家有些啟發。喜歡我,歡迎關注我,謝謝。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我孩子目前二年級,對這個很有發言權。

有這麼幾點。

一是,給孩子準備一個閱讀的好環境。

我是在書房、書架的角落裡,給孩子放了一個竹藤椅。這個椅子是我們全家出動,花了一天的時間,跑遍了整個傢俱城,才買到了孩子滿意的。

——這麼做,孩子除了有了一個安靜的讀書角落外,更重要的是,他真的能明白家人對閱讀的重視。

二是,家人自己真的要對閱讀很重視。

很不好意思,要舉自己的一個例子:

我每晚回到家後就很少看手機了,陪完孩子寫作業,就是看書。我看書的初衷不是為了影響孩子,而是寫作的需要,所以看書的動機就很迫切。不過這也間接的影響到了孩子吧。

三是,列出每本書的清單。讀完一本書,記錄一本書。

四是,給孩子成長的時間,慢慢來。

我原以為,當我做完了這些,孩子就會很快的愛上寫作,但是這個過程其實持續了很久——最少有兩年多,直到他自己做了一個閱讀記錄的表格,才比較正式的走上了閱讀的道路。

上述四條中,最不起眼的好像就是第四條——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但我認為這恰恰是最重要的一條,當你認定這些付出總有回報時,那就持續的去做,他總歸是有回報的。

最後,我還想再嘮叨一句,現在的孩子,很多時候不是不想閱讀,而是作業太多、課外班太多。相較於閱讀,如果真的還有空餘的時間,他們一定是更喜歡玩!

所以,孩子不喜歡閱讀,也許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他們太缺玩了!


希望我的答覆對你有幫助。

我是石頭聊家庭教育,歡迎你的關注!


石頭聊家庭教育


我的經驗

 

我們家長在孩子兩三歲時,都會給孩子買一些講故事的磁帶,放給孩子聽,還會買一些童話故事書,講給孩子聽。

    我也一樣,給孩子買了很多這樣的磁帶放給孩子聽,聽過一段時間後,孩子會把從錄音機裡聽到的故事講給我聽,每一次我都會停下手裡的工作,耐心的傾聽,孩子每次都會繪聲繪色的講,不管孩子講的好不好,我都會給予高度的讚美、誇獎,並向孩子伸出大拇指。

這時的孩子非常有成就感,有時,孩子剛給我講完一個故事,聽完我的讚美後,轉身進屋又開始看故事書,一會兒又來給我講另一個故事,每一次講完故事,我都會把故事裡蘊含的道理講給孩子(每個故事都是在講做人做事的道理),孩子有時提出疑惑,我都會耐心的給孩子講,直到基本理解。

這樣長時間下去,孩子非常愛看書,而且看完書都會向我講述每個故事,有時不管自己願不願聽,我都會耐心的傾聽並讚美。因為孩子非常沉醉於給我們講故事的過程和我們對她的誇獎,所以這種 “娛樂形式” 在我的家庭裡也一直持續至今。

結果:

1、現在孩子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

2、孩子背誦課文的速度比一般的孩子快,閱讀的語感越來越好。

3、孩子的詞彙量豐富、知識面廣、懂得道理多。

    孩子每次看書並當作故事講出來之後,都會得到父母的高度讚美,這樣孩子就會有成就感,有自信,這樣孩子就更喜歡看書,(即便上學以後也是一樣,因為每一篇課文都是一個小故事)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

反之,如果父母一開始忽視了孩子這個特點,孩子看了書也不會有人聽故事,也不會得到讚美,那孩子肯定就沒興趣看書了,上學以後也是一樣,長此以往,孩子就養成了不愛看書的習慣。

因為不愛看書,所以學習成績可能不會好,學習成績不好,就可能會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因為經常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孩子很可能自暴自棄,產生厭學的心理。

一般的孩子背誦課文可能只是死記硬背,所以背的慢還容易忘,就算背過了也很難達到熟練背誦的程度,因為這樣的孩子大多是機械記憶。

    經過我和孩子深入探討她快速背誦課文的訣竅,每一篇課文她都會當成一個故事,她每次在背課文之前,都會先把要背的課文看兩遍,熟記裡邊的故事情節,然後,再根據故事情節去完善故事的內容,這樣很快就能把一篇課文背過。

    因為孩子愛看各種各樣的書籍,所以,就記住了很多精彩的詞彙,也從各種書籍裡面汲取了多種知識;通過我的講解,孩子理解了很多道理。

小的時候,會有很多字或是詞,孩子不認識,我們就耐心給孩子解釋,上學以後再有這樣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去查字典,或詞典。

我經常告訴孩子,碰到每一個不認識的字或是詞都要搞清楚,這樣下次看書時再碰到就明白了,很多詞彙理解後就有可能運用到自己以後寫作文裡面,現在讀書成為了孩子非常喜歡的事情。

天下沒有一個人不喜歡得到別人的讚美;每個人都喜歡做被別人認可並能得到別人讚美的事情。

女性朋友剛買了一件新衣服,如果聽到家人、朋友、同事的讚美,就會很自信,更喜歡這件衣服了。反之;可能就不穿這件衣服了。

在家做了飯,如果聽到老公、孩子的讚美自己做飯的手藝,就會有成就感,會更喜歡做,反之;就會失去做飯的熱情,每個人都是一樣,所以說讚美是做任何事情的動力一點都沒錯。對於孩子更是如此。

    如果我們家長能讚美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那麼孩子就會繼續進步,反之;孩子就不會再有進步的動力。

如果我們讚美孩子是個好孩子,那麼孩子一定想做一個更好的孩子。

反之;家長只是打擊孩子,那麼孩子會認為;怎麼做都是一樣的。這樣做任何事情都會失去動力。


田樹立新本源教育


☞熱愛生活,請關注神仙的日常。

如何正確的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

每個小孩最大的缺點就是貪玩和沒有自制力。你讓他看書寫字的時侯,他是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去做的。

像我的小孩今年11歲了,在上小學五年級。他以前的口語表達。閱讀能力以及他寫的作文質量都是非常差的。每次的作文都要扣很多分。這讓我心裡非常的沒底。因為我知道,現在這個社會。對他們這一代人的挑戰是非常大的。哪怕你的能力再好。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表達能力來推銷自己。那麼你會吃很多的虧,走很多的彎路。所以我決定每天讓他閱讀。來提升他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寫作水平。最開始的時候,我並沒有去監督他,而是讓他在自己的房間裡面。去閱讀。寫好摘抄就可以了。就這樣持續了有大半個學期吧。有一次我讓他在家裡面用他閱讀過的書(他說他讀完了全都會)。做一些朗讀訓練。和口語表達。給我們聽。結果讀的時候吞吞吐吐,非常不連貫。講的時候更是思路不清,不知道講什麼。當時差點把我氣瘋掉了,這個時候我才明白了。他所說的,他每天讀書只不過是做做樣子。



從這以後,我改變了我的方法。每天他做完作業以後,我就陪他出去玩一個小時。回來以後再陪他一起讀書。有時候他讀他的書。我看我的書,看完之後。我們來互相說一下,今天我們看的內容有些什麼?就這樣,每天30到40分鐘左右,堅持了一個學期。慢慢的我發現她自己越來越喜歡讀書了,而且越來越喜歡跟人粉想他書裡面的內容。作文的水平也有一個明顯的提高。直到現在我我不用每天陪他一起讀書,他都能夠做到很自覺的讀書了。

所以我覺得。對於小孩子的學習問題。身教是最重要的。環境造就人,你每天看手機,可能他就會想著每天看電視。如果你每天陪他一起學習,一起閱讀。那麼他就會逐漸的把這件事情當成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關注生活,請點贊神仙的日常,歡迎評論和留言。


神仙的日常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打開通往知識大門的鑰匙。是滿足孩子求知慾望和好奇心的工具。也是家長送給孩子受益終生的禮物。

受讀書的孩子,其性格特徵:溫柔、善良、知理、開朗、快樂、幽默、自信,有氣質,富有同情心。語言表達能力強,學習成績突出。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

(1)父母要以身作則。

只有父母以身作則,堅持閱讀。耳濡目染,慢慢地孩子就會對讀書感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提高孩子的學習力,創造力,想象力有很大的幫助。

(2)營造一個安靜、溫馨、快樂的閱讀環境。家裡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書房,擺放一個書架,放置孩子喜歡的圖書。

(3)經常陪孩子去圖書館或者書店,讓孩子在書的海洋中自由地選擇。這既能陶冶孩子閱讀的情操,瞭解孩子愛看的書籍,避免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給孩子購書。

(4)家庭活動中,不忘帶上書籍。旅遊、度假、探親等家庭活動中帶點書籍,可以利用間隙空間,讓孩子有書可讀。

(5)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並同孩子一起大聲朗讀。這就是傳統的親子閱讀。

先從自己和家庭做起,然後,陪伴孩子走進社區讀書場所,逐漸養成孩子獨立自主買書、藏書、讀書的習慣。





李彬文


自從前幾天發了那篇關於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文章裡,講到課外閱讀對孩子學習成長的重要作用後,不少朋友留言或私信詢問交流,該如何培養孩子濃厚的閱讀興趣?的確,閱讀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一個愛書的孩子成績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結合我自己孩子教育培養過程中的經驗體會,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一是要從孩子感興趣的圖書讀起。

想讓孩子愛上讀書,一定要讓孩子能夠從讀書中感受到快樂,有了愉快體驗,孩子才會在思想意識裡想去繼續讀書。因此,對於小孩子,我們一定要結合孩子的興趣特點,為孩子挑選適合其年齡的書籍,比如一兩歲的小寶寶,可以從卡片書開始,一頁一個圖片開始初步的認知,再稍微大一點兒,就可以選擇很簡單的繪本,通過繪本中可愛的卡通形象,帶動孩子理解故事情節;再大一點就逐級選擇複雜程度較高的書本讓孩子閱讀,當孩子能看懂他所讀的書的時候,才會更願意看書。在孩子讀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和呵護孩子的讀書興趣。比如,某一階段,孩子會特別喜歡讀某一類書籍。當爸媽的,一定不要從主觀願望出發認為孩子應該讀什麼書、需要讀什麼書、必須讀什麼書。只要不是不健康或都對孩子明顯有害的劣質圖書,一般不要干涉孩子,讓孩子自由在閱讀。在為孩子買書的時候,要尊重孩子的意見,把買哪本書的最終決定權交給孩子,當然提前要跟孩子約定好買的書要全部認真看完,讓孩子知道買書不僅僅是一個交易的行為,更多的是之後的閱讀和收穫。

二是要為孩子做好愛讀書的榜樣。

家長的讀書習慣會潤物無聲地影響和帶動孩子,身教重於言教,很多愛讀書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愛讀書的家長。因此,做為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愛好讀書,養成濃厚的閱讀興趣,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地為孩子做好榜樣。週末假日,可以經常性地帶孩子多到書店逛逛,為自己和孩子經常性地挑選一些不錯的圖書。平時生活中,特別是在和孩子在一些的時候,有意識地強迫自己拿起書讀一讀,有意無意地父母之意多探討交流個人閱讀心得,讓孩子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在孩子平時家庭作業過程中,爸爸或媽媽儘量抽出一個人,在旁邊邊閱讀邊陪伴孩子完成作業等。家人之間生日、重要節日、出差歸來,可以經常性地選擇一些不錯的圖書做為禮物,贈送給孩子等。相信,家長愛書的任何細節,都會無形地傳遞給孩子。

三是要為孩子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

讓孩子熱愛閱讀,培養讀書興趣,營造濃厚的家庭讀書氛圍很重要。家裡有書房更好,即便沒有書房,也一定要立足條件在家裡為孩子開闢一塊方便讀書的小天地。營造讀書氛圍,家裡的藏書量一定要跟上,可以從孩子出生開始,經常性地購買一些孩子喜歡的圖書,或者為孩子挑選一些家長認為對孩子有益的圖書,放在書櫃裡,放在孩子容易接觸到地方,放在孩子便於閱讀的地方,家裡有讀書的環境,孩子耳濡目染也會讀更多的書。在平時的讀書過程中,父母可以有意識地設計一些能夠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互動環節或激勵措施。比如,可以和孩子約定每人各讀一本書,看完後雙方要互相陳述書本中的內容,談論自身的感想和收穫,並讓家裡的其他成員比一比誰講的更好...。

此外,孩子成長過程中,儘量減少孩子接觸電腦、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時間,電子產品對於未成年孩子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如果電子產品佔據了孩子的大量時間,不僅孩子沒時間讀書,即使是讀書也很難靜下心來專心讀。在這一方面,父母一定也要身體力行地為孩子做好示範,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儘量少看電視、少玩手機等。

瞭解更多內容,歡迎搜索關注“晨爸在線”微信公眾號,一起交流探討孩子教育問題中的酸甜苦辣。

朋友們,關於培養和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家長還有哪些注意事項,還有哪些實用的小妙招?歡迎評論區交流探討。


晨爸在線CBZX


1.首先建立好的閱讀環境,獨立安靜的空間。

2.最好有個固定的閱讀時間和時長。

3.從陪讀到引導孩子自己閱讀。

4.家長最好與此同時也在閱讀,這是榜樣的力量!

5.幫助孩子選擇更具有針對性的讀物。年齡階層,興趣愛好,特長培養。

6.下一步就是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閱讀速度的提升。

7.閱讀後的讀後感的培養,問他看完這個故事後有什麼想法或者提出他自己的見解。對故事裡人物的是非判斷有個探討和討論。

8.慢慢建立孩子的世界觀,是非觀。從書中實踐到生活中。


嬰兒百科


我兒子現在初中,每天一直保持閱讀習慣,現在作業多,每天晚上也要拿出10分鐘看自己喜歡的書。

總結一下,應該有以下幾點:

第一,越早越好。幼兒時期開始講故事,睡前故事,每晚固定幾個,有的父母以沒時間,或孩子不愛聽為理由,堅持不下來,這是推脫責任。因為一個故事花不了幾分鐘,睡前把玩具拿走,電視關掉,孩子會喜歡聽故事的。

第二,一年級開始閱讀純文字書籍。當然這需要家長引導和幫助,幫孩子讀出來生字,不要讓孩子查字典,那樣會破壞孩子的閱讀興趣。

第三,由淺入深。開始可以泛讀,喜歡什麼讀什麼,養成習慣後,可適當引導讀大部頭書籍。


初中生幫主


最早的閱讀習慣,莫過於在孩子一歲以後就開始培養了。父母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給孩子講故事,可以起到對孩子大腦進行行良性刺激,激發神經突觸的連接,為童年期秩序感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礎,併為幼兒的心裡種下一顆神奇的閱讀種子。

在孩子幼兒期,聽故事和講故事是最常用的培養閱讀萌芽的方法。

再大一點時,家長為孩子讀故事,可以引導孩子一起用手指指認的方式。培養孩子形象思維積極生長。我身邊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幼年時受過這樣的薰陶。鄰居孩子的父母就是這樣做的,孩子兩歲多就自己認識了幾十個字,三歲時就認識一千多字。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因為爸爸媽媽講故事時的指認,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會了圖文結合。孩子在早期閱讀培養中得到了更多的滋養,會更善於思考。

對於上小學的兒童期孩子,就由父母選擇一些經典的,有益於兒童身心發展的書籍買給孩子。平時家長要做到營造“書香”的家庭氣氛。我曾經見過一個朋友的家,沙發上,床頭,陽臺,隨處可以見到孩子能看的書,不論孩子學習後坐到哪兒,隨手翻到的都是馬上能看到的書。她們家的孩子學習優秀,彬彬有禮。朋友說,她本來是希望自己隨處有書看,沒想到無意中培養了孩子的閱讀習慣。

閱讀如果不伴隨思考就是無效閱讀。對於早期閱讀習慣沒有得到培養得孩子,家長不能僅限於“孩子只要愛看書就行”這種程度上。尤其是中高年級的孩子,最好為孩子列出書單,例如每週或每月閱讀哪幾本書,讓孩子有目標感。重要的是,在讀每本書時,會做讀書筆記並提出自己的問題,可以在書上直接做出標記,也可以準備一個本子專門來做這件事。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共讀並探討其中的問題,各抒己見,如果在孩子的興趣濃厚時,讓他寫一寫讀後感會更好。

我有一個愛寫作的朋友,從孩子四歲時就帶孩子寫讀書手帳,爸爸媽媽都參與進來,既有趣又增進親子感情,而且使孩子對閱讀一直保持著高度熱情。現在孩子九歲了,在媽媽的幫助下自己開設了微信公眾號,每週招募小朋友一起參與某本書的討論。我進去看過,實在為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和腦洞大開驚歎,我想,這就是父母正確培養閱讀習慣的結果。

總之,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使孩子受益終生,家長要懂得早期培養,激發興趣,正確引導,營造氛圍。這些都很重要。

喜歡就關注我吧,和我一起討論有關孩子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