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炒作马尔代夫亲华派再次败选,亲印派却暗示不会倒向印度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4月10日,马尔代夫总统萨利赫赢得议会60%以上的席位,亚明失去了翻盘的机会。巩固权力基础之后,“亲印派”萨利赫几乎没有了后顾之忧,反而要考虑在大国之间如何维持平衡的问题。

日媒炒作马尔代夫亲华派再次败选,亲印派却暗示不会倒向印度

不过日媒却仍在炒作马尔代夫对华说“不”,并对“亲华派”的失势抱以幸灾乐祸的态度。萨利赫的顾问、同时也是马代前总统纳希德通过发言人驳斥了日媒的报道:声称马尔代夫会选边站队的言论是荒谬的,马代会如约偿还债务,不会违约叫停中资项目,对亚明的调查与追缴不针对任何国家。

而在2018年9月,马尔代夫似乎正不顾一切地往印度的怀里钻。当时被认为是“亲印派”的萨利赫在大选中击败亚明(被认为具有“亲华派”色彩),登上了总统宝座。马代外长沙希德也在第一时间承认“印度优先”。

日媒炒作马尔代夫亲华派再次败选,亲印派却暗示不会倒向印度

德国媒体在2018年11月27日报道称,马尔代夫新任财长阿米尔在26日拜访了新德里,向印方表示目前马尔代夫债台高筑,主要就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款高于预期,而且很多工程接近完工,这令马方比较为难。马方还考虑退出刚签署不久的“中马自贸协议”。

阿米尔举出的一个例子是马累的一个医院项目已经耗资1亿4000万美元,而原计划投资是5400万美元。填海造陆、修建跨海大桥、建设房地产等项目已经让马尔代夫的债务总额超过全年GDP的25%。

印度对马尔代夫的投怀送抱当然感到欣喜。莫迪在2018年11月亲自参加了马尔代夫总统萨利赫的就职典礼,还声称印度会慷慨解囊帮助马代渡过难关。莫迪盛赞马尔代夫与印度之间的伙伴关系,并愿意推动双方在基建、医疗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而萨利赫在就职典礼上把“炮火”都倾泻到前总统亚明头上,认定其给马尔代夫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还声称国库遭到“洗劫”,因为初步估计对华欠债总额超过15亿美元。

数月之后,充满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不久之前还猛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马尔代夫外长沙希德180度大转弯,不仅高唱“中马友谊”的赞歌,还否认“在朋友之间选边站”。探客分析,这一番表态或许暗示马尔代夫不会倒向印度,简单归纳起来,主要应该有4个原因:

首先,像马尔代夫这样资源匮乏但位置重要的小国,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做法就是成为两强都极力争取与讨好的“香饽饽”。如果完全倒向其中一方,不仅无法“两边通吃”,很可能将会招惹灾祸。

其次,马尔代夫对印度并不能完全信任,始终怀有提防之心。况且,印度提供的帮助往往附加一些条件。而由于效率低下,三哥在很多方面也不能及时支援。印度在2018年12月承诺为马尔代夫提供10多亿美元的援助,但是并非现成的真金白银,而是通过货币互换协议、优惠贷款等形式,难解马代的近渴。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亚明虽然欠下债务,但改善了马尔代夫的民生状况,营商环境,有利于长远利益。直接点说,谁尝到甜头谁知道。亚明栽树,萨利赫摘果,“真香定律”再次发挥作用。

日媒炒作马尔代夫亲华派再次败选,亲印派却暗示不会倒向印度

第四,不能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搞僵,不仅仅因为马代至少30%的游客来自大陆,还因为马代今后如果想进行产业升级(譬如搞一搞国际贸易甚至金融业、深度开发旅游产业等)都离不开东方大国的帮助。

对于马尔代夫的转变,俄媒一语道破天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那样为马尔代夫提供促进发展的资金,美国也只是嘴上功夫,但却口惠而实不至。

事实证明,对一些比较反复无常的小国可以采取“冷却法”,给予其一定时间的“冷静期”,矛盾与难题往往就能不攻自破、迎刃而解。一句话:抱着惯着,不如晾着。(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