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塊錢就有可能發現的癌症,很多人卻不願意做

本文來源:中國腫瘤時訊 ID:oncology_doconline( )

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入群”,進入中國腫瘤時訊粉絲群,還有福利紅包~


在金庸大俠的武俠江湖中,《葵花寶典》名氣斐然卻需自殘修煉,不為常人所喜;而現實生活中,北京協和醫院肛腸專家林國樂醫生推薦的《菊花寶典》卻應被眾人熟知。前者修煉前需給自己一刀,而後者如不瞭解,很可能被腸癌找上門來反挨一刀。

花10塊錢就有可能發現的癌症,很多人卻不願意做

花10塊錢就有可能發現的癌症

據《中國大腸癌預防和篩查白皮書》顯示,我國腸癌發病和死亡率從30歲開始增幅明顯,到40歲-45歲以後迅速上升。另統計顯示,我國結直腸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為30%,而美國為64%,為什麼兩者差距如此之大?

腸癌作為我國前三致死率的癌症,早期沒有非常明顯的症狀,如果早期不進行篩查,等到發現問題時,已經是中晚期。有數據表明,早期大腸癌術後五年存活率可高達90%-98%,而晚期癌則僅為30%。這再一次提示我們腫瘤早期篩查有多麼重要。

花10塊錢就有可能發現的癌症,很多人卻不願意做

腸癌的發生發展是一個多階段的漫長過程,研究發現,95%以上的腸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經歷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變的過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

而我國的腸癌患者中有75%的腫瘤位置處於中下段,醫生通過手指就能夠摸到。所以在看病的時候,醫生可能會要求你做一個直腸指檢,這時千萬不要不好意思!因為就是通過這10塊錢的直腸指檢,就可能發現並消弭掉日後的腸癌隱患。

往前一步是息肉,退後一步是腸癌……

花10塊錢就有可能發現的癌症,很多人卻不願意做

息肉——癌的“近親”

在我們人體內空腔臟器由黏膜覆蓋的內表面上,都是“息肉”容易生長的地方,如鼻腔、聲帶、胃腸、膽囊到子宮、膀胱等,但是最難以察覺、發病最兇險的還屬大腸息肉。

花10塊錢就有可能發現的癌症,很多人卻不願意做

而既然息肉與癌症攀上了“親戚”,就真的不能再等閒視之了,早期篩查及時手術,以免“夜長夢多”,發展成為癌症。

然而在我國腸癌的誤診率卻達41.5%,其中青年人結腸癌的誤診率高達72.8%-80%;且超過80%的低位結腸癌和直腸癌被誤診為痔瘡!究其原因,還是缺了一個腸鏡檢查或直腸指檢。

其實切除“息肉”並不困難,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目前能夠在內窺鏡下用圈套器割除,或以電灼、激光來治療,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不再需要剖胸、剖腹,甚至不需要住院。

但是一旦發展到中晚期癌症,無論是預後、治療費用,還是生存質量都是天壤之別。

警惕腸癌早期“信號”

花10塊錢就有可能發現的癌症,很多人卻不願意做

1、便血。血便是所有大腸癌的早期症狀之一,早期量很少,多在大便表面一側附有新鮮血痕。少數患者在糞便排出後,隨之排出較多量滴狀的新鮮血液;有時由於血量少,或在體內停留時間長,肉眼不能覺察,但做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逐步為血便及粘液血便。需特別與痔瘡、肛裂、菌痢、腸炎、腸息肉、潰瘍穿孔等疾病引起的便血進行鑑別,以防誤診誤治。

2、不明原因腹痛。中晚期大腸癌如發生在右側大腸則會產生右腹部鈍痛,有時出現餐後腹痛;左側結腸癌常併發腸梗阻,時有腹部絞痛,伴有腹脹、腸鳴音亢進、大便困難等。

3、不明原因大便習慣改變。直腸癌的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醫學上稱這種現象為為肛門裡急後重感。部分患者可在便秘後出現腹瀉,或僅為大便開始時乾燥而末端變烯,或反覆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4、不明原因貧血。大腸癌或大腸息肉表面有壞死導致出血,但出血量往往不大,病程較長,表現為貧血。

5、不明原因體重降低、乏力。由於腫瘤生長的消耗,患者可以出現臉色蒼白、乏力、頭暈、消瘦等症狀及低熱、進行性消瘦、肝腫大、浮腫、黃疸和腹水等。

因此,國人只要滿足45歲以上,哪怕沒有任何症狀的人也建議去做一次腸鏡篩查。如果有家族史,或者是長期便秘、腹瀉的人就更應該去做腸鏡檢查。

此外,做腸鏡還有一個好處。它可以在發現病變後取得活檢進行診斷,腸鏡下也可以直接切除結腸息肉,把腸癌扼殺在搖籃當中。


最後,分享林國樂的《菊花寶典》,希望真正的對國人提供幫助,讓更多的人可以少挨“那一刀”:

菊花滴血莫驚慌,

內痔出血最平常,

警惕腸癌放心上,

體檢要做一指禪,

腸鏡診斷能幫忙。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