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媒体游南阳武侯祠 忆三国往事

两岸媒体游南阳武侯祠 忆三国往事

两岸媒体游南阳武侯祠 忆三国往事

草庐(中评社 海涵摄)

两岸媒体游南阳武侯祠 忆三国往事

半月台(中评社 海涵摄)

两岸媒体游南阳武侯祠 忆三国往事

宁远楼(中评社 海涵摄)

两岸媒体游南阳武侯祠 忆三国往事

南阳武侯祠(中评社 海涵摄)

两岸媒体游南阳武侯祠 忆三国往事

三顾堂(中评社 海涵摄)

两岸媒体游南阳武侯祠 忆三国往事

武侯祠正门(中评社 海涵摄)

两岸媒体游南阳武侯祠 忆三国往事

媒体一行热情拍照(中评社 海涵摄)

两岸媒体游南阳武侯祠 忆三国往事

草庐对(中评社 海涵摄)

两岸媒体游南阳武侯祠 忆三国往事

媒体一行参访武侯祠(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南阳4月9日电(记者 海涵)两岸媒体姓氏寻根联合采访团一行与8日上午参观了南阳市武侯祠,重温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

南阳武侯祠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历史上著名的“三分天下”和“草庐对策”发源地。祠内碑刻甚多,其中岳飞书写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书法洒脱俊逸。祠东南隅有台,传为诸葛亮读书处,西南隅有龙角塔。南阳卧龙岗武侯祠1963年被列为首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2014年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荣获凤凰网友最喜爱的“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

武侯祠坐落于南阳市西南方向的卧龙岗上,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而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前后两重,建筑布局严谨,疏密相宜,殿堂雄严,亭台壮观。祠前是宏伟雅致的“千古人龙”石牌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楼式,通体布满雕饰,对称的锦纹、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高耸门外,望柱冲天,在苍松翠柏映衬下,使武侯祠显得更加巍峨壮观。从山门至大拜殿,左右两廊为前部,是人们祭祀诸葛亮的场所。后面的茅庐、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台、小虹桥、梁父岩、抱膝石、老龙洞、躬耕田,是根据诸葛亮“躬耕”时的生活起居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即卧龙十景)。最后是宁远楼,亦名清风楼。山门之外有“诸葛井”和“澹宁读书台”。祠左侧院有关张殿、三顾堂、谢圃亭;右侧院为道房院,原是道人居住的地方。台下有诸葛书院。祠西南隅有龙角塔。大拜殿是武侯祠前部的主体建筑,殿宇高大宏伟,为歇山式建筑,殿前悬挂匾联十余幅,两壁嵌有石刻,中塑武侯诸葛亮坐像,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立像,形象逼真。

武侯祠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草庐。草庐位于祠院后部正中,是后人在诸葛亮故宅基址上新建的一座八角尖顶茅亭。 前额“诸葛草庐”,为1973年郭沫若手书;内额“诸葛庐”是1940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所书。后额“南阳诸葛庐”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南阳知府傅凤飓所书。

此外,南阳武侯祠中还存有汉以来历代碑刻近三百余通,在全国诸多武侯祠中当居首位,被誉为“卧龙碑林”。其内容纷繁丰富,记人记事歌咏题记,其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汉《张景造土牛碑》、汉《李孟初碑》、汉《赵到碑》为世所罕见的珍品,在书法艺术和雕刻技巧上都有较高水平。“大文出师表,胜地卧龙岗”(武侯祠大门于右任题联)。武侯祠的“出师表”草书碑刻,笔法龙飞蛇腾,苍劲峭拔,堪称龙岗一景。据碑跋称,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遇雨夜宿武侯祠,感慨万千,挥泪手书“出师表”,以抒胸臆。其字铁划银勾,体势潇洒。丞相撰词,名将手书。游人驻足观摩,既能见武侯之胸怀志略,又可赏岳飞之翰墨神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