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豪赌,格力410亿元股权争夺战

格力集团出让控股权,国企身份不再,格力电器会姓董吗?


董明珠豪赌,格力410亿元股权争夺战



媒体训练营4月12日报道


4月8日,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格力集团”)函告,格力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其持有的格力电器总股本15%股票,格力集团将只保留3.22%股份。

格力电器财报显示,当前,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18.22%的股权,董明珠及经销商组建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持有8.91%,董明珠个人持有0.74%。这笔股权转让成功后,新股东将直接成为格力电器最大的股东,格力电器的控股权将随之发生转移。

格力电器引来众多追随者。4月10日,证券时报文章称,厚朴投资相关人士表示:“格力电器是一家好企业,我们是有兴趣的。”此外,国内科技巨头阿里、富士康、京东都曾被市场猜测为格力电器股权的接盘方。

这笔股权转让的结局还存在诸多可能,业内人士分析称,董明珠为首的格力管理层和经销商团队、更高级别的国资或者央企都有可能是这次股权转让的接盘方。

1


无论是厚朴投资,还是河北京海成为格力电器的大股东,都有利于董明珠继续执掌格力电器。

公开消息显示,厚朴投资是这次股权转让中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格力电器4月8日公告,本次转让价格不低于提示性公告日(2019年4月9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以此计算,格力电器15%股权的转让价格超过410亿元。最终转让价格以公开征集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复的结果为准。

据彭博报道:厚朴投资考虑组建一个财团来竞购格力电器的股份,交易价值可能大约75亿美元。报道中援引知情人士称,厚朴的财团可能包括一家澳门的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

公开资料显示,厚朴投资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140亿美元,重点投资于消费、地产+物流、科技、医疗、金融服务等五大领域。2009年7月,厚朴投资曾耗资60亿港元入股蒙牛乳业,后又于2010年4月以1.65亿美元入股雨润食品。

董明珠豪赌,格力410亿元股权争夺战

厚朴投资旗下的基金还投资了商汤科技、马蜂窝、蔚来汽车等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格力电器股权另一可能性较大的接盘方为董明珠团队。目前由格力经销商组成的公司河北京海持有格力电器8.91%的股权,该公司一直被外界视为董明珠的一致行动人。董明珠本人持有格力电器0.74%股份,双方股份总和达到9.65%。

家电/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向 《媒体训练营》表示,格力电器是一家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对董明珠来说,管理一家有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会受到退休年龄限制等约束。股份转让后,格力电器的身份将会发生转变,这笔股权转让成功后,无论是厚朴投资,还是董明珠团队成为格力电器的大股东,对董明珠继续执掌格力电器都有好处。

梁振鹏认为,董明珠在格力电器的权利过于集中,公司没有“二号人物”,随着格力电器的摊子越来越大,公司的经营风险也在加大。此前,格力电器尝试多元化发展失败了,格力试图进军电动车,小家电,手机行业,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梁振鹏称:董明珠曾力推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但被中小股东否决,董明珠最终个人出资收购银隆的部分股份,如今来看,仅是董明珠个人投资银隆,格力减少了不少损失。

2


冰箱、空调生产撑不起6000亿的营收,董明珠还要进军手机、电动车、芯片行业。铁娘子董明珠的赌局已经开场,或下注,或围观,一场大戏。

2015年,格力进军手机市场,董明珠彼时放话,自己做手机肯定会超过小米。2017年3月,董明珠向华为余承东喊话,称希望有一天华为能够做到全球第一,那个时候希望格力手机也能做到全球第二。

格力的造车梦颇为坎坷,2016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计划收购银隆新能源的100%股份。这起收购案被格力电器的中小股东否决。随后,董明珠以个人名义收购银隆部分股权,成为银隆的第二大股东。

董明珠豪赌,格力410亿元股权争夺战

2018年,格力看中了有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长园集团。去年5月,长园集团公告称,格力集团拟以52.46亿元收购长园集团20%的股份,不过这次收购最终被珠海市国资委否决。

除开手机、电动车,激进的董明珠还开始布局芯片行业,2018年5月,董明珠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哪怕投资500亿元,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2018年年底,格力电器就宣布拟斥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公司。

对于格力布局芯片行业,唱衰声不断。TCL董事长李东生曾表示,格力投资500亿元做芯片远远不够。家电企业跳到陌生领域风险高,国内外芯片技术实力差距很大,落后海外至少20到30年。

格力电器前董事长朱江洪也曾表示:按照目前格力的状况,除非后面还会采取什么措施,不然按照现在的状况,做芯片,最起码对我而言,是没有太大的信心的。

在此前格力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称将不断拓展公司未来增长空间。2023年格力电器的营收将冲击6000亿元。据格力财报显示,格力在2018年的前三个季度营收达到1500亿元,同比增长33.94%;预计2018年营业总收入2000亿元-2010亿元,同比增长16%-21%。

格力目前的营收增长速度赶不上董明珠的目标,可以预见的是,在尝试电动车、芯片、手机行业之后,董明珠的动作可能更加激进,董明珠将要进行一场豪赌,格力集团选在此时兑现筹码,方便董明珠实现其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