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房价随便几百上千万,试问有购房能力的都有谁,他们能靠工资购房吗?

Luckilyx


其实广州的购房者来自五湖四海到处都有,但是要说都有谁我就说说我在房地产这8年来都有哪些职业的客户吧!

有一个珠海的客户她们夫妻的月收入均为10万以上女方拥有香港大学双硕士学位!

还有深圳的客户男方是深圳人自己开公司在天河的年收入也是百万级别!

还有一些做生意的具体收入不知但肯定不低!

当然还有一些IT白领,月收入一万多自己存了点钱也问家里要了一点!

还有主持人收入不固定但是从聊天可以得知月入2/3万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校长,拆迁户,教师,做基金的,卖包包的,开美容店的,还有一群年轻人爸妈支持的!


飞哥房数据


我家北京兄弟姐妹多,各种方式买房的都有,充分说明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首先是我家,2003年拆迁时,本来可以有一套回迁房,因为不在北京工作所以没有要,当时计算下来是再加三十几万回迁一套房子九十平米,现在就是千万富翁了,可怜现在还在二三线城市蜗居呢!不过爱人说现在一家人平安健康就好。

老大用我们的名额回迁了,还在附近给儿子买了一套。

老三回迁一套五十多平方米的,倒是没有压力,但是现在家产比别人少了一半。

老四家是单位团购的房子,大国企银行当然价格也优惠,位置也好。

老五家回迁一套房子,自己买了一套。人家晚上帮别人做五份会计到深夜,又跟朋友合伙开公司,付出自然有收获。

老六家是单位福利房二加一,当年房价没起来之前也买了儿子结婚的房子。

这些都是北京大部分本地人的房子来源方式,我家的房子也就是四十年代买的一处私产,现在变成了好几栋千万元楼房,虽然特殊时期被人侵占过,但后来又返还了,所以长远看买房是不是合适呢?!


我的房子我做主


以2018年为例,招商银行零售客户数达9,106万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同口径较上年末增长19.32%,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指在招商银行月日均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数量达190.7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5.76%;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达55,30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809亿元,增幅16.44%,其中管理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总资产余额达45,4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75%,占全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的82.10%。零售客户存款余额达11,916.3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4%,活期占比较上年提升5.29个百分点至76.39%。

仅仅以招商银行为例,金葵花客户有190.72万户,客户总资产余额达45,408亿元。

人均238万,

剩下客户人均1万出头存款

北京一年不过10万套左右新房出售,

你觉得消耗不了?

不过问过中介和新房朋友

1自己开公司的老板,

2拆迁户

3名牌大学毕业,名企工作几年,(次主要的)

双方都是这样,一年收入小几十万,加上家里支持的。

4下面来的官员给儿子买,亲戚买,(比较少,但真的有)

5置换客户(这种是最主要的)

小房子换大房子,大房子换学区房,

6环换3环

7公司买的,

8明星,包括体育明星,娱乐明星,

9大公司高管,

10北京土著给孩子买,原来就有房子,条件不差的。

主要是

1置换,小房子换大房子,

2还有就是两个人条件都不错,名校毕业,收入可以+家里支持

3还有北京土著把自己房子卖了,钱给孩子买一套,自己去远地方买一套,

4再就是有钱人,上面有的,如老板,很少数官员,明星,

因为北京现在供应新房,一年10万套左右,10来万套。至于靠着工资买的,看下是什么工作月收入多少。


九九生活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 其实很多事情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一线城市买房,不要被动辄上千万的价格吓坏了,只要好好努力加上父母支援一点,在一线城市买房还是可以的。


  • 以我本人为例,坐标北京,16年购房,东南五点五环附近,交通还算方便,附近刚开通的地铁,距离1公里左右。当时买的是北京推出的政策性住房---自住型商品房,简称自住房,80%左右的产权,当时实际购房价格1.85w/平,建筑面积88平,总价150+,公积金贷款首付20%,大概30多万。自己工作了几年攒了点钱加上公积金,父母再赞助点,首付就出来了,剩下的就是还贷款。公积金贷款拉满120w,30年利息3.75%,每月最低还款额不到5000。差不多就是,这样下来压力也不大,每月公积金基本上可以覆盖房贷金额,不会对生活质量有太大影响。对了,我老家是河南农村的,家庭条件极其一般。我这样条件的人都能在北京买房,我想大家应该都有信心了吧。
  • 就北京来说,如果不是特别有钱的人可以多关注一下政策性住房,现在的共有产权住房每年都有好多项目,满足自主需求不成问题,很多离地铁也比较近,即使远一点交通也很方便。 所以,在一线城市买房没那么难,买不起大的可以买小一点的,买不起普通商品房可以买政策性住房,以后多奋斗几年再努力换更好的。

好好努力,总有一天幸福会来敲门的!


财经密探零零发


千万不要用穷人思维来思考一、二线城市的房子问题。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收入很难支持当前房价,认为别人也跟自己的经济状况差不多,其实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君无戏言博主


买的早的不贵

11年的时候宝安中心区就一万多一点,我那时候才4000多块钱,我有同事和我差不多工资凑钱买了,放现在他也买不起 错过就永远错过了

另一哥们家买的早南山50平的小房,家里人口多了住不下,卖了补点差价换龙华的三房

要是头买肯定买不起

很多这种属于工资并不高,机遇好住上几百上千万的房

最亏的是从头买 掏的是真金白银


yunphy410


谢。😊😊关于房价的问题,要历史地看问题。实际上,在各历史阶段,大多数城市户籍人员都是买得起住房的(包括福利房)。😊😊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94年以前的正式职工大多享受福利房。二、城市户口无房的,大多享受公租房,后来按职工福利房价购买。如宜昌市分30%和70%两次购买。共计150~300元/平米(2012年西陵二路拆迁户享受的价格与我94年的购房价相同,相当于当时市场价的15~20%)。三、刚刚涉及市场经济时,一般工薪阶层,只要能贷得到款,有2~5万元的存款,在二线城市都买得起房。89年,我用一万五千多元(有优惠,276元/平米),在宜昌市给我岳母买了一套60多平米的框架结构的楼房,另赠约20平米的抵阳台的桥下室,加公摊90多平方米,相当于三室一厅(还有60多平方米的院子);93年北京通州区高新区商调,给我安排住房1700元/平米{因故未去)。四、94~97年,凡是能买1万股中价(10/股)股的股民,一般都能在所属城市买得起2~3室的标准房。如此说来,当时的工商户、种粮大户、老职工、企业中层以上干部或管理人员和全部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都具备买房能力。五、在2008年以前,房价处于低位,有人以买半套房(越是往以前推,奖基数越低)的钱作首付,再贷款买两套房,当房价涨起来后,卖掉一套,赚差价,足以在2015年前后付清另一套的余款(含利息),若再过两年后卖,尚可赚回原来所付本钱。即白赚了一套房。如以前我曾介绍的湖北宜化某高管的情况。六、目前在各类别城市,原有旧房属棚改或征地拆迁户,均买得起房。如北京望京村征地后,一般一户还房3套。武汉城中村(如武锅和东湖属二环以内)征地还房最多一户达9套(如新闻报导的最美女清洁工拥有6套新房)。他们在城市中占常住人口的20%以上。上属人员,属三线城市的,可在二线以上城市购房。属二线城市的,可在一线城市购房。七、现在的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转业干部、国营中层以上干部或中级以上技术人员、销售人员、高管和中.等以上工商户有能力购房或贷款购房(前面所列人员缴公积金存一奖二,贷款利息低),这些人员占城市人口的20%以上。八、引进专业人才,享受政府优惠。现在硕士以上人才均享受优惠(参见各城市有关政策)。九、困难户(多数城市规定包含新就业大学生),可享受优惠购房。如宜昌市规定家庭住房人均不足15平米或收入低于平均数、另立户的子女结婚后满2~3年(原规定3年以上)、残疾人以及拆迁户有几弟兄的可安排购买廉价房(2015年以前)、租售同权房或廉租房(住满五年后可以60%的价格购买,租金抵房款,装修为国家或政府支付,拎包入住)。😊😊如果您了解了以上情况和政策,您就不应该有抵触情绪。当然,现在房价很贵,将来价会更高。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真本领,努力挣钱。还要结合家庭实际或现实,决定在哪里就业,买或租什么样的房。例如我介绍的宜昌市一中某同学,家庭属特困户,但自身能力强,在广州安家,买了两套房。现基本上还清了贷款,还买了车。而我的儿子与他同班,独立工作能力差一些,选择回宜昌,他们夫妇也均有能力购房买车。在宜昌安家比上述同班同学在京广落户挣的钱少20%左右,但生活压力小许多。😊😊最后赠言:风物长宜放眼(远)量。


任有新2


你听过工资几十万每月吗?不是没有,而是我没有,国企高管,贵族黑的很,他们十分富裕,每天都喜欢末位淘汰,还有,国企高管拥有很多捞钱手法,用表格做假账,通过末位淘汰手法缩减员工,我以前在中国电信工作,我的领导赵某做假账把电信的冷接子套在热缩管里面做表,冷接子12块,热缩管0.1元,这就是国企高管,4000元工资买20万的小汽车还购买上千万的豪宅,这就是国有企业的高管,国有企业高管我最看不起,通过剥削员工,残忍的末位淘汰,私吞国企的利润获得暴利,70后,80后国企高管,单位领导就是社会毒瘤,就该被打倒,就该丢进集中营改造!!


末日001


我也是广州的。中等收入还是很多的。

最近一个星期,来开收入证明和提取公积金,货币补贴的人明显多了。基本都是买房的。广州贵的,便宜的房子都有,收入在哪个档次,买什么样的房子。一般公司中层,年可支配收入至少20多万吧,夫妻双方年收入40-50万,买个400万左右的房子有很多可以选择。


手机用户63183012669


谁知道都有谁?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反正总有人。在张三眼里是天价,在李四眼里可能只是毛毛雨。纯粹拿工资的人一般是买不起的,不过如果举全家之力,再加上银行帮忙,有一部分工薪家庭还是勉强能够支撑得下来的。要不然房价怎会腾腾地往上涨个不停呢?没需求,就不会有高房价; 有需求,就会有高房价。这是市场规律运行的一种必然结果,由不得谁,也怪不得谁。各安天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