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種草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博士種草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種草莓的博士——劉東華

這趟行程在江蘇的草莓園裡已經見了兩位碩士,今天在崑山見到這位種草莓的學歷又上了一個臺階——博士。

他在我的微信好友中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微信名叫“劉博士生態農場”。在未見面之前,我一直懷疑他是真博士,還是假博士?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真博士在國內絕對是“稀有動物”,比北大才子賣豬肉、清華狀元當保安更稀有。所以,一見面我就想驗明真假。

他叫劉東華,安徽淮北人。

1982年出生;2008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博士學歷;畢業後在浙江省蕭山棉麻研究所工作了3年,主要研究黃麻;2010年辭去本應“終老一生”的科研崗位,在江蘇省崑山市的金谷農莊旁承包了28畝土地,當起了小農場主。

博士種草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劉東華的草莓園

而真正拿到博士學位還是在2014年。是真博士。

“你覺得讀博對你現在從事的職業有沒有幫助?”我問他。從進大學到博士畢業起碼需要8年青春,總要有個說法。

“有的,我們讀博不在於學到多少專業知識,而是知道一個方法論,知道怎麼去改變。”劉東華略加思索,又補充說:“優缺點都有的,優點是我敢於把一些新東西用到現有的種植上面,缺點是太專注於技術層面上的東西。”

<<<

從2010年到2013年,劉東華種植黃秋葵獲得第一桶金後,開始看好草莓市場,於是就認了一位來自浙江建德的農民當師傅,這位博士就跟著只有高中學歷的師傅種起了草莓。

“第一年他種了10畝,我種了2畝。我把土地免費給他種,讓他教我種草莓。反正他的長什麼樣我的也長什麼樣就可以了。”在依樣畫葫蘆的過程中,劉東華很快就發現草莓的用藥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就有意識地減少那些成分相同的或者功效相同的農藥,並與師傅的理念漸行漸遠,從最初的傳統種植走向零農殘的有機種植。

“現在達到零農殘的目標了嗎?”我問他。

“我們在去年就達到這個目標了,常規的200多種農藥零殘留。但是實際上我們在前期還是使用化學農藥的,只是後期在果實上已經檢測不到了。”他說得很實事求是:“今年我們又採用了一些日本的新技術,讓前期的用藥又減少了一部分……”

“這樣的天氣灰黴病怎麼辦?”沒等他說完,我先問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個冬天老天爺“悲傷”過度,很多草莓園的灰黴病失控。

博士種草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草莓的主要病害——灰黴病

“我們今年的灰黴病發生情況總體上比去年好。我分析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們用了一種叫‘植物免疫’的藥劑來提高草莓自身的抵抗力;另一方面我們今年用的是日本的一種經過離子化的肥料。他們有項技術叫分子有序化,我們傳統的肥料包括水分子都是無序的,各個方向都有,這會影響植物的吸引。它經過分子有序化後,就可以把分子和離子經過排序……”

“就是提高吸收率麼!”我接觸過這種理論,日本人和臺灣人都在中國推銷類似產品,聽起來挺玄的。我對所有聽起來玄乎其玄的產品都不感興趣。

“對!它還增加了很多微量元素。植物跟人體一樣,營養比較均衡的話,自身就比較強壯,對病蟲害的抵抗力也會增加。今年蘇州這邊的陰雨天太多了,基本上一個月晴不到二三天,但是我們的灰黴病還沒有去年嚴重,我覺得這可能跟用肥是相關的。”劉東華顯然對這個產品挺信任的。

“你現在防控灰黴病用什麼藥?”我聽了好大一通的化學和植物學的理論,卻沒有聽到藥名。

“一種生物殺菌劑,主要成分是蛇床子,是經過有機認證的。”他說。

博士種草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劉東華(右)和工人一起在草莓園

“這種藥劑防治灰黴病的效果跟傳統的化學農藥相比……”

沒等我問完,劉東華就明白我想知道的內容。他說:“它的效果比傳統化學農藥要差很多,只能預防,出現灰黴病時需要用礦物油加這種生物殺菌劑來治療。殺蟲主要用藜蘆鹼,它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純藜蘆鹼,達到有機要求的;另一種是復配的,加了一個滲透劑,可以把害蟲的表皮撕開,讓藜蘆鹼直接滲透到蟲子體內致死。”

“你整個草莓生長季用了多少次藥?”

“不是,前期用得多。師傅教我的方法是,定植後第3天開始用藥,一直到結果前5-7天一次。我們前期的用量是他的1/3,用了3-4次藥;結果以後4-5次,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劉東華說。

“我曾向師傅推薦過這種肥料和農藥,他都不敢用,他不願意改變既有的生產模式,或者讓他改變需要很長的過程。而我比較會折騰,願意試用新產品,效果可能會好,可能會壞,但是需要用過之後才知道。這可能是博士的優點。”

<<<

“按照你現在這樣的技術體系做下來,在產量方面跟你原來的師傅相比差多少?”我問實際的成果。

“今年沒有可比性,炭疽病大爆發。” 劉東華答道:“但按照今年現有的長勢,這種肥料加這種農藥,產量不會比傳統的要低多少。”

“前幾年呢?”我不喜歡預估的數據。

“我們的畝產在2500-3000斤,我師傅的畝產可以達到5000斤左右。”

“那產量還是相差挺多的。”

“但是口感上差別很大。” 劉東華說:“我們的草莓會有濃郁的草莓香味,這個香味會一直持續到整個草莓季結束。”

“你覺得關鍵在哪裡?”

“關鍵還是用肥,營養均衡、微量元素充足的情況下,它的香味就會突出。”

博士種草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立架栽培的“紅顏”草莓

“價格差異大嗎?”產量和價格都是效益的核心要素,產量上的不足需要價格上的彌補。

“我地栽的草莓賣45元一斤,立架的草莓賣65元一斤,全部採摘或配送;農民採摘的賣25元,批發的10-12元。”

“從市場角度來說,同樣是採摘,你的價格比人家貴一倍,你的吸引力在哪裡?或者說是怎麼去做營銷的?”

“我們用的可能是最笨的方法。” 劉東華說:“我們的習慣是先讓顧客自己嘗,嘗過後再告訴他價格;第一次來的顧客在聽到這個價格後,大概有一半以上會選擇到周邊的草莓園再問一下,走過去的人大概還有1/3會回來買。”

“你覺得回來那部分一般是什麼樣的人?”

“根據我們對客戶的分析發現,這部分人絕大部分都是中產階級以上,經濟實力肯定是第一因素。另外,基本上都是家裡有小孩子的。”

博士種草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立架栽培的結果網結構

“你覺得你的產品能賣高價的原因,是零農殘重要還是口感重要?”

“口感重要。”劉東華回答地非常乾脆:“先有口感後,你才能把你的一些理念傳輸給他。如果他不接受你的口感,他不會聽你的,你說自己不使用化學農藥,達到什麼安全程度,他們說隔壁也這樣講的。”

“對啊!”我附和道。接著又問:“有沒有去做有機認證?”

“不做有機認證,它要求所有的化學品都不能用。” 劉東華又給我講了一大通土壤微生物理論,然後說:“不是有機了就可以提高品質,適度地使用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把微量元素添加進去,反而更有效地提高品質,還有營養成分。”

<<<

“你做這麼多年的農業,效益情況怎麼樣?”我還是覺得效益更能說明問題。

“如果老老實實地按照商人的思路去做的話,收益還是不錯的。像2014年和2015年這兩年我種草莓每年差不多能賺50萬元。那兩年繼承了80%的傳統水肥藥管理方法,只是化肥和農藥少用了一些,有機肥和微量元素多用一些,投入成本也不大,產量上也能達到要求。而且這樣種出來的草莓無論在安全性和口感上都能優於一般農民種的草莓,價格也只貴5-10元一斤。這個價格差是絕大部分消費者都能接受的,所以銷量也可以跟得上。”

博士種草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每畝投入15萬的草莓立架栽培

“反而這兩年投入得太多,不斷嘗試新產品、新模式,有時候用了效果也不好,會吃虧。而且心裡總想著要做到極致,比如草莓口感,本來消費者認為已經很好了,但我覺得還可以提高,這樣投入產出比就不成比例了,或者說達不到黃金比例了。這就是博士的缺點。”劉東華說。

“意思是做改良派就行了,不用做改革派。”我總結道。

“當初離開科研院校做農業是抱著一個什麼樣的期望?”我指的是經濟方面。

“當初可能屬於講情懷的人吧!就覺得讓大家吃得安全一點,就像現在所有的新農人的想法一樣,我只要用心去做,總會有人來買單,能讓自己在收入上有比較理想的回報。”劉東華笑著說:“結果被情懷給坑了。”

博士種草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劉東華在查看立架草莓的結果情況

“那現實和理想的差別主要在哪些方面?”

“你所認同的觀點只是你自己的觀點,很多人並不認同。消費者的認知才是最重要的。”

“你現在發現消費者的主要述求點在什麼地方?”

“好吃又便宜。” 劉東華說:“為什麼我在2014-2015年的時候賺錢,是因為我們做到了好吃又便宜。”

清揚,1991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園藝系,南京農業大學碩士學位,高級農藝師,《中國果業信息》專欄作者,2014年12月創辦《花果飄香》微信公眾號,2017年11月入駐《今日頭條》,2018年11月獲“2018年度十大三農頭條號”稱號。

博士種草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