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讲到战后重建,就无法避免的一定会谈到德国,这个曾经在二战前居于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因为希特勒的寡头政治而差点毁于一旦,当我们谈到二战就一定会提到德国,就像提到法西斯一定会想到意大利一样理所当然。

我们所提到的这部《气球》,就是一部关于德国的电影。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本以为使法西斯“发扬光大”的纳粹主义覆灭之后,世界恢复了和平,人们可以一如既往的站在统一战线上。

但是事实上战后重建的工作并没有一帆风顺,反而矛盾重重,我们所熟知的马歇尔计划和东欧剧变,就是发生在战后重建时期的大事记,依靠着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形式演变而凸显出其历史意义。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为了巩固自己的力量,前苏联采取了遥控手段。通过对东欧各个卫星国的遥控方式,来对以北约为首的美国施展压力;而美国也不甘示弱,通过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马歇尔计划,一方面提供给北大西洋各国相应的经济和物资援助,另一方便与前苏联遥相呼应。

这就是我们书本中提到的冷战时期。

而德国也因为冷战的影响,被迫形成了两个区域,互相宣告独立主权,这就是我们口中经常提到的东德和西德。

到了之后冷战形势愈发严峻的时候,柏林墙就产生了,它被竖立于柏林市内,将柏林市一分为二,从此墙的两边,就是两个世界,有机关枪假设,有重兵把守,在《间谍之桥》里也有提到过,在墙未建立时,你可以来回穿梭东西柏林,但是当它已完成,意识形态的对立就已经确立了。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但是为了不同的原因,人们总是愿意铤而走险,总有人愿意不顾死亡的威胁,逃亡墙的另一面。

电影《气球》的故事,讲的就是一家人坐着热气球从东德逃亡西德的故事。

逃亡

“逃亡”这个主题很多电影都喜欢用,它很有末世主义的色彩,像是《我是传奇》、《雪国列车》、《独立日》等等,当形势越来越严峻,人们遇到的困难也将触目惊心,我上一篇里讲到的《芬妮的旅程》,谈到犹太人逃出纳粹魔掌的经历,其实也是如此,当某种灾难产生时,人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来回避这种灾难。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这也是电影刻画人物的一种选择。

用情境来刻画人物。

当情境产生变化时,人物也需要对情境的转变做出相应的反应,在《气球》这部电影中,一开始,电影就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场景中,体验极限情境下产生的压抑感。

电影的一开头,在黑夜里,一个奔跑的男人逃向了一堵墙,而在他的远方的一侧,几个人将枪口瞄准了这个可怜的人,紧张对立感被强化,“逃亡”的主题也随着这种镜头的调度而强化,我们很容易能够想到这个男人最终的结局。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但是在结局到来之前,我们期盼着他仍有希望活下去,“逃亡”让这种愿望具有了悲观意义,当某些逃脱成为唯一的选择的时候,我们就像是在购买彩票一样,对这种逃脱的成功率报以一种绝对的自信,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我们也愿意尝试一下。

这大概是《气球》中彼得一家屡次尝试逃亡的原因所在。

逃亡究竟对于我们有着怎样的魔力呢?

为什么他们会放弃当下的生活选择步入危险的泥泞中?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态度转变?

当开头的逃亡桥段带出电影主题的时候,我们也不免对彼得一家报以相当的好奇,这群从电影开头就一直想要逃亡西德的一群人,冒着死亡的风险,毅然决然的做出了决定,并加以践行,只为了自己眼中的自由。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一开始我无法理解这种自由,因为自由没有实质意义,正如“逃亡”带不来任何经济回报一样,纵然很多人选择了逃亡,但他们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逃亡,而不是更加理性和执着主动去选择。

首先是情境促使了“逃亡”的产生,并且人们无法拒绝,于是产生了悲剧或转机,而当这种“逃亡”被赋予主观意义的时候,它往往是更有传道意义的思想延伸,在电影《猩球崛起》里,猩猩家族逃出了人们的研究基地,战胜了人类的高科技,躲入深山中,希望创造一个具有智慧的猩猩社会,也正因如此,当一种信念因为与未来产生了某种联系,角色就更愿意去完善自己当前的信念,并一直坚信着。

说到底,有时候我们确实是因为相信“逃亡”的正确性,才选择了“逃亡”。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信念给予我们的力量,要比我们想象的强大的多。

信念

同为德国题材的电影《再见列宁》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始终相信民主德国(东德)思想的母亲在柏林墙倒塌之前因心脏病而昏厥过去,在她醒来后,为了不让母亲受刺激,儿子用“爱”为母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民主德国。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电影,讲述了一段关于亲情的故事,而我们也能从这样的故事中看到一些更具特点的东西,比如:信仰。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我们因为爱别人而更加的爱他们,也因为恨而产生了额外的恨,爱和恨是人类世界中最常见也是最直观的两种情绪表达,就像人们总是为各种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或动机一样,爱和恨是人们对某些看法而产生的情绪结果。

而信仰,是爱的一种形式。

意识形态战争是冷战的焦点,人们因为信任自己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而越发的拥护它们,进而敌视敌对的意识形态,这是人之常情,信任产生的力量很强大,这就是为什么当《气球》中的彼得一家逃走之前,作为秘密警察的邻居对他们异常的行为毫无察觉的原因所在。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自由的信念是根植于彼得一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而且因为当时东德经济的负增长,食物紧缺、高压管控、经济配给等严格的管理方式,让人们开始对更加自由和富足的西德的向往更强烈,一方面是个体对于自由社会的向往激发“逃亡”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情境在影响着人们对自己态度做出更进一步或退一步的强化。

影响往往都是多方面的,所以有时候故事一直发展到了最后,有时候却戛然而止,像是《索尔之子》、《三块广告牌》这样的电影,前者索尔没有活着走出战争,后者失去女儿的母亲,也没有找到凶手,细碎的生活让我们有时候进退维谷,充满了迷惘,所以有时候你可能很相信自己的决定,但有时候又觉得异常的愚蠢。

这就是为什么在影片《气球》里,第一次热气球逃亡失败之后,彼得的妻子颤抖的说再也不想来第二次了的原因。未来的美好值得憧憬,但当美好破碎之后,恐惧也就接踵而至,逃亡这种模棱两可的东西,本身就是在赌运气。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那么为什么之后,彼得他们还是选择乘坐热气球逃亡西德呢?

还是多方面的影响促使他去做这样的选择,相比于第一次的主动逃亡而言,第二次的选择就显得更压抑和慌张。

秘密警察的多方搜捕和朋友的倾力相助,让彼得加速了热气球的缝制速度,当形势急转直下,秘密警察即将要发现真相时,影片也不出所料的进入了逃亡的最高潮。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抱持着对自由意志的强烈追求,角色做出相应的逃亡行为,而逃亡行为的成功,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角色对于自由思想的理解。

改变

如今我们的生活是多元化的,不同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的极端对立,现在世界往往是文化交融的世界,一来我们在吸收着外面的文化并让自身更加强大,另一方面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和规则也在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如今的世界,很难找到一个单一的意识形态,正像人种差异概念在文明的演进中不断消失一样,我们也在逐渐丧失自我的形式差异。

庆幸的是,我们终究是文明中的终生学习者,在文明的演进中不断充实着自己的思想,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式的意识形态,像是《气球》中的那种极端社会形态几乎荡然无存,在未来,影响我们的将是我们自己。

社会在改变我们的思想,而反过来我们的思想又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行的文本,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始至终都是依靠着这种个体间的互动而成立的,我们也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最符合人类发展的乌托邦。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所以我们也能看出,阻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柏林墙终究将要被拆除,我们也看到拆除之后,从20世纪90年代起,到21世纪初,德国经济的惊人变化,《气球》所传达的,大概也就是这种个体融合之后强烈的情感力量,当分裂成为整合前最大的情感考研时,我们也知道,融合将会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团结的必要性。


《气球》,分裂的德国,因为热气球合二为一


毕竟,成为一个整体,是我们永远的归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