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動畫中的“演出”概念?

阿爾敏5


前段時間《利茲與青鳥》引起了一陣討論熱潮,有觀眾看完之後給我留言,說根本就沒感覺到人物塑造的細膩之處,為什麼大家都打分那麼高?還丟出了一個“高分爛片”的結論。這種觀感的差異,多半來源於對“演出”理解的欠缺。

為了以後能更好的跟讀者們溝通,也為了大家能看動畫看的更開心,我想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總結的一些入門知識。

對於觀眾而言,演出並不是需要鑽研的很透才能感受到的東西。也不要把它當成什麼生澀的知識點,只要注意到某些亮點,就足夠提升觀看動畫時的體驗了。

先簡短介紹一下概念,演出作為一個職位,指的是每一集動畫的總指揮,負責將文本轉化成影像。而將文本轉化成影像的這種行為,也稱之為演出。分鏡是介於文本和演出的中間過程,相當於畫面的設計圖,在繪製分鏡的過程中,演出的行為已經開始了。早期基本上都是演出家負責畫分鏡,這些年流行把畫分鏡和演出兩個職位分開。

本篇重點在於通過一些典型的例子,展示演出的效果:

構圖:

常見、直白、目的明顯,所以放在最前面。

《利茲與青鳥》這一幕前半部分氣氛融洽,給的是正面的同框鏡頭,空間分割並不明顯。而當希美說謊的時候,兩人的距離感通過鏡頭有了直觀的體現。

利用前景或背景,將空間進行均等或不均等分割的例子相當多。這些刻意為之的鏡頭會傳遞演出意圖,並潛移默化的影響觀眾。

有些目的性強的構圖會從前幾個鏡頭就開始準備。《darling in the franXX》第10集,為了得到這樣的鏡頭,刻意給角色安排了跑向沙發的動作。

之後的對話全部轉換為面部特寫,為的就是在鏡頭瞬間拉開時帶給觀眾最大的衝擊。

可能讓新房昭之這樣的演出來做這一幕,就不需要任何過渡,直接從兩人正在對話畫面瞬間切換成第一張的效果。這也算是演出風格的一種差異。

象徵手法

畫面中有總會有暗示性的事物,有時會出現在人物所在的場景中,有時會在過場的空鏡頭中一閃而過,有時候也會伴隨著蒙太奇的手法反覆出現。這些事物並不是無意義的憑空出現,而是演出意圖的體現。

比如說《強風吹拂》13集最後一幕,藏原奔向同伴。這裡加一條水溝用意很明顯,主動跨過去,就相當於接納夥伴、解開心結。條水溝象徵著與過去的自己訣別的分界線。

比如《SSSS.古利特》開場時的形影單隻的紫色球鞋,以及隱形形成的分界線,也在暗示著角色的孤獨。

《戀如雨止》第一集開篇,鏡頭從女主的面部轉向腿部,又切換到了斷裂的跨欄,田徑部的部員將這個損壞的跨欄置於一邊。暗示了女主的腿傷和她退出田徑部的原因。

第十三集,這個壞掉的跨欄又一次出現,而且還被修好了。此時不僅在暗示女主的傷情好轉,更是兩人重歸於好的見證。

久美子與蝴蝶兩個畫面前後出現,象徵比賽事關重大,也顯示了角色的緊張。

通過象徵性的事物來達到演出的意圖,這種手法出現的頻率比較高,有時候作為觀眾並不需要刻意解讀,會在無意識中受到影響。但有時候不去專門捕捉這些鏡頭,併發散思維的話,會導致根本看不懂。

《化物語》的OP,這訂書機不單獨拿出來看,估計大家不會想歪吧?不過跟情節沒關係,多半是尾石達也的惡趣味。

《迷之女友》第二集,男主晚上夢到女主,然後給了一個水龍頭滴水的特寫。我是第二次看才注意到這裡,年輕的時候還是太單純了。

環境效果

沒有演出會給原畫和攝影找麻煩,在不需要下雨的時候強行下雨,所有在動畫中出現的異常天氣,都含有一定的演出意圖。環境是演出的重要方面,不過並不限於天氣這種基本操作。

《戀如雨止》,暗戀店長的晶在得知店長已經有孩子還離過婚之後心裡鬧彆扭。這一幕發生在廚房,處事正在炸東西,晶回頭怒視店長的瞬間,背景正好切換成下鍋時的“刺啦”聲,增強了人物的情緒。

《EVA》21集,這集主要是在回顧過去,冬月也對碇唯有些好感,只不過讓碇源渡先得手了,在收到兩人的請帖並得知碇唯已經有孩子的時候,冬月的心理肯定很難受。這種情緒並沒有通過正面鏡頭表達,而是化作了一聲刺耳的海浪。

特殊效果

叫不上學名,但是看例子一目瞭然,這是觀眾都能注意到的演出手法。用意明顯,直貼幾個例子:

為了氣氛,改變畫風,改變配色,脫離“現實”,或是用其他的一些攝影技巧進行的特殊處理都可以歸為此類。

人物演繹

用於展現人物特點,跟真人的“演技”差不多,考驗的是原畫的作畫水平,演出所給的必要指示也是不可或缺的。

人物演繹有不同的目的:有時候是為了刻畫可愛、霸氣、沉穩等形象,有時候是為了刻畫疲勞、興奮、緊張等狀態。常見的各種“顏藝”也算是人物演繹的一種方式。

演出的力度也決定了刻畫的程度,比如同樣是流淚的動作,有的是眼角上的點點淚光,有的則像噴湧而出的豆子。

機位、運鏡

開篇說演出這種行為和它的意圖,從分鏡階段就開始了。關於分鏡的各種手法這裡先不展開了,還是以一些特例著重說下演出效果。

比如這種自下而上的角度比較容易帶來壓迫感。

這種第一視角更有代入感。

不給正臉一般是為了表示人物正在隱瞞真相或者隱藏情緒。

明明坐在一起卻不給同框,這類分鏡有時候會用來展示人物的隔閡。不過這裡只是因為兩人都有點小緊張。

《約定的夢幻島》第2集,把鏡頭置於鐘擺的位置,隨著鐘的節奏晃動,直接從視覺上傳遞不安的感情,也是個饒有趣味的運鏡方式。

誤導、信息不對等

我更喜歡把這種手法稱為“演出陷阱”,這裡還是舉幾個例子說明吧。

《魍魎之匣》第一集,中村亮介的把關鍵人物放在了最開頭,卻很陰險的給了他一張別人的臉。在整個故事的推理過程中一直誤導著我。

隔著街喊“想吹的更好”,喊出了相互表白的感覺,我覺得把字幕換成“我才更喜歡你”也不會看出什麼違和感。停一停,我受不了了。

總結:

其他與演出相關的要素還有很多,比如多個人物的站位安排、巧妙的無縫轉場、還有各種為了省錢做出的花裡胡哨。

上述提到的所有例子只是“演出痕跡”明顯的片段,只是入門級別的內容。真正要了解演出,找出完整的一集拉片才是正道。不過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只要有關注演出的意識,你看動畫就會越來越深入了。


動漫簡評


那個職業最好玩?




Smile九重凜


如何理解 動畫 中的 演出 概念?

我青年時代,自學了幾年的 文學 概論!

運用 劇本形式,用語言文字的畫面,講一個靜態 的 命題 故事。

將 靜態劇本 轉變為 動態可視的畫面,成為動畫中的演出概念。


學問迷


動畫中的「演出(動)」,就是看作品本想要傳達什麼信息(情節、故事),通過什麼方式傳達給你(演出),傳達的效果怎麼樣(好壞)。至於「演出(人)」幹了什麼事情,其實並不那麼重要。


天天動漫醬



行之風448


一句話來說就是“演出是把文字變成動畫畫面的負責人,需要思考怎麼變,如何高效得變,變成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