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核心竞争力小米品牌拆分也没用,科技创新是抗行业周期最好方式

2019开年,小米公司官微宣布品牌拆分,红米将会成为独立的品牌,并且简单粗暴地命名——Redmi。按照雷军的设想,红米Redmi专注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小米将专注中高端和新零售。

缺核心竞争力小米品牌拆分也没用,科技创新是抗行业周期最好方式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目前舆论来看,大家对小米的前景并不看好。收美图、拆红米之后,小米已经有小米、黑鲨、美图、红米、POCO五个手机品牌,理想化地将用户细分,实际却很容易出现交叉打架的风险,整体布局更加混乱。

缺核心竞争力小米品牌拆分也没用,科技创新是抗行业周期最好方式

小米急于调整架构,进行战略调整,一定程度上与其中国市场连年被竞争对手荣耀手机强势压制有关。

赛诺数据显示,荣耀已经连续九个季度稳居中国销量线上TOP1,小米沦为“万年老二”。销量之外,小米还面临中高端市场的严峻挑战。小米曾宣称高端手机收入占营收31%,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其将“高端”的标准下放到了2000元,想来小米自己也是心虚的。而据荣耀副总裁(产品)熊军民透露,荣耀8、荣耀9、荣耀10连续三代销量全面领先小米5、小米6、小米8。其他旗舰机型,荣耀也实现对小米同等机型的全线碾压。

近两年,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整体创新乏力,用户换机周期拉长,大环境也不容乐观。有分析指出,节节败退的小米正变得越来越焦虑。从收购美图,到品牌拆分,小米正四处寻找增长点,以期能在从竞争失利、市场寒冬、自身瓶颈中挣脱。

缺核心竞争力小米品牌拆分也没用,科技创新是抗行业周期最好方式

不过,荣耀在国内市场的连续领先,以及定下的“五年跻身全球前三”的目标表明,虽然小米依然以荣耀为目标,但荣耀却已经不再把小米看作是竞争对手。包括此前小米跟随Magic2曝光新机、对比图(小米6X)狂怼荣耀8X等,这一系列对标荣耀的小动作,更像是戏精上身,碰瓷而已,折射出的是小米创新缺失,在核心竞争力上的不足。

任何一个品牌,从基业长青的角度来讲,都需要具备不被其他公司短期内能超越的核心竞争壁垒,腾讯的用户体验、阿里的技术等莫不如此。而在手机市场中,回到商业的本质来说,想要获取真正的发展机会,终究是要以技术为王、创新为王。

但如果我们回顾小米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的发展,会发现,小米这些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赢在“风口”。趁着中国智能机行业尚处于蓝海阶段的那几年,小米以“发烧”标签聚拢人气,以“互联网模式”打出差异化,“性价比”聚拢用户,逐渐建立了规模优势。然而,小米始终在技术创新上鲜有建树,历代产品多是依托于供应链的整合和迭代,从未有真正的“惊喜”。

似乎是习惯了待在舒适区,即使是在“做大”之后,小米也并没有显示出对自主研发的战略重视。CDR招股书显示,小米2017年度研发费用占总营收仅2.75%。

而荣耀一向将品质、创新与服务这三个点作为荣耀的核心战略控制点,坚持做技术创新“厚积薄发”的长跑者。2018年,荣耀爆发性的推出一系列领先技术,GPU Turbo、THE NINE液冷散热、3D仿生感光、Link Turbo全网络聚合技术等全球首创的领先科技,迅速引爆了市场和口碑。

面对行业寒冬,荣耀总裁赵明曾表示:“科技创新是抗行业周期最好的方式”。荣耀以行践言,正是以此打造核心竞争力,逐渐拉开了小米与荣耀之间的距离。而小米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从根本上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恐怕再拆分品牌、再祭出营销大招也没用,只会距离荣耀越来越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