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是如何看待大陆人用英语和他们交流的现象?

黑妹李麗霞


只想分享下自己的经历

我很喜欢香港一年大概去2次左右 12月去的时候在圆方商场逛化妆品 正好在和闺蜜语音通话(闺蜜是国外出生长大的华裔)所以习惯和她说英文,我进来的时候柜姐就站着不动,后来我试了一圈口红准备看n5的限定款香水,然后对着电话跟闺蜜说有一个红色限定问喜不喜欢准备买给她当圣诞礼物,柜姐马上就过来了我还没开口问她她就跟我用英文说这是限定款可以让我试一试……(一脸非常那啥的微笑)然后继续用她还算流利的英文给我介绍香味啥的

然后闺蜜在电话里告诉了我国外的价格发现比香港便宜很多她觉得没必要我国内买,然后我就跟柜姐说我朋友告诉我国外价格便宜多所以我不买了准备走出香奈儿了

重点来了

柜姐给我鞠躬了!

就那种90度弯腰那种!!!!!

我真的瑟瑟发抖啊我就是个高二学生啊然后当天也挺随意的打扮啊……

本人是出国党之前自己也有练习过口音出门说英文不仔细听可以装一下native那种哈哈哈哈哈

然后包括问路之类的说英语的确比说普通话得到的态度要好很多啊……无论是莎莎还是大街上还是机场……

就 希望我只是碰到片面的那群人 真的装个华裔才能获得好的态度自己并不觉得多好 但是说普通话就的确就是没有说英文获得的态度好……


reneya


本人第一次去香港是2003年,那时大学毕业刚一年,算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地方孩子。到了香港一开始肯定被国际化都市的繁华所震到。后来渐渐发现说普通话不被搭理,为了偶遇明星去那个据说港星出入的某高端商场转一圈,当然没钱买,也就是所谓的window shopping嘛,这个感觉更强烈,柜姐们看到我一身普通打扮根本不搭理我,后来我故意英文问价格,果然效果大不同,因为本人是英文专业,所以英文还算过关,但当时在国外时间尚短,发音用词也不是特别高大上,就是很普通吧,加上本人气质有点像日本人,很多柜姐甚至用蹩脚的日本跟我很客气的搭话。后来在国外工作生活时间长了,英文也成了我第二语言,有一次参加一个客户的工作会议,是香港某大型纺织企业,一群香港经理当着几个他们自己大陆同事面用英文说,我们还是讲英文吧,不用理他们。我就一字一句的把他们的英文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翻译给他们那几个同事听,然后再用比他们香港人更加标准的英文回应这群香港人,顿时让她们有点小尴尬。两段本人真实经历,只分享,请勿喷,谢谢!


没人知道是我


我这里广东汕头,电视都有香港台可以看,小小就会一口流利的粤语,27.8岁的时候做货运计货,碰到一香港客户,外地搬运工听不懂他说的话,但是听他口音他普通话也是会的就偏偏不说,一直在那里英语加粤语吼,因为跑广州童装市场最近的下货点只有我们这一家,属于垄断性的,一直比较霸道,我走过用粤语跟他说,这里是中国请讲普通话,我听的懂你说的,但不是普通话交待的事,我们是不会做的,你钱多也没用,结果他牛的很叫司机把货拉走,两小时后回来,8000多运费的货,还是用粤语说,给1万,卸货!没人理他,他就在那里一直抬价,最后老板答应1万5给他运,叫我跟他说,我用普通话说,谢谢香港来的老板,真容易上当!他当时是气的脸都变色了!


中洲地产负责人


对于香港人怎么对待说英语的内地人这个事情,有几句话比较想说,自身见解,不喜勿喷,谢谢!

1、今年的世界小姐大赛刚刚结束,世界小姐前几十强有几位是内地姑娘参赛的。其中有一位印象特别深,简称A。每位佳丽都要上台发言,主持人也会问问题。主持人会根据你的情况看是讲粤语还是英语,确实很少讲普通话。(其实直播是三种语言都会讲的),到A用普通话发言完后,主持人就用广东话问她问题。A听不懂,就用普通话说了一句,可不可以用英语问,主持人照做了,只是后来问着问着A听不懂了,回答不上来了,直播场面一度尴尬到死。

其实那俩主持人也是毛病,明明人家讲普通话,偏用广东话问问题。A姑娘也是,也有别的内地人,大家都是直接说普通话,为什么你不直接要求他们讲普通话呢?虽然说去香港讲当地的话是尊重,可是尊重也是分人和量力而行的。

2、我有一个姐姐在香港城大读博。英语程度特别好,她的课程也是全英教学的。

她刚到香港入学的时候,担心她人生地不熟,就陪着她一起买东西,逛啊什么的。很让我惊讶的是,她想买什么东西,问什么东西的话,都是自己直接上去问的,没有让我去帮她问。说话声音柔柔的,带着笑容,真的是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那些被问的售货员,收银员姐姐们也都很耐心的用普通话回答她,特别和谐。

后来她说,她的朋友们也遇到过那种你讲普通话他们讲广东话那种,不用理就好了。

3、我好像跑题了。只不过想说,地域歧视不仅香港对内地,国外也有,内地省与省也都有。做好自己,大大方方的。有些人自身就没有素质,你身为一个淑女绅士,去跟他们生气,犯不着,拉低自己档次。

如果因为这个说英语好大家会更对你好这个方面把英语学好,我觉得倒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对吧!这种现象不仅在香港,内地也是,你英语好,到哪都是香饽饽。

4、第一次码这么多字,不喜欢请退出哈,我不接受挑衅,不喜欢跟人吵架,谢谢!


张家大妹砸


这个问题,其实,无需太在意。

英语在香港的普及率是明显比大陆高的,他们除了说粤语,英语也是666,普通话都要靠另外学的。

像带我做研发的老大,就是香港人,每天六七点就从香港过关到深圳这边,晚上再回香港。

要我说,香港人工作还真是能力蛮强,至于他们时不时就不小心开始飚英语,我们其实可以宽容一些呀。

我们平常最自然放松的时候,或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也用的是我们从小到大都不断在用的普通话和家乡话。

要是别人因为你不说英语或粤语,而批判你,你心里也不会好受吧~

而至于他们如何看待我们和他们说英语,我特别不要脸的去问了老大,他说,用英语表达对他们来讲,是更方便的。

他们也不会因为我们说英语就带有什么歧视。

再说个小趣事吧,香港人说普通话总有点港普的感觉,😄😄。

看张家辉那句笑翻网友的:我是渣渣辉,是兄弟就来kan我,就能略知一二。

不过,说笑是说笑,不能因此上升到人身攻击或歧视的程度哟。

毕竟,都是一家人嘛!

你觉得呢?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欢迎留言讨论哦!

我是Mindy, 头条问答认证英语达人,美音培训师,每天分享学习资讯,更多精彩,快来关注


Mindy与桥上彩虹


其实也不需要太刻意在乎这个问题,我在香港生活了十多年了,基本上也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我觉得无论是哪里人都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 首先香港人肯定是说粤语的,如果大家都能使用当地人的母语粤语沟通,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其次香港在回归之前都是使用双语的,本身粤语和英语就是在香港畅通无阻的语言。另外,对他们来讲说普通话相对复杂很多: 1) 发音很难掌握,儿化音太多2)英语本身就是最简单的一种语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写都是要比汉语简单很多。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香港是一个讲究阶级的地方,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已经标注好自己所属的阶级,初次打交道的人必然会以一下几点判断对方的阶级:

1)你着装品味和品牌

2)你所说的语言,因为只有中上阶级的是才能送孩子去全英式的教育,能操流利英文的人,在很多大众香港人的心理必然此人的家庭是中上阶级。

3) 行为举止,能体现一个人的家庭及受教育程度。

内地对阶级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这里不得不说,现在虽然内地人有钱了,到香港血拼大牌,但是很多人的着装并不能称之为有品味,很多香港人会有大陆人是暴发户的看法,但是面对会讲英文的内地人,潜意识里就会觉得此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并非爆发户的想法,自然态度也会不同。

其实这也不只是香港,在其他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也会是一样的,只不过香港是我们的地盘,同样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会以这样不同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胞,大家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慢慢融入到香港,我其实觉得现在很多的冲突大多还是两边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的不同造成的不理解,真正用心体会了,真的都没有什么,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优势就是包容性,我们能接受任何一个肤色,人种,宗教,相信内地和香港人也会互相慢慢理解和尊重。




yuco


英语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而香港因为历史的因素以及其环境的因素,早早就与国际建立了轨迹。英语在香港更是早早就被订位必修语言之一,所以大部分年轻一代的香港人都会说英语。

对于香港人而言,他们的普通话往往都带着一股“港式”的味道,所以对于他们本身来说,跟不会粤语的人沟通,比起普通话他们更喜欢用英文。对于他们的“港式普通话”相信大家也都听过,最出名的就是张家辉为贪玩蓝月所打的广告词。

虽然英语早就列入香港人的必修语言之一,但是也并不是所有香港人的英文都是很好的。香港人大部分所于沟通的还是粤语,就好比九年的义务教育中英语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学不会英语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很多会用英语交流的香港人是因为他们职业所需,并不是所有香港人的英文都很好,举个最好的例子就是空姐和空少。香港机场连续几年的货运量都高居全球首位,在他们的机场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外国人,所以对于相当空姐和空少的人英语必定是很重要的一环。



但是由于接触得早,香港的英语普及程度还是比大陆来的普遍,虽然不是全民皆会英语,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大家肯定是希望选择双方都会的语言来交流更为方便。倘若两个人都会普通话,那么肯定是以普通话来交流;但是鉴于大部分香港人的普通话都不太标准,相信他们更希望用英语作为交流媒介。

香港跟中国本是一家人,没有必要因为一个语言而上升到互相看不起或者认为被别人看不起的情况。毕竟双方发展的背景不一样,导致成长过程的差异。一个人会多一种语言对自己也没有多大的坏处,也没有必要觉得自己会英文就高人一等,我们都是同为世界上的人,都是一家人,都在同一个时代下生活。


决胜网


按说双方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语言的时候,使用共同能懂的第三种语言,以进行无障碍的交流,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比如两个人互相不懂对方语言,然后就都用手势比划,也能互相猜度个大概意思。这就是在使用共同都懂的肢体语言。

以此推断,在香港使用英语,有可能是大陆人不懂粤语;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互相都未必不懂汉语,本来可以用都懂的普通话甚至粤语交流,但是偏偏要用英语;而使用英语以后,“效果”就会出奇得好,不仅达成了交流目的,而且获得了使用汉语的时候不会受到的“尊重”。


这一般来说就不再是简单的交流障碍问题了。这已经涉及到了文化上的隔阂,乃至于微妙的地域歧视或者叫做地域向往。

地域及代表地域的语言,显示的是社会身份以及社会身份后面的文化心理上的某种程度上的自傲与自卑。

真正国际化的环境,真正发达而又没有历史阴影或者说已经克服掉了被历史扭曲了的心理的地方,一般不会因为你使用的语言种类而直接对你形成地位优劣的区分,从而影响到对你的态度,至少不会是很明显。

之所以有些地方有些人还会自觉不自觉地依旧如此,只能说明这个地方这些人还没有发展得更好更高,还不能以真正文明的眼光与态度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这个世界。


东方连话


以前,香港人崇洋媚外崇到极致。如果他们说粤语,你就和他们说英语就行了。被殖民了100年,他们习惯上把会说英语的归为管理者。有点儿不可思议,但确实是事实。

93年从欧洲回京,在香港停留三天。逛商店时,有一说普通话的售货员特没礼貌,在旁边不断的推荐,还很大声。我说,我可以自己看吗?她还说。我又说,你能闭上嘴吗?她还在说。我就问她,你们经理是谁?叫她来。结果一个长得像黎明的男的过来了,很帅也很有礼貌,但和我说粤语。我用英语说,我不懂粤语,你能说英语吗?我要求让我一个人静静地挑东西,有需要时叫他们,不希望有人打扰。后来,他派了一个帅小伙远远滴看着我,是说英语的,很有规矩。我离开时,在下毛毛雨,经理跑过来,还双手捧着送了我一把伞。

当时在香港的朋友说,你到香港,一定说英语,才受尊重。

97年带老妈,儿子和外甥去香港旅游,也碰到一个导游,很没礼貌。儿子7岁,吃饭有些慢,他就给脸色,说话声音也不好听。我说,你再这样一次,我就打投诉电话,旅游大巴上就有电话号。当晚,他分给了我一个大套间,还特意过来说,他特意给我们安排的。平时我们都是分开住,老妈和外甥住一间,我和儿子住一间。从那之后,每顿饭都过来问一下孩子吃饱了吗?那时会说普通话到香港做导游工作的,有一部分是从珠海游过去的。这个导游就是其中一个,没受过什么教育,说话没教养。只要让他知道,他什么不能做,还是可教的。


孟阑


謝邀!其实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香港人在与国内人士沟通时,他们会觉得用英语会比普通话说得更流畅。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在扮嘢(演)。

香港以前主要以广东话及英语(双语)教学,自内地改革开放后,便开始将普通话列入其教学中。香港从幼儿园开始便实行中、英文教育,中学以后不少学生便会说出一口流利英语。

不同的是,内地一直以來英文教育较之匱乏,英語使用率亦比香港低。这差距主要是区別于两地不同的社会环境及人员交流。内地还将英語视为是一种专业(科)即是說你要想有更好的英文水平,必須就读英文学校,这与香港从小就接受中英文并重教育有著明显差距。

改革开放后,内地与外界联系逐渐频繁,英语(文)教育(学)才得到重视。同样道理,由于香港一直沿用广东话及英语教学,所以在不少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中,要他说普通话还真不容易,有些人甚至还听不懂普通话。所以我很理解香港人在一些场合用英语与内地人沟通会比说普通话来得更流畅。比如:您好Hello。买嘢(购物)Shopiping。拍当(伙伴)partner。跟进Follow-up…等日常用語時、用英語会比讲普通話显得更加自然。香港不少人已实惯在广东话夹杂著英語說。香港社会就是这种"時兴",也可能是其一种文化吧。因此我們应更多予以尊重和理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