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中国原创医药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楚商联合会承办、泰康保险集团协办的“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于4月7日-10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泰康不仅邀约海内外行业领袖、产业链企业共襄盛会,还负责国际医养馆(A1馆)的全面组织。泰康在全国投资打造的五大区域医学中心之一的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筹),也将在本次健博会上进行启动建设以来的首秀。会上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进行了演讲,他表示,能够创新药物的中国科学家虽然非常少,但是他们作出了原创性的科学发现,而且这些发现全部与药物的应用有很大的关系。

饶毅认为,中国的医药发展在经历了学习、引进的过程之后,逐渐会走入原创引领的阶段,也就是说原创的科学研究产生的技术创新对于任何现代大国将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饶毅介绍了历史上中国几个药物创新的例子。第一位就是陈克恢先生,陈克恢先生在1923年-1925年期间从美国回到中国北平协和医学院,独自一人发现了中药麻黄碱真正的药理作用,麻黄是中药,麻黄碱的化学分子是日本人在19世纪分离提纯,麻黄真正的药理作用是陈克恢一个人发现的。这一发现是中药历史上迄今为止对全世界最广泛的影响,也就是麻黄素自从陈克恢发现以后在全世界得到普遍应用,在今天的西药成份里面麻黄碱继续得到应用。

第二位对中国原创药物作出过重大发现的是1940年代从英国回到重庆上海医学院工作的张昌绍先生,他在1943年-1948年期间,成功的从中药长春中提取了长春碱和长春新碱。他和他的化学合作者确定了长春新碱的化学分子式,和他和同事确定了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对疟疾的治疗作用。因为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同时有副作用,所以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张武绍、赵诚谷等引入的从中药分离提纯化学分子、确定它们的药理作用的整个一套,为中国带来药物研究全新的模式。

和陈克恢、张昌绍同期或者稍晚回国的一些留学科学家在中国不仅建立了研究模式,同时培养了新一代的科学家,例如回到北京医学院工作的科学家,他们培养了下一代的如屠呦呦等科学家。屠呦呦在1969年开始加入523计划,1971年成功的从中药青蒿提取了青蒿素,证明它有非常好的抗疟药作用。之后被推广应用到今天。

第三位是从1973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成功的证明砒霜可以治疗特定的白血病的张亭栋教授,他是学西医出生,在研究中药上证明单体化学物有效的中国科学家。

饶毅认为,这些科学家虽然非常少,但是他们作出了原创性的科学发现,而且这些发现全部与药物的应用有很大的关系。

饶毅相信中国在医药,特别是药学的研发方面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不仅有像王晓东这么聪明的人,来做药物研发,而且有一大批学生,在过去20多年中国的生物系培养了过多的学生,在教育和科研领域不能吸收这么多学生,但是他们的积累等于是为工业界提供了很强的人力资源积累。同时,资本对于生物医疗的认识非常到位,形成了生物资本链条。当然我们不能忽视1977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陈景泉在短短的3年之内,为中国的药物政策带来了变革性的变化。饶毅预测,在诸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中国制药行业应该会比较快的进入原创也对自身发展有推动的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