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市政协商量走进历下

4月2日,市政协以“社区居家养老托起夕阳红”为主题,从“养老观念、基础设施、医养结合、专业服务”四个方面,在历下区燕山街道综合养老中心、甸柳街道第三社区综合养老中心开展现场“商量”。

市政协副主席李好臣、市民政局副局长成文元、区政协主席曹辛、区政府副区长丁晓红、区政协副主席房玉萍,部分国家、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专题活动。

第一组

【关注】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市政协商量走进历下

察看甸柳街道第三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边走、边看、边听汇报、边交流,了解有关情况,与工作人员、老年人沟通交流。

第二组

【关注】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市政协商量走进历下

委员专家们深入了解燕山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总体情况,亲身体验一些适老化设施、医养结合、专业养老服务,并与其间的工作人员、老年人深度沟通。

第三组

【关注】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市政协商量走进历下

入户调研,深入到历下区甸柳街道有关社区3户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家庭,与老人及提供服务的人员深入交流。

随后召开集中座谈会

围绕养老服务大家各抒己见

“商量”开始!

【关注】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市政协商量走进历下

历下区民政局局长苏凤清

围绕历下区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建议:一是养老机构医保落地难;二是养老服务中层管理人材储备难;三是养老护理人员队伍稳定难。

建议在现有条件下,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医疗资源方面配备。

老人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掖平

让独生子女的家庭和失独老人不仅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暖,社区居家养老不能以年龄划分,应该以生活自理能力划分。

活动还邀请到济南大学崔恒展教授在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作《社区居家养老与养老理念转变》专题讲座。

【关注】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市政协商量走进历下

与会人员对历下区养老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历下区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政府扶持力度大,工作扎实有效,老年人受益率广、幸福指数高,经验和做法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

相关链接

历下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0%。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逐步提高,老年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关注】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市政协商量走进历下

近年来,历下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新时代养老服务需求,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加快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城乡全覆盖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层次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运行机制顺畅、服务品质优良、监督管理到位、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格局,全区老年人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历下养老服务品牌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7年荣获全国首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荣誉称号,甸柳、大明湖、燕山3个街道荣获全国首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荣誉称号。

【关注】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市政协商量走进历下

民以孝为本。养老工作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今年以来,历下区紧紧围绕全市“1+474”工作体系和历下区委区政府“353”工作思路,在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基础上,大力开展嵌入式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7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7处社区长者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水平均居全省前列。与此同时,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深入实施“健康济南”战略为契机,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科学统筹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及社会各方面资源,建设集养老、医疗、保健、康复、学习、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区级养老服务中心,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努力打造“颐养历下”服务品牌。

【关注】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市政协商量走进历下

【关注】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市政协商量走进历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