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落户限制后,北上广深的人才会不会大面积外流?

魔都孔明


1、最近,落户放宽引起大家热议起来,关于《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一文引起大家聚集,文中明确说明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租房群体也能够落户到公共户口中,未来落户积分会变得宽松一些,以前想要落户就得买套房,现在不一样了,就算没有买房也可以先落户。

2、如果取消落户限制后,北上广深的人才会不会大面积外流?其实不会的,因为北上广深拥有太多资源,高端产业聚集、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高工资水平,这些都是吸引外地人入驻的原因,想要奋斗出人头地的年轻人太多了,每天有很多人离开北上广,也有很多人进入北上广。

3、就拿深圳来说把,人才引进政策下达后,1个月超10万人申报落户深圳,这可以说是不足为奇,毕竟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深圳落户最简单便捷同时拥有高额补贴,本科生深圳补贴15000,地区再补贴15000,一个本科生落户深圳可以拿到手30000,这对于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4、其实,城市为了争取人口流入,就会放松落户标准,降低准入门槛,从长远看有两方面利好。

第一,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储备人口,现在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预计以后每个城市都会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城市发展有人才有希望。其次落户放宽也加速了城镇化发展,异地和农村人口落户加快,未来有利于构建城市群建设。

第二,为楼市发展提供购房者,现在楼市是处于一个托市状态,城市人口流入量多了,住房需求自然而然会增加,到时候买房需求还怕没有吗,城市新建了那么多新房,到时候去库存就有得着落了。

请关注我,带带小老弟,一起聊聊更多有趣话题


我房网


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不假,但是500万以上的城市落户限制也会放松

第一、这次落户放松不仅仅指的是300万以下的城市,包括北上广深等城市的落户政策放松也只是时间问题。从上图可以看到对于500万以上的城市有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和居住年限占主要比例的字眼。可以说以积分落户为主的这些超大特大城市未来会向社保和居住年限进行偏移,简单来说未来大概率这些城市只要社保年限和居住年限达标就可以落户。这点相对于目前北京和上海的落户制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放松。

第二、放松或取消落户限制的主要目的是未来城镇化,说白了就是解决流动人口的城市户口问题。以2018年为例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说明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流动人口太多没有落户(没有落成城镇户口)。这才是这次放松和取消落户限制的主要目的!!!

第三、流动人口聚集的城市自然也就是最受益的城市。假如这些流动人口聚集的城市放松了落户限制后,不难想象这些城市的落户人口会出现爆发式增长。那么300万以下的城市有多少是流动人口聚集的城市?这点疑问很大,在数据看来300万以下的城市大多都是属于人口净流出的城市,这样的城市会吸引流动人口或者外出人口回来吗?答案是明显的,肯定不会。反而是500万以上常住人口的城市会成为这次决定的最佳受益者。

北上广深的人才外流或流入完全在自己掌握之中

第一、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对于人口的吸引力是最大的。这些年不可否认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出现了人才流出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房价高涨和落户难。在北京和上海待过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些城市的户口有多么的难落,因为什么?因为这些城市的户口背后代表着很多潜在利益,比如安置房和经济适用房等都是优先安排本地户籍的居民,诸如此类的潜在优势还有很多。一线城市落户政策一旦放开,别说300万以下的城市就算是500-1000万的城市都毫无竞争力。


第二、城市对于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还是在基础配套和产业情况。一个城市有没有好的产业代表了有没有好的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一个城市有没有好的基础配套代表着这个产业的软实力,教育、医疗、交通、环境等等;人往高处走的道理大家都懂。

综上,个人觉得在300万以下城市产业和基础发展不完善或者有相对竞争力的情况下,放开落户限制也是没有太大作用,除去或许对于房地产有些许刺激作用外,其他作用并不明显。而想要与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进行人才争夺,无异于痴人说梦。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城市发展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勇晓谈房产壹贰叁


取消落户限制之后,北上广深的人才并不会大量外流,这是由于这些一线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发展机遇和社会福利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

举几个例子,之前北京纾解首都功能,清出了百十万人,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如愿选择河北、天津或者雄安,而是大部分流入上海或者广深,这证明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依然强劲。还有之前西安、杭州、、成都、武汉、郑州、长沙等二线城市开始抢人大战,很多过去落户的大学生待了没几年又重新回到北上广深发展,一线城市之所以是一线城市还是有原因的。

论教育,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上海有复旦、交大、同济,广州有中大、华南理工、暨大,深圳有港中文、北大、清华、人大的分校……论医疗和交通条件,他们无疑都是最好的。讲产业基础,北京的科技、金融和文化,上海外资和制造业,广州的总部经济和房地产,深圳的科创和制造业,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一线城市你能很轻松地拿过万的工资,但是在二线城市这个水准至少要缩小到7000元左右,这就是差距。包括新一线城市在内,所能提供的高薪岗位是非常有限的。在一线城市,蜗居的北漂,或者深圳的创业者,你很有一定的概率获得逆袭的机会,只要努力就有收获。但是在老家,基本上是一个熟人社会和圈子社会,各种潜规则盛行,没有关系你很难发展,县里最体面的职业是公务员和教师,创业基本失败,房子是最值钱的。

这些都是一线城市的魅力所在,虽然很苦,但是充满了机遇,虽然这些机遇越来越少。一线城市走红的背后,根本的逻辑就是资源分配没有做到均等化,比如高房价的背后是学区房,但是学区房背后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资源的背后又关系到户籍制度,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人民才能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青年史学家


户口捆帮着福利 人为造成差距!北京很多高校其实水平,无论是理论还是科研真就一般般,狗尿苔不计长在金銮殿上!人财物偏得!还有很多,....。那么显然社会公共福利肯定也和其他城市不一样!在德国,即便你在小村,但是柏林公司开出的条件,你认可,如果你是个外国人(这里指的是中国毕业留学生),带着租房合同,劳动合同,到当地市政厅注册登记,发你居留卡,即户口。没有积分,没有买房的要求!生孩子照样给你200欧随年龄增加到17周岁470欧!入托,上学,就医全部免费。如果长居,整个欧盟内都一样,只是国家不同待遇有差异,但都有。即便是这么宽松,也没见德国人一股脑的挤到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汉堡!北京真的放开,全国都会涌向北京吗?非也!对于没有职业,或稳定职业的,不一定非要鸡蛋王石头上撞!这不就正常流动了吗?


冒充北京的外地人


房产税征收设置房产估值起征点最合理。一线城市起征点每人50万,二线起征点每人30万,三线每人20万。房产估值每年根据成交价格估算一遍,修改一次。

别说凭本事赚钱住大房子,社会和平治安环境就是保护财产安全的,这就是财产税,社会公共资源占用税。医疗房,学区房,地铁房,公园房等等。赚的是国内的钱,国家合法的提供了市场和韭菜让你赚钱的,交点税怎么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你们赚钱也更安心。

历来造反的都是种田的人,没听说商人能闹翻了天。​有口饭吃就行,活的都是衣食住行本能需求,老实守法,宋朝还有救济粥,连片房。

富人穷起来更可怕,欲望无限,欺诈谎言无所不能,相比老实本分活不下去的人你选哪个??必定房子关乎着社会的道德建设,家庭建设,人文建设。

你们想给后代留下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薛定谔的大狮子


北上广深一定会相对的流逝!毕竟目前内地限制随着取消放宽政策对投资人是一个好机会!相比当地投资都是大手笔!动辄大资金可能也会后备无力!所以入内流失是必然的!

而且对于城市来说我认为二三线城市不比北上广深!可能经济发达以及扶持政策不一样!但是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城市的消费以及经济是跟收入挂边的!对于本质上没有太多区别!

那么会用更多人流逝偏向投资!毕竟大城市有大压力!反而二三线城市更适合居住!



佛陀路师


看了好多回答,第一眼感觉都好专业啊,从各个层面分析,自愧不如啊,但细想都是隔靴搔痒的说些不疼不痒的,流于表面(都揣着明白装糊涂)

简单几句话说明这个问题,开放户籍是因为当地城市老年人太多,年轻人不够用了,所以开放户籍的目的为了吸引年轻人过来打拼,生产物资(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年轻的时候在这打拼,老年的时候离开)

现在看这个话题的基本上都是小30岁,甚至30以上的了,等这些人攒够落户资格,基本上也快属于老年人行列了,然后这些人就变成了负担,所以户籍开放和这些人都没有关系,关系最大的属于现在刚上大学,甚至高中的人。

但现在高中或者大学的人,有几个会关注这个事


腰部很有力啊


国家最近新出了政策,所以各种关于落户的问题都比较热,最热的就是房价和人才了。

看到很多人回答题主的问题都在大段的分析政策,我觉得忽略了题目本身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人才”,一个是“大面积”。

首先说人才吧: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人才”不是随便拿一个大学毕业证的人就能被称为人才吧。我觉得所谓的“人才”一定得让自己有适应自己生存环境的能力,有让自己在身处的城市很好地活下去才可以吧。当然,这个跟学历,职业,出身都没关系,只要你热爱某一行某一业,又愿意努力为此付出,那么你就可能会成为人才。既然能适应身处的地方,哪怕是一线城市,那努力让自己扎下根,其它城市的户口是不是放开对你来说也没那么重要吧。

再说“大面积”,个人觉得这个一定是不会出现的。选择呆在一线城市的人大部分都对自己和未来有较高的期许,他们所期待的是其它城市所提供不了的,那么哪怕政策出来对他们来说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吸引力。当然肯定会有部分人会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个人能力,比如子女教育,比如赡养老人各种问题选择还到二三线城市,但肯定谈不上大面积。

户口的重要性是中国特色的东西,感觉随着祖国的强大各地户口的差异性会越来越小,最终各地方户口制度都可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国统一的公民制。如果更多的人意识到或者认可这个观点就不会再为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的户口趋之若鹜,绞尽脑汁了吧。

当然目前户口在一线城市还是炙手可热的,祝福大家到手你理想地的户口吧!



你猜我会不会相信


取消落户限制,未必会导致北上广深人口的流出,因为户籍制度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北上广深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多年来资源错配的背景下,实际上对于核心城市来说,可以持续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还是在于其本身的资源优势、配套优势以及各种核心要素优势。取消落户限制,针对的人口规模与级别不同,而各城市之间终究还是难逃资源的重新分配,但因为多年来的城市发展定位以及多年来的历史积累沉淀,由此也导致了核心热门城市的资源优势长期存在,起码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发生实质性的动摇。


郭施亮


马太效应,人多钱多,地方,人和钱会越来越多,懂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