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辦酒席,要隨多少禮金才合適?

小唐話三農


農村辦酒席,要隨多少禮金合適?這個各地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且也沒法統一標準,沒法相互參照。主要還是以村裡的習慣為準。

因為從地域上來說,大範圍上,南北方經濟差異大,兩地農村禮金差別肯定也大。就算是同處於南方或北方,各省與各省之間的經濟條件也有高下之分,在禮金上也沒多大參考意義。而且,即使在同一鄉鎮,五里不同俗,三里一規矩的,在禮金上肯定也有區別。

所以,在受邀出席別人家酒席,要隨禮時就按村裡的慣例來定禮金的金額。雖沒有明文規定,但各村都有自己約定俗成的規矩:出席什麼樣的酒席,比如婚宴還是喪宴,比如訂親酒還是滿月酒,比如壽宴還是升學宴,大致都有一個隨禮的標準。要隨多少禮金,隨了禮金之外還需送些什麼東西,只要跟村裡人打聽一下就清楚了。

不過,除了要了解村裡大致的隨禮習慣之外,還得考慮個親疏遠近的問題。

如果你和辦酒席的這戶人家只是普通的親戚,比如說雖是同宗,但已經出了五伏的,或者僅僅是同村村民,關係一般,受邀出席酒席,那隻需同其他人一樣隨禮就行。

但如果兩家是屬於至親,或者是關係非常要好的鄰里或好友,那肯定要適當的多隨點禮金。至於多隨多少,相信同村也有一個參考標準的,只需多詢問一下親戚朋友就知道了。如果你家經濟條件好,那就按自己的高標準也行。

除去上兩點要了解的之外,還有一點也需把握好,那就是“禮尚往來”。

如果兩家之間關係比較密切的,那之前的酒席,兩家肯定早已互有來往。只需參考上次你家辦類似的酒席時,對方隨了多少禮。比如這次對方辦的是婚姻,而你家之前已經辦過,對方也隨了禮,那麼參考對方當年隨的禮金予以回禮就行了。

回禮時肯定不能是對方當年出多少,你現在回多少。而是多多少少要比對方當年的禮金高一些。至於高多少,一看村裡的習慣,二看事隔多久,三看你出手是否大方。


陌上花開且緩歸


只要去參加了,普通100,粘親帶故不下200,來往的親戚500吧,至親1000以上,這是我們這裡的

也有少數很高的,時不時聽說誰誰誰上理1萬,那是很有錢的

想想我們這可是農村啊,其它地方比這裡少的不知道,比這裡多的應該有吧

記得當年上理2塊錢,誰家嫁閏女各家都送一餃子盤餃子(比鍋蓋大點)

那時還聽說過誰家真是弄不來錢,還非得去不可,咋辦?厚著臉皮賒賬,沒聽說過吧?

現在水漲船高,這證明現在生話條件肯定不是一星半點的高,大都出得起了

但還是有人出不起,農村嘛,困難戶還是有的





觀觀園1看海


農村辦酒席,給多少彩金呢?90年代之前,不管是辦結婚酒,滿月酒,喬遷新居之喜酒,是自己最親的人,農村人結婚辦酒席,親人會送上大米30斤,雞鴨各一隻,禮錢幾十元~100元錢以上,習俗稱酒擔。

現在已經不止幾十元了,同村的人辦酒席最少給100~200元禮錢。

是自己最親的兄弟姐妹給禮錢,是不同的,送禮物,送禮金錢最少500~1000元禮錢了。

各地方不同給的禮錢,給多少禮金錢是看你自己給的,也沒有規定。

不知道你們家鄉農村辦酒席,大家給多少禮錢呢?留言吧!謝謝!











農村美玉


現在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裡,辦置酒席已經成為一種習俗,家裡有個大事小情的就要辦置酒席,辦置酒席的目的多數具有慶祝意義,比如結婚宴、升學宴、生日宴、生子宴、喬遷宴、開業宴、週歲宴……名目繁多,當然老人過世或者週年也有辦置宴席的,其實說白了就是家裡有事情了,大家過來捧場熱鬧熱鬧,其次的目的也就是收一筆禮金,這個也不難理解,畢竟別人家置備酒席咱也去捧場隨了禮金的,禮尚往來嘛,應該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吧。



說到禮金就是說到了錢,至於別人家辦酒席要隨多少錢的禮金,這個也不是固定的,不是有一句話說的是‘‘朋友有遠近,親戚有厚薄’’,隨多少錢的禮金就要看你們的關係怎麼樣了,在我們這邊最普通的關係最少也得一張百元大鈔,平時來往密切的咋也得兩張百元大鈔,有親屬關係或者朋友很要好的多數是五張百元大鈔,也有十張二十張甚至五十張的也有,這個一是看關係遠近,二是看人家給你隨了多少禮金,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處理。


我個人認為,辦酒席隨禮金最好不要進行攀比,也不要死要面子,要根據實際情況量力而行,不要讓人情債壓得自己不能正常過日子。比如親戚中間,禮金隨到5000或者10000,給人的感覺確實有親情,可是在咱農村一年的收入能有幾個五千一萬呢,一年有兩個這樣的親戚辦置酒席是不是就會影響到自己家的正常生活呢?所以親戚們最好溝通一下,不要把禮金隨的太高了。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正,大家有什麼觀點也希望留言評論。關注更多三農資訊,敬請關注〔草原話三農〕


草原話三農


問:農村辦酒席,要隨多少禮金才合適?

對於這個問題,杍攸覺得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而是要分地區分人分事來決定的!

就拿杍攸家鄉的農村酒席來說吧!

對於喜事,我們老家一般的都是給雙數的禮金,不會給單數,這樣不吉利。但是給多少這是要看送禮的人和辦酒席的主人家是什麼關係。如果和主人家是親戚關係的話一般就會給200至400元之間,當然也有超過這個金額的比如說是直系親屬根據自己的能力有給800的也有給1200的。但是如果和主人家就是一般的鄰居或者同村的人,就會給200元。



記得,杍攸姐姐在11年結婚的時候,我們老家的同村人有一家送禮,給了50元禮金,我們還包車接送,最後還回了48的禮。因為全部都是這樣回的所以也不說看不起誰,他們那些人也不知道我們會回這麼大的,一般都是回12元。

對於白事,一般都會在200元以類。當然也有給超過200元的,一般都是和主人家是親戚。對於這個回禮一般都是12元和一張帕子。對於白事來說,主人家不管收到的禮金是多少都會很感激。


還有就是給禮金都會結合自己家的人情薄來做參考,有些人會根據時代的變化會按照之前給的相應的增加,也有些人會按照當時的給還,也有些人不僅不多還會還禮更少!

總之,對於杍攸的家鄉,給禮金都是根據親疏遠近、自己的實際情況、當時的社會行情等給禮金。杍攸也覺得給禮金不能盲目的攀比,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你們覺得對嗎?歡迎來評論區討論!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杍攸」!

杍攸


農村辦酒席,要隨多少禮金才合適,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

過去老一輩的老人去親朋好友家隨禮,由於當時經濟因難,一般人就一把紅掛麵,一封白沙糖,經濟好一點的,有十幾個雞蛋,或幾斤豬肉。

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村人有紅白喜事,大家隨禮金也越來越高。前幾年幾十百把元,現在稍微關係鐵一點,至少四百元,經濟寬餘一點的有八百或一千二的,當然更高的幾千上萬的也有。有的隨禮也是要看自己家有事時別人給你隨多少。

說句心裡話,其實別人向你隨禮的數目太大,自己也有壓力,因為別人有事時你也得隨同樣數目的禮金,收禮時美滋滋的,還禮時就心疼。

所以,農村人有紅白喜事隨多少禮金,不能有一個具體的禮金數,要因人因事而宜。




三岔湖徐二哥


這個農村各地都不一樣,還是依照當地情況而定!

這個其實不知道隨多少,就隨大流就好了,大多數人隨多少禮,你就隨多少這就不會錯。

當然,也要視情況而定,如果是關係很好的那種,當然可以多給一點,如果關係一般的就隨大流就好了,還有如果關係不好恐怕都不會去隨份子錢了。

禮金多少,還是要看各地的情況而定,再者看親疏關係調整,不要讓自己為難就好了。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語見文化


我們這裡三十塊紅包都不記用了得多少年瞭然後八個人一桌,共二百四十吃著一千多的菜,😀然後村裡反應成本太大了,今年就五十一人,還是壓力大


麟禹rong


結婚最好控制在五百以下,其它三至四佰為宜,現在一般生曰是不隨禮,主要親戚及要好的朋友一般聚一下不收人情,最多帶個禮品就好,收人情被人看不起,逐漸文明。我揚州的。


用戶4050199871856


這個要看地方的,有的地方多點,有的地方少點,再加上關係親一點的又不一樣,總之跟著地方慣例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