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之舒兰】八大水库平地起 造福黎民新生活(节选三):高峡出平湖 新安水库终建成

【稻之舒兰】八大水库平地起 造福黎民新生活(节选三):高峡出平湖 新安水库终建成

新安水库位于吉林省舒兰市东南部高山处。水库是在两山之间筑坝截围山河而成。新安水库大坝与蛟金公路相连,乘车可以直接到坝上,站在高高的大坝上,方知“高峡出平湖”。群山环绕,绿树相拥的辽阔水面,碧水如镜,青山浮水,白桦玉立,如画的新安水库似一颗明珠镶嵌在舒兰东南部高山上。

坝址坐落黄泥河同兴隆河交汇处,库区呈倒“人”字形。库水在下游4公里处的新安街南汇入呼兰河。其沿岸的新安、开原,七里、平安4个乡(镇)和黑龙江省五常县双星受益,域内居民有多年种植水稻的历史。建库前利用呼兰河干流灌溉水田38075亩。但还有23925亩土地可开、改水田。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1966年派县水利勘测设计队对半截沟水库坝址进行了踏查,并提出规划意见。

1968年,提出新安水库设计任务书。为早日开工,在没有设计审批手续的情况下,1968年10月25日,县里召开了新安水库受益的新安、开原、七里、平安4个公社领导人研究了水库开工事宜。决定由4个公社各出一名副社长以上干部,组成指挥部领导班子,抽调各社直干部12名到水库指挥部工作。 1968年11月8日举行水库开工典礼大会,报到民工800人。

水库由永吉地区水利工务处和县水利局承担。1968年11月20日,舒兰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将新安水库设计委托省水利设计院进行。水库设计总库容1953.4万立方米,灌田面积6.87万亩。坝顶长度560米,顶宽4米,坝顶高程,295.3米,最大坝高15.3米。

新安水库是舒兰县内中型水库建设速度较快,质量较好的工程。1970年,为减轻受益社队施工负担和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建设速度,省、地水利领导机关决定派省、地水利工程队参与新安水库施工。省水利工程队5月份进入工地,同时地区水利工程队,有技术人员和技工90余人参加作业,各类施工机械80余台,技术人员与技工200余人。从6月初到9月末,完成泄洪洞全部混凝土浇筑任务。

1971年,由各营部完成全部尾工,到9月大坝填平,坝顶高程达到设计指标。10月末结束了5400立方米的块石护砌。

新安水库在3年的施工中,总共完成土方38.9万立方米,石方 1.24万立方米,混凝土365.1立方米,完成国家投资247.48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2万元。1971年末,指挥部向水库管理单位办理移交手续,交付使用。

移民:新安水库土地和居民淹没线均为293.30米高程,淹没面积6750亩,其中耕地1200亩,迁出108户540口人,均安排在新安公社之内。

新安水库建成后,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直接灌田0.32万亩,补给呼兰河流域灌区8.13万亩,保证了下游水田用水充足,控制了洪水,减少了危害,其工程作用显著。

呼兰河流域灌区:呼兰河主河道上引水的国营工程统称为呼兰河流域灌区,它是以节压坝方式进行灌田。灌溉水源以河水为主,以新安水库补水为辅。

新安水库灌区全长54公里,有新安、开原、七里、平安、双星(五常县)等5个乡镇的45个村,309个社,13669户受益。现有水田90895亩,是舒兰历史悠久,水源足、工程大、配套全、灌田多、米质好的水稻产区。共建有国营拦河坝6座、干渠8条,总长92.5公里,渠系上有各类结构工程146项。

本流域拦河坝和干渠大部为日伪时期所建,当时利用柳柴,草包压坝,开沟灌田,根本没有永久性建筑物,工程非常简易,正常使用率很低。建国以后灌区工程配套把拦河坝大部分建成石坝,近而又发展成橡胶坝,灌区的大小工程大部变成永久性建筑物,渠系逐渐成网。水田面积已比1945年10840亩增长7倍多,亩产增加两倍多。

新安水库直接灌田干渠:东干渠:1972年建成,由水库输水涵洞引水。全长2.53公里。灌溉新安乡高家、新鲜村水田720亩。西干渠:1974年建成,渠首起于水库电站排水洞。全长6.2公里。灌溉新安乡4个村水田2505亩。

龙山干渠拦河坝:位于新安乡龙山村呼兰河主河道上,控制流域面积577方公里。1940年由移来的30多户朝鲜族农民所建柳条坝,原坝长28米,干渠2.8公里。1954年将坝下移300米,改建为60米长的干砌石坝,并将干渠延长到4.65公里。现灌新安乡龙头山村水田 2985 亩。

梨花干渠拦河坝:位于新安乡梨花村南1.5公里,始建于1939年,多户朝鲜族农民压成30米长柳条坝。1976年,在其上游1公里的地方建成40米长的干砌石坝,控制流域面积600平方公里。始建时干渠仅长4.5公里,1955年施工将干渠延长到15.5公里。1981年在干渠上修节制闸1座,条坝也改成堆石坝。灌溉新安乡梨花、益兴和开原乡的福兴等6个村8505亩水田。

青年干渠拦河坝:位于开原乡李家屯东。1950年建成长58米的2.2米高的柳条坝。1985年向上移位,建成长43米,高2.5米的干砌石坝,用资金5.5万元,控制流域面积789平方公里,全长16公里。灌溉开原、七里两乡4个村4635亩水田。

房身岗干渠拦河坝:位于开原乡泉子沿屯南1.5公里。1932年由朝鲜族农民建成柳条坝,开渠道6.5公里。1936年,将渠道延长到西七里屯,渠道长度达到10公里。 1955年干渠灌溉水田5850亩。1956年秋为扩大水田面积,改种平安区房身岗村旱地为水田,县委决定改造,延长该渠道,县委动员全县3030名民工,于10月29日开工,历时21天,到11月25日,扩宽原干渠10公里,新建由西七里屯至霍家屯西8.8公里的渠道,使干渠全长增至18.8 公里,共用人工7.7万个,国家投资21.19万元。1957年用这个工程扩大水田3900亩,全干渠灌溉面积达到9750亩。1959年前后,建成混凝土涵洞,灌溉开原、七里、平安3个镇乡水田22740 亩。

平安干渠:其干渠处于土地平坦,且工程配套,为舒兰水稻主要产区。拦河坝位于七里乡徐家街西。控制流域面积1304平方公里,始建于1935年由平安一带朝鲜族农民所建,长30米,高1.3米的柳条坝。1936年日本高知开拓团入殖后,又在此坝上游700米处建一座柳条坝,先建的为一号坝,一号干渠到后新安堡并八二号干渠长6公里。后建的为二号坝,二号干渠至荒岗屯止长8.5公里。1954年,共灌溉水田7300亩。

以上两座拦河坝均处呼兰河下游,水量较大,两岸为淤沙土质,经常滚岸。历年维修用工很多,县水利局多次向上级申请要求改造平安拦河坝。

1963年9月,市水利局和舒兰县共同组成平安拦河坝工程处。10月11日正式开工,由受益生产队(包括五常县双星公社) 派出400名民工参加工程建设。至 1964年11月15日完成了300米长,1.5米高混凝土截水墙砌石坝。设计通过最大流量为1582米/秒,使用人工16.79万个,大车6500台日,国家投资133. 63万元。撤销2号干渠,将一号干渠延长到17公里,并改名为平安干渠。干渠下设24条支渠,总长22公里,排水渠13条总长13公里。平安干渠灌溉平安镇和黑龙江省五常县双星乡水田42730亩。

六家子干渠拦河坝:其坝位于呼兰河最大支流珠琦河下游的七里乡珠琦屯北0.5公里,始为1936年当地朝鲜族农民所建柳条坝,建有木制进水闸。因河岸不坚固有时滚岸扔坝,在200米河道内曾三次改换坝址。

1976年改成43米长的干砌石坝,并拟桥,坝结合工程。被1980年洪水冲毁。1982年10月建成长20米,坝高2.2米的橡胶拦河坝,可通过水流220立方米/秒。9月19日规袋充水成功。投入人工3.7万个,车工5700台日,国家投资45.5万元。干渠全长6.9公里,灌溉七里乡六家子、示光、永生、徐家4个村6075亩水田。

2010年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共使用资金1579.21万元进行除险加固。2017年,新安水库灌溉水田面积4878公顷。

编辑/张 蕾 供稿/政协舒兰市委员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