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夺大摩华鑫第一大股东 外资加速控股公募基金

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公司(以下简称“摩根士丹利”)以最高价拍得了深圳市中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中技实业”)转让的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以下简称“大摩华鑫基金”)5.495%股权。

若该股权转让事宜获得批复,摩根士丹利对大摩华鑫基金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42.858%,并晋升为第一大股东。大摩华鑫也成为国内首家外资控股的基金公司。

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推进,一批由外资方控股的基金公司或次第涌现。

此前,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也先后释放出将分别控股其参股合资基金公司的消息。

天相投顾研究员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希望控股国内基金公司,更多的是出于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希望更多地参与中国市场,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不过,他判断,短时间内,外资控股(国内基金公司)不会成为一种趋势。

119轮加价胜出

日前,阿里拍卖网站上挂出了大摩华鑫基金5.495%股权,该拍卖已于2019年3月30日成交,起拍价为10089636元,成交价为25039636元。在公开竞价中,摩根士丹利在119轮加价后,最终以最高价胜出。

此次被拍卖的大摩华鑫基金5.495%股权原本属于深圳中技实业。

从大摩华鑫基金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在此次拍卖之前,第一大股东为华鑫证券,出资占比为39.56%,第二大股东就是摩根士丹利,出资占比为37.36%。如若上述5.495%的股权转让事宜获得监管批复,前者将成为大摩华鑫基金的第一大股东。

上述天相投顾研究员分析称,摩根士丹利已经持有大摩华鑫基金股份很长时间,对该公司有较深了解,其意欲控股大摩华鑫基金,是对该公司历史表现的认可,也是对中国市场的认可。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4月4日,基金公司变更5%以上股权及实际控制人的审批进度表上,大摩华鑫基金于2018年4月13日提交了申请材料,并于去年12月20日获得第一次反馈意见。

不过,短时间内,外资控股(国内基金公司)不会成为一种趋势。天相投顾研究员分析,首先,外资想要参与国内市场,不一定是通过控股来实现,也可能是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其次,合资基金公司的原股东不一定愿意出让基金公司的股份。“外资控股国内基金公司意味着国内基金行业的进一步开放,会给国内公募行业带来不一样的理念、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并与国内现存的理念、技术、管理模式发生碰撞,加快国内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他强调。

大摩华鑫基金成立于2003年,作为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其在行业里的发展并不突出。

从管理规模这一维度来看,该公司净资产规模在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中排名靠后。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大摩华鑫基金的管理规模为175.7亿元。产品业绩方面,该公司固收类产品的业绩普遍良好,大部分权益类基金也取得了自成立以来的正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立之初,大摩华鑫基金原本是一家内资基金公司。2008年6月,华鑫证券、摩根士丹利和深圳中技实业新晋成为大摩华鑫基金的股东,该公司由此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现用名称也是由巨田基金更名而来。彼时,深圳中技实业的持股比例为5%。

4月10日,大摩华鑫基金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公司股权变更情况,暂时没有可披露的信息。

合资基金两极分化

自2017年11月,财政部宣布国内基金公司控股权外资持股比例放宽至51%,3年之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以来,包括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都在2018年表明意欲控股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当然,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都属于已在国内合资基金公司持有股份的情况。

在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看来,外资对国内基金公司的持股上限从49%变为51%,这2%的变化虽然不多,但意义重大。她认为,后期,外资控股基金公司的数量肯定越来越多,中国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控股之后能更好地开展业务。“尤其是之前外资持股比例较大,并且发展还不错的基金公司,外资继续增持的意愿会较大,后续一旦全部放开持股比例,有些外资也可能会通过控股中小基金公司,实现目的。”她认为,随着外资控股的增多,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也会加剧。

作为投资机构,无论股东结构如何,能够长期为投资者赚取超额收益的基金公司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如果参照合资基金公司来看,一个客观现实是,近年来,部分合资基金公司的发展现状并非顺风顺水。自2002年国内首家合资基金公司成立以来,合资基金公司的发展速度呈现出两极分化。

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4月,外资参股基金公司的数量为44家。除去基于CEPA成立的恒生前海基金(恒生银行控股比例达到70%),其他合资基金公司中,外资持股比例达到49%的有15家,外资持股比例在30%及以上的基金公司有13家。

粗略计算,同一时间段成立的合资基金公司,也存在着较大的管理规模差异。还有少数合资基金公司在成立后,频繁变更股权,导致公司发展缓慢。

张婷表示,目前外资持股的公募基金公司发展分化加剧,有的势头很好,有的则较弱。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外资的实力以及控股比例的差异;二是外资的本土化适应是否成功也较为关键。

上述天相投顾研究员则指出,部分合资公司发展不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内资股东和外资股东经营理念存在分歧:中资股东通常更重视产品收益,外资股东通常更重视风险控制。此外,外资股东对国内法规的理解,可能和内资股东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别,以及国内证券市场发展阶段和国外证券市场发展阶段的不匹配,导致外资股东无所适从等原因,都会造成部分合资基金公司发展不佳。

如此背景下,外资控股国内基金公司后,能否破除原本合资基金公司所面临的困境,也需要时间的检验。

上述天相投顾研究员认为,外资控股国内的基金公司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挑战主要包括投资理念、管理方式是否能适应国内市场,避免发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同时,与国内股东的磨合是否顺利等等。“不过,外资公司往往具有成熟的投资经验,还有在国外激烈竞争中磨炼出的技术,都可以使外资控股的基金公司的产品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业绩。”

张婷则谈到,外资控股基金公司之后,需要面临我国本土化的适应以及调整,我国资本市场所处的阶段以及理念和海外有差异,如何很好地平衡这种差异化,并且更好地发展,是外资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