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中國的省級博物館大抵是相似的展出設計:地區通史展是必須的,再按照青銅器、玉器、陶瓷、重要遺址等設專題展。也有的博物館比如雲南、甘肅會另設佛教藝術展。但是像新疆博物館這樣青銅、玉器、陶瓷等常設、應設專題展都沒有特別設置的,我只能感慨一聲“太可憐了”。湖北省博物館本來也撐不起來的,故宮支持了他們一些陶瓷,不就開出來了麼?廣西博物館五六十年代跑潘家園去淘貨,那時候明清瓷器大約還不貴,也堪堪撐住了還比較成系列的陶瓷專題展。

但我仍然要說,新疆博物館是我見過最霸氣的省級博物館之一,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省級博物館、能有這麼多兩三千年前的服裝還這麼完整地保存下來!新疆博物館專題展——“瀚海珍衣”新疆古代精品服飾展,分量足足的!完全可以視為國家級的特展。新疆沒有什麼不得了的王陵帝陵,掏摸不出什麼不得了的金啊玉啊,但是這裡的乾燥氣候太適合保存有機物了,別的博物館等閒難得一見的兩三千年前的衣物,新疆博物館是論筐的!要看先秦時期的衣料,馬王堆出土了一些,但更多的是在大!新!疆!

漢唐氣象何處尋,還得從西域來看!

(一)概說

新疆博物館館舍規模不大,相比巴州博物館猶有不如。不過現在博物館有二期工程了,我想可能會盡量增加一些專題展。就現在的陳列而言,由於新疆毗鄰中亞,我以為與波斯等國商貿交流相關的文物是足以建設出一個新的有意義的專題展的,也可以體現出中國當下的開放心態。

作為中國佛教傳播史上的關鍵區域,我在現在的博物館中沒有看到佛教藝術專題展,甚至沒有什麼克孜爾千佛洞的東西,這有些遺憾。我在中國美術館看到畫家臨摹的千佛洞壁畫,那麼精美、那麼神秘的克孜爾千佛洞藝術,很少呈現在新疆博物館中,是展廳面積不夠嗎?

新疆是中國古代玉製品的重要產地,商代婦好墓中就有新疆玉料製作的玉器。但是在新疆博物館卻很少有值得一看的玉器,可能因為琢玉技藝不高,因此只是作為產地而非加工地。有時候我覺得,中原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對玉的喜好本就是狂熱得不正常的,這東西硬度大、加工費時費力,如果不是顯示權力地位審美情趣,它就是塊石頭罷了。新疆西域古國對玉的這種無謂態度說不定才是正常的……

(二)尼雅遺址——逝去的精絕古城

新疆博物館的展品與兩個考古遺址關係特別密切,一個是尼雅遺址,一個是吐魯番阿斯塔納墓葬。

先談談我見到的尼雅文物。尼雅遺址中出現了“精絕王”字跡的文物,因此一般認為尼雅就是精絕古國。這一古國由於網絡小說《鬼吹燈》而變得極其著名。不過《鬼吹燈》是純虛構的東西,裡面所敘述的精絕古國文物、事蹟全無依據,我記得這篇小說以眼球為精絕古國的崇拜對象,起碼現在看來沒有可靠的考古成果證明眼球在精絕古國的絕對信仰。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鬼吹燈·精絕古城》海報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新疆博物館中的精絕古城模型

尼雅遺址早在上個世紀初就被斯坦因盜掘,從斯坦因留下的照片看,當時的尼雅遺址還有大量的地面木構件遺存,不知道現在是否還在?現在我們看到的尼雅遺址文物,大量來自1995年中日聯合考察組的發掘所獲。那次發掘裡最重要的發現就是1號墓地8號墓。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尼雅遺址的木雕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如果從8號墓出土的器物來看,按照我的估計,這很可能是精絕王的墓葬。不過確實也沒有什麼能明確表明墓主身份的材料,它也可能是其他精絕王族或貴族的墓葬。所以現在在談到它時,是不大提墓主人身份的。 但我覺得,出土的一個壺上在很顯明的位置寫有“王”字,以精絕當時和漢代的頻繁交往來看,這個“王”字怕不是能任意使用的。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漢晉時期,民豐縣尼雅遺址1號墓地8號墓出土,“王”字帶流陶罐

尼雅遺址出土的其他文物雖然很多,但最吸引人的卻是織物。尼雅墓葬裡的金銀銅玉器數量少,工藝也不夠精美。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貼金頭帶飾,尼雅遺址出土

如果以我看熱鬧的眼光看,我對尼雅遺址的印象是:

第一,尼雅人的生活並不富裕,這是一個依靠季節河流尼雅河(秋冬斷流)而從事農耕、畜牧的小國。他們的住房、穿戴都比較簡陋,各種手工業也難稱發達。

第二,這個小國小到什麼程度呢,小到《漢書》記載它只有四百八十戶,三千三百六十人。即使我們認為這三千三百六十人只是成年男丁的數量,那加上婦孺,加上駐兵,加上來往客商,大約也不足一萬人,放到現在只是一所大學的人數。不過就西域惡劣的自然條件而言,三十六國中人口比它多的沒幾個。所謂西域三十六國,稱為是西域三十六鄉更妥當。所以我們看到他們動不動就舉國搬了,因為人少……

第三,在漢唐強盛時,這些西域小國完全不在中國中央政權眼裡。漢代那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真不是說著玩的。偶爾挑釁一下,就當是自慰,至於跟漢朝對著幹,西域這些撮爾小國真沒那個膽。漢朝廣袤的國土、發達的文明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尼雅遺址中的王族入葬時通體都是漢朝賞賜(可能也有通商獲得)的絲織品,就可以看出居於文化、經濟和軍事弱勢的西域小國對漢文化的崇拜。

(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尼雅的銘文錦

銘文錦是尼雅遺址的一大特色,這些銘文錦包括出自8號墓的新疆博物館鎮館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是195件禁止出國文物之一。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它討了個好口彩,我認為它離中國頂級文物還有一些距離。但口彩也是價值的一種嘛,看《朝花夕拾》裡的長媽媽就知道了……這件銘文錦大約在修復(或者複製),我興沖沖地跑來居然只見了一件複製品,一件十字繡……後來在文創商店見到一個用這個圖案製作的金屬書籤,37塊錢,真是貴。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好吧,十字繡也挺好看的

這一件著名文物其實不大,它是一件護膊,和護膝差不多大。如果用現在的思維方式,護膝護踝護腕是運動時候防止損傷的。不過作為王族,也沒啥好損傷的,所以我懷疑它一則是裝飾作用,二則體現王權。就我的私心來看,精絕在沙漠邊緣,夏天時候穿衣服肯定很少,甚至上身赤裸,這時候穿這麼個鮮豔的護膊的話,是非常威猛的……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在“瀚海珍衣”展廳見到的複製品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應當是漢代中央政權由於通婚或道賀所贈送給精絕王族的,其全文應當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討南羌”。唐代以前這一類銘文錦我所見不多(其實是除了新疆以外從未見過),尼雅遺址銘文錦的工藝也有別於後來的刺繡等方法。其花紋給人的感覺是整齊之中有變化,圖案精細,色彩不算特別鮮豔,但五彩斑斕,層次豐富。這種錦緞的整體風格雍容華貴,有帝王之家的風範。銘文錦上的銘文有很多種,我就不一一羅列了,大抵是各種吉語。這些吉語在漢代時候特別興旺,未知是否是漢代道家思想興盛、神鬼巫靈流行的影響?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各類銘文錦飾線圖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尼雅墓地出土的另一件錦護膊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尼雅墓地出土的紅地暈間緙花靴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尼雅遺址出土的“萬世如意”銘文錦袍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尼雅墓地出土的手套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尼雅墓地出土的絲編組帶

(四)中西交匯:奇特的西方文化元素

在尼雅遺址發現了很多佉盧文木牘。這種文字來自古印度的犍陀羅,就是那個對佛教造像影響極為深遠的犍陀羅。很可能佛教造像藝術就是和這種文字一起傳到西域諸國的。

古代西域與古印度乃至西方世界的聯繫,除了文字和七個星佛寺的造像以外,還有各種不見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圖案。這種圖案應該也是由犍陀羅為中介而傳到精絕和其他西域諸國的。犍陀羅在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之後,受到了希臘古代文明的影響,有一些他們加以改造,形成了獨特的犍陀羅造像風格,還有一些可能不知道是啥、不知道咋改而照搬了,於是古西域出土了一些令我們現在看到大吃一驚的漢晉文物。比如:

斯坦因曾經在尼雅遺址發現了一個垃圾場,挖出來一些木牘。這些木牘有的還帶有封泥,這些封泥的圖案居然會是雅典娜、伊洛斯和赫拉克勒斯。

又比如:

1984年在洛浦縣發掘出一件人首馬身武士像緙毛壁掛,這件壁掛的圖案當然不是中原風格,甚至不像西域傳統風格,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是在羅馬帝國製造的。所謂人首馬身,即在古希臘神話中非常著名的半人馬。半人馬是人與馬的形象雜合,古希臘神話中馬與大海有所聯繫,半人馬在最初時是神明一類,據說半人馬喀戎曾經是忒修斯、阿喀琉斯、伊阿宋、赫拉克勒斯等著名英雄的導師(馬圖騰意識的體現)。而下方的這個武士人像,很可能是一位傳說中的英雄。這是古希臘羅馬神話的產物,可能是貿易品或客商隨身之物。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不好意思手機只拍出了這樣的效果

在尼雅遺址出土有一張印花棉布,這塊棉布的圖案頗有意思,是一個袒胸露乳的女性(大約是女神)形象,眉眼有西方女性的風韻。中國古代神靈沒有以裸體形象示人的,古希臘羅馬時期女神裸體倒不稀奇,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的時候,古希臘出現了第一尊女神圓雕,雕的是維納斯。所以這幅面部的圖案,我很懷疑來自繼承了希臘文化遺產的古代羅馬。

尼雅遺址:在新疆博物館裡感受“鬼吹燈”背後的精絕古城

打滾求贊求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