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縣扶貧小故事:不等不靠,我要脫貧

遂平县扶贫小故事:不等不靠,我要脱贫

張三龍,男,遂平縣產業集聚區先莊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71歲,一家五口人,因為兒子張彥軍患病去世,醫療花費較大,自身收入有限,一家人辛辛苦苦維持生計。2017年,貧困戶精準識時,張三龍一家五口入選貧困戶。 成了一名貧困戶,也許,在一些懶漢眼裡,這是一件好事,可以不勞而獲,可以得到政府的幫扶資金,但是,張三龍不這樣認為,他說,做一名貧困戶,因為這是事實,我家裡條件不好,給村裡,給社會拉後腿了,但是我不可能永遠做一名貧困戶,我還要儘快發家致富,早日脫貧,貧困不可恥,可恥的是不知恥,永遠向政府伸手就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我有自己的雙手,我要通過勞動致富,做一個脫貧的帶頭人。 張三龍入選貧困戶以來,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來沒有向上級政府要求什麼,要錢要物更是沒有。

產業區集聚區扶貧攻堅責任組長徐鐸,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駐村工作隊長郭保東對張三龍說,“作為一名貧困戶,我們有幫扶你的任務,我們是代表上級政府來為老百姓做事,有什麼困難,就給政府說,能給你幫忙的一定幫忙,你不靠不要是好的,但是讓你早日脫貧是我們責任,你說說現在這個狀況如何才能使自己早日脫貧?”

根據張三龍家庭實際情況,村裡安排張三龍擔任縣護林員的工作,張三龍自己每天認認真真履行護林員工作,社區居民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責任組和駐村工作隊為其兒媳寇襯介紹到縣企業雪龍食品廠務工,月收入可達到2000元左右;為其孫子張如意介紹到江蘇省蘇州市務工,月收入可達到2500左右。一家人都在為同一個目標努力奮鬥,每天生活都充滿陽光。社區居民都說雖然張三龍遭遇了家人去世的痛苦,但是自身不等不靠,通過自己努力,為家庭重新生活鼓足勇氣,把家庭經營的紅紅火火。

2018年,張三龍找到責任組長徐鐸,駐村工作隊長郭保東說:我達到脫貧的標準了,我要求脫貧,我認為我們人均超出3400元的貧困線了,超過貧困線我們就要脫貧,在張三龍再三請求下徐鐸和郭保東讓他脫貧了,但是脫貧不脫待遇,是保留政策的貧困戶,就這,張三龍還蠻不樂意,直到村支部書記張記說,你放心,你不會拉村裡的後腿,張三龍才同意了。

張三龍在脫貧致富的同時,還十分熱心村裡公益事業,總是早晨自己把社區內衛生打掃乾淨,對貧困戶進行走訪,以自身為榜樣,幫助社區內其他貧困戶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他說,我脫貧不是多光榮,社區裡大夥都脫貧了才是最光榮的事,因此,我也要積極參與村裡公益工作,為貧困戶早日脫貧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