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身”海爾集團 星普醫科2019年第一季度淨利預降逾八成

近日,星普醫科(300143)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00萬元-668.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1.28%-99.72%。

星普醫科將淨利潤下降歸結於財務費用、人員經費增加以及醫療器械銷售下降所致。

藍鯨產經記者就財務費用增加等內容致電星普醫科董秘辦,該負責人表示,“暫時不方便回覆,財務費用增加的具體原因需待一季報正式披露之後方能知曉”。

業內人士告訴藍鯨產經記者,財務費用增加,主要有產品積壓,貨款回籠不及時造成流動資金不足,需借入資金,以及融資難度加大、成本增加,借貸利率提高等因素。

公開資料顯示,星普醫科成立於1998年,後於2010年12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該公司業務主要分為醫療器械板塊與醫療服務板塊。其中,醫療器械板塊主要業務為研發、生產、銷售瑪西普數控放療設備、瑪西普伽瑪刀及其它大型醫療設備與醫療軟件開發;而醫療服務板塊方面,主要圍繞腫瘤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業務,構建上下聯動的腫瘤服務網絡,建立腫瘤專科醫院線下醫療服務體系,構建國內專業腫瘤放射治療服務平臺。

近年來,星普醫科對食用菌產業的進行剝離,通過資源整合,收購了中衛醫院100%股權、友誼醫院100%股權以及友方醫院51%的股權,新設長沙星普醫院、長春星普醫院等方式,實現了向醫療健康產業的轉型。

然而,星普醫科通過上述收購謀求轉型的操作,也給上市公司自身“埋了雷”。星普醫科2017年財報顯示,因中衛醫院業績未達標,星普醫科對中衛醫院計提約94萬元的商譽減值準備。截至目前,星普醫科已形成19.19億元的商譽,佔總資產和淨資產比例分別為73.10%與93.38%。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18年以來,星普醫科營收增速開始放緩,淨利潤也出現負增長的情況。

數據顯示,星普醫科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30.15%、43.88%以及50.43%%。此外,星普醫科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淨利潤增速分別為420.78%、122.21%和-55.68%,業績承壓由此可見一斑。

為解困局,星普醫科引入戰投海爾集團(青島)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稱“海爾金控”)。

2019年1月22日,星普醫科公告稱,實際控制人葉運壽及主要股東劉嶽均、馬林、劉天堯、徐濤將其持有的公司29%股權以總價18.23億元轉讓給青島盈康醫療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稱“盈康醫療”),轉讓後,盈康醫投直接持有星普醫科1.59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9.00%。根據星普醫科披露的公告,上述股權轉讓已於2019年3月8日正式完成。至此,盈康醫投成為星普醫科的控股股東。

藍鯨產經記者通過天眼查股權穿透數據瞭解到,接盤方盈康醫療,其直接控股股東為盈康雙生(重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盈康雙生”),而盈康雙生為海爾電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海爾電器”)的全資子公司。目前,海爾集團公司與青島海爾(600690)新經濟諮詢公司分別持有海爾電器51.2%和48.8%的股權。意味著,星普醫科實際控制人為海爾集團。

彼時,星普醫科公告稱,將藉助股東優勢,圍繞公司戰略目標,進一步提升綜合競爭力,為全體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結合星普醫科一季度業績表現,其能否“依靠”海爾集團這棵大樹謀得更好的發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實際上,作為家電龍頭之一的海爾集團,本次入主星普醫科,只是海爾大健康產業鏈中的一域。

近年來,海爾集團通過旗下海爾金控在上海先後佈局盈康護理院、養老院和永慈康復醫院,構建起康護養醫聯體戰略。此外,海爾集團還計劃在青島市城陽區打造三個千億級別的健康小鎮。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海爾集團不斷加快對生物醫療健康領域的佈局步伐。2019年4月2日,作為海爾金控旗下醫療健康領域重要板塊的專業設備製造企業——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拿到科創板門票。目前來看,海爾集團的大健康產業正在不斷地進行拓展和延伸。(藍鯨產經吳銳[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