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玉米价格会因为惜售而涨价吗?

刘红


2019年玉米价格还会因为惜售涨价吗?

自2018年产玉米上市以来,主产区特别是东北产区农民销售进度偏慢,确实是客观存在的现状。但这一销售进度慢的原因,除了因为玉米出现了较大的减产之外,还与种植成本增加尤其是东北地租费用大幅上升有关,当然,也和企业在前期只见上调玉米挂牌价格但并无实际收购有关。

再看玉米价格的走势,经过2018年11月份的持续且幅度比较大的上涨行情,但实际上因为上市期推迟而并没有多少收购量后,12月份以来的玉米价格总体上在持续下跌,无论是有人形容的“小刀慢钝”,还是“刀刀见血”,截至目前不仅基本上把11月份的上调幅度几乎“蚕食”殆尽,而且还“成功”的用农民惜售这个理由,让农民为缩短的卖粮周期和继续下探回落的价格“埋单”。

刚刚过去的周末,主产区玉米价格出现了大范围的下跌行情,似乎在预示着过了腊八就是年开启的年景依然不好。2019年的1月14日,宁夏伊品公司玉米收购价格下调10元/吨,执行1910元/吨;吉林博大生化继续下调10元/吨,折标后价格1680元/吨;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再下调20元/吨,折标价格1670元/吨;内蒙古扎兰屯阜丰玉米价格下调10元/吨,折标价格1700元/吨;辽宁益海嘉里淀粉厂下调10元/吨,折标后二等玉米1780元/吨;锦州港口新玉米主流收购价1835-1840元/吨,与周日持平。

回顾总结这一段的玉米变化,不难发现,农民手中的粮源销售进度延后,集中出售的压力越来越大;贸易商不敢收购存粮,使得中间环节库存水平同比大幅下降;用粮企业库存得到有效补充,而且议价能力明显提升。再加上玉米价格的长时间持续走弱,农民的惜售似乎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为什么?

一、农民手中的粮食,总是要出售的,哪怕是售粮习惯比往年发生改变,但因为储粮方式的不同,卖粮变现的时点要求不同,几个关键时期的集中售粮还在保持,这对用粮企业来说,是“有迹可循”的。

二、农民的抗跌能力在市场各产业链条上是最弱的一个环节,农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和影响市场的能力还需要提高。

综上所述,2019年玉米价格肯定还是会上涨的,只不过上涨的幅度和节奏,会受到因为余粮水平高及气温同比偏高而带来的集中售粮压力大、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玉米饲用需求及进口谷物预期等的利空影响,但在国内玉米连续减产且2018年减产幅度相对更大的基本面下,玉米价格的阶段性走高是市场规律的必然,而不是“农民惜售”带来的必然。而只有价格上涨了,而且是涨势提前启动了,农民的种粮收益才能有保证,才会积极的投入到2019年的玉米生产中去。


粮小咖


2019年玉米价格会因为惜售而涨价吗?笔者以为,关于这个问题还需要结合不同时期国内玉米市场整体情况来分析,具体而言:
2019年春节前,农民惜售没有任何价值,玉米市场价格不会因此而出现好转的迹象,甚至还会因为供需形势的整体恶化而出现走低,在此前的近两个月时间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段。

而2019年春节过后,如果再继续保持惜售心态至第二季度也就是4月份前后,等到新产玉米上市高峰正式结束以后,那么才会真正迎来价格上涨的好机遇,届时市场粮源流通减少,企业需求量提升,现货价格走高也是必然。


年前惜售,玉米价格不涨反跌!
熟悉2018年度我国玉米市场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全国各大玉米主产区农户惜售心理明显强于往年,特别是在我国最大的玉米主产区——东北,新粮上市比例较去年同期滞缓很多,截至本月中旬,东北玉米整体销售比例不足一半,较2018年初的七成可谓是差距明显。


但是在最近两个月,当地玉米现货价格却呈现出不涨反降的态势,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即便是农民坚持不卖粮,但是市场并不存在缺粮的情况,不管是前期拍卖成交但是未入市的临储玉米还是陆续少量上市的新产玉米,都足够年前东北玉米市场的市场需求,甚至还会导致市场粮源供应过剩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春节前东北玉米市场没有上涨的机会和空间。

春节后惜售,玉米价格必将上涨!
不过年前惜售不会造成玉米价格市场价格走高这种情况在年后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不出意外的话,年后农民惜售得当,把握好卖粮时机,侍机卖粮,肯定能够将自家玉米卖上一个更高的价格。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做到一点,要么是赶在年后新产玉米上市高峰结束,临储玉米拍卖前夕将自家玉米卖掉。要么就把玉米好好保存,然后放在2019年6月或者7月这段时间再卖。


简而言之,只要不是在2019年春节过后立马卖粮,玉米价格都会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从目前我国玉米市场整体走势来看,只要到了4月份以后,我国玉米现价将会逐渐的回暖和改善,最终不仅会整体高于去年同期,也会创下自2016年的价格最高值,让我们拭目以待。


钟情三农


现在网络发达,信息传播的也比较快。每个种地的农民和粮贩都有一个甚至多个有关粮食种植,加工收购的公众号。

粮企开始涨价收购玉米消息一发布用,不了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关注公众号的都知道了!粮贩去收购就得涨价,农民就惜售等待在涨涨!反过来掉价粮贩也马上掉价或者拒收,造成了今年玉米出售缓慢。

现在是2019年1月14日了,距春节还有二十天。粮企等收购也就半个月了,过了春节也得初七八开工。随着春节过后天气会逐渐转暖,广大农民售粮也会相对集中,由此可见现在惜售不能等到价格上涨!

我个人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我似骄阳378


我经营着一个粮点,首先我声明一点,玉米的价格受几个因素制约。

1玉米的质量,指水分容重毒素以及不完善粒,相对而言好东西永远都是好价格

2深加工企业的需求

3养殖户的需求和现状,这个主要集中在周边养殖户的规模和多少

4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毕竟民以食为天,也是维稳的一种方式

5国际贸易和玉米替代产品价格

6自然气候

7供求关系

老百姓惜售可能造成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但是玉米价格受制因素比较多,一定要理性认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廊坊飞防大队


2019年的玉米什么样,现在不好说。说了也为时过早。18年的玉米到现在还没有卖呢!18年播种时各种消息满天飞,秋后玉米价格能涨到多少多少的,国内市场会缺少多少多少的。专家学者天天发消息,好像很有眼光似的。致使黑龙江的玉米补贴才25元每亩,致使农民惜售,致使国家敞开拍卖库存玉米,致使国家大量的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才倒致今天玉米一路下滑的局面。完了又把惜售这个罪名背在老农身上。我是农民,我最有感触,种点儿地真难啊!希望专家学者们不要信囗开河,没有把握的事别瞎预计。


小晨146643307


老百姓市场意识淡薄,粮价高峰时不出手。特别是水份大的,只听哪哪哪多少钱一斤,不看自己粮什么水份,粮贩子一说有的人还不高兴,硬挺着掉价,现在大多数粮贩子本屯的粮基本上不给价,因为本屯的人信不过你,宁可让远地方的人坑你也信不着本地人,可悲。等到开春温度上来商量本屯人给卖,可气。都醒醒吧,本地人不会坑你的,可恨。


山高人为峰66259601


东北玉米9成以上年前必须出售,原因在于年后气温上升冰雪融化,不便于低趴玉米储存,弄不好还会发生没变,如果装仓,还要投入人力物力,加之年后还得,组织生产需要大量资金,现在惜售再过几天怕是要出现急于出手的现象,还有进口的压力,综上我认为涨价的几率非常小,不要等最佳售粮期过了!


坦坦荡荡走自己的路



乡土人文


记的2018年5月份左右,农业部长韩长赋不赞成大面积种植玉米。

原因为国际市场价格并不太高,还有一个供需平衡的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是特别乐观,大宗商品涨价的概率比较小,个人认为玉米价格上涨余地比较小。


一品豆香


不可能的,玉米的价格受国家调控,加上大的季节企业采购,不会且库存充足,不会因为你手机那一点,卖或者不卖,会影响价格的,建议及时出手,19年的形式,不会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