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地區的簸箕炊怎麼做的?

七色橙子


桃妹來解答。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請關注+點贊。桃妹還有豪華大禮相送哦,謝謝!

桃妹曾經在茂名和高州吃過這種特色小吃,軟軟的,綿綿的。完全冷了之後又帶了點韌性。老人喜歡把它弄成糖水,這樣軟和一點。年輕人一般沾糖,花生醬,醬油辣椒油什麼的。總之吃起來就是很溫暖很家常的味道。

所以桃妹吃了幾次也就知道它的做法了。其實就是蒸出來比較厚的米糕,因為當地是用小簸箕蒸出來的,所以就叫簸箕炊了。桃妹回去以後用我們大東北做大拉皮的平底托盤完美複製了一下,做出來基本上是一毛一樣。按照我們當地的拌拉皮的調料拌出來也非常好吃。

下面桃妹來說說做法,首先說明的是你得有個可以放到大鍋裡的漂起來的平地托盤,如果沒有的話有個平底的不鏽鋼盤也可以。

第一步:泡米打米漿。

  • 桃妹最初用的是當年的新的東北大米,做出來發現口感並不好,看來這個和一切南方的米制品一樣,需要二年米。所以桃妹又去買了點比較差的米回來做,發現口感就對了。

  • 先將大米洗淨後浸泡最少2個半小時。我建議是浸泡3到4個小時,把大米徹底泡的發白發脹就可以用了。

  • 直接把大米倒進破壁機裡打成米漿後倒入容器裡攪勻。因為米已經泡脹了所以並不幹。當然如果你米用的不對還是可以加點水一起磨的。

  • 據說還有往裡面加澱粉的,桃妹是沒加,感覺做出來也挺好吃。

第二步:上籠蒸。

  • 大鍋裡水先燒開。

  • 平底托盤先擦一層油,然後倒入一層米漿,基本厚度在1釐米左右就行了。然後放進去大火蒸基本3-4分鐘就熟了。

  • 然後在這層熟的簸箕炊上再刷一層油,然後再倒個1釐米左右的米漿,再蒸3-4分鐘倒熟。

  • 反覆這個操作,直到把所有的米漿全部倒完蒸熟為止。

  •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倒,不刷油。我這種純為了好看,容易分層,薄。

  • 這時就可以拿出來放涼切成菱形塊了。簸箕炊就做好了。

第三步:準備蘸料。

  • 在湛江吃的就是蒜汁加醬油來沾簸箕炊。話說湛江人真能吃蒜啊快趕上我們北方了,連白切雞都是蘸蒜末醬油。

  • 韭菜切碎,放入辣椒醬,醬油,少許醋調成一個醬汁。這個也可以沾簸箕炊,也非常好吃。

  • 或者直接放點糖,和熟芝麻,花生碎混到一起蘸著吃也可以。


桃妹談美食


這個我最愛呢。客家人的特色小吃哦⊙∀⊙!

第一步是選米最重要,要剛割沒多久的新鮮大米做出來最嫩。

第二步把米浸泡30分鐘,再用碾米機制成米漿。

第三步,根據粘稠度用煮開的油水稀釋濃度,一般可以自己蒸一層測試,放點適量的鹽攪拌均勻米漿。

第四步就可以蒸,用一個畚箕蒸,一層的蒸,每蒸氣泡一層然後放另一層,蒸一層的時間大概6分鐘,這個時候需要保持大火狀態。

第五步,準備好配料放在最上面一層,我家經常放豬肉,木耳,蒜頭。(這個已經炒香了)還有就是魷魚,竹筍豬肉都不錯。再蒸一層薄的米漿就可以了。

最後,蒸好就可以出爐了。😋





南方沈姑娘


我老家,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而且一年要做好幾次,因為除了六月初二其他月份的初二都要蒸來拜神,現在的人都圖方便到街上買了所以蒸的人少了,好好吃哦,出門在外好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