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的苦聪人


苦聪人是拉祜族的一个支系,在上世纪50年代约有12000多人,散居在云南省的11个县里。他们是林居原始部落,其中尤以世世代代漂泊在红河地区哀牢山上原始大森林里的一部分苦聪人为最原始。

解放前,苦聪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样的原始森林里,靠采集野果、野菜和猎取野兽生活。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向苦聪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送给他们需要的衣服、盐巴等物品。当地政府帮助苦聪人出林定居、发展生产,使他们逐渐摆脱贫困落后。上世纪50年代末,苦聪人基本实现了出林定居,告别了阴湿的原始森林。

出林定居后,当地政府拨款给苦聪人购买农具、耕牛、种籽、口粮、衣服及其它生活用品。过去没有看见过耕牛的苦聪人已学会了使用耕牛。

在兄弟民族的帮助下,苦聪人掌握了锄耕、犁耕,以及栽培多种作物的技术,成功试种了双季稻,并开始种植棉花、甘蔗、油菜等多种经济作物。

过去,苦聪人没有衣服穿,妇女们也不会做针线活。走出山林后,她们很快学会这些手工活。

政府为苦聪人建立了医疗卫生、学校等机构。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免费医疗,而且本民族的医务人员也在迅速地成长。

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下,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苦聪人走出了深山,迎来了他们在农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这是苦聪姑娘黄杨妹在读报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