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论语易解》1.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原文】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我不了解别人。”

【注释】

(1)《朱注》引尹焞云:“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知己。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

(2)《集释》引王夫之《四书训义》云:“患己知之不早,则屈学以阿世;不患知人之不明,则亲小人而远君子;其为大患,可胜道哉!”

(3)《集释》引杨氏《论语札记》云:“此篇末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结,见君子之学无非为己。”

【解读】

我们屡次言及,孔学是切身之学,是由人道上达天道,故孔学之根本全在“为己”,即“君子求在我者”是也。按照孔学的逻辑,一个人如果自身功夫不到,反而天天忧虑“人之不己知”,必将导致王夫之所说的“屈学以阿世”的情况。故而君子绝不忧虑于此,其所忧虑者,反而是自己不知道、不了解别人,盖如果“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则又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就此而言,无论是“不患人之不己知”,还是“患不知人”,都是说的一个人内在的修身功夫,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周易》既讲天地之道,也讲人道,同样对君子之修身功夫特别重视,如我们上边已提到过的“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强调做人要从自身出发,通过努力,以求配得上健行不已之天道。另如《系辞下》“三陈九卦章”在谈到复卦时,特别讲到“复以自知”,小畜卦初九则说“复自道,何其咎”,谦卦初六《象传》又讲“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等等,表达的同样是对善于反求诸己者和坚持自强不息者的肯定。

此外,上一章谈到“乐”,这一章谈到“患”,此两字亦是孔学一大关节。我们知道,《论语》谈“忧”谈“患”处甚多,而《系辞下》则明确提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认为“《易》之为书”,就是为了使君子“明于忧患与故”,如以其为指导,则能达到“无有师保,如临父母”之效。故鉴于此,徐复观曾将中国文化精神归纳为“忧患意识”。但《论语》和《孟子》亦多次谈“乐”谈“悦”,《系辞上》也谈到“乐天知命,故不忧”,故李泽厚又提出中国文化属于“乐感文化”。当然,无论是“忧患”还是“悦乐”,其内容非止一端,极其丰富。两说似矛盾而实统一,说明了孔学的巨大张力,庞朴先生曾以“忧乐圆融”试图融合之——这里暂且点到为止,具体分析请详后。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境)外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特稿」《论语易解》1.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目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