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孙二娘战死,武松为何痛哭流涕?文化小说如何描述的?

小土豆说历史


把武松在上山视为亲人的人只有三位,分别是施恩、张青、孙二娘,而这三人皆阵亡于江南,只有施恩死的时候武松大哭了一场,而张青和孙二娘死的时候武松已经断臂,这个时候的武松心态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颇有大彻大悟之感,什么儿女情长,对他来说都已经淡漠了。

施公对于武松有着特别的照顾,但对于这三个“小跟班”施公给他们安排结局时就很凑合了。施恩在打常熟时不小心淹死,孙二娘死于杜微的飞刀下,张青更可悲,施公就用一句死于乱军就把他交代了,简直一点面子也不给啊。而武松在胜利前夕被包道乙斩断胳膊,后来就一直在养伤,所以他也没机会第一时间知道哥嫂的阵亡消息了,施公自然也没必要去对武松进行心理描写了。

施公口口声声说梁山头领都是好汉,其实他在对一些“恶人”的处理上也丝毫不手软,比如像以张青、孙二娘为首的黑店主人就不会给他们善终的结局。同样的,朱贵、朱富得瘟疫病死了,李立在清溪县重伤而亡了。而做正经买卖的孙新、顾大嫂则有一个不错的结局。

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孙二娘的结局都不同。98版水浒中孙二娘为了推开险些中陷阱的武松,自己被南军的顶板压死;新水浒中孙二娘和张青则被方腊双杀,要知道原著中方腊可不是什么功夫高手,新水浒的编剧这是要上天啊;还有一部名字就叫武松的连续剧,这剧中把张青刻画成了一个窝囊废,并非孙二娘对武松一见钟情,征方腊张青死了孙二娘存活。在后来宋江等人被整死后,武松和孙二娘乔装打扮杀了高俅,最终武松也没出家,和孙二娘结为夫妇,从此不知所踪。

这个改写就有点太夸张了…

总之孙二娘不是什么正面形象,害人无数的她也不配好汉之称,无止境的明褒暗贬,这就是《水浒传》的高明之处了。


你在孙二娘身上闻到的不会是香味,而是血腥味。


逻辑文史游


孙二娘这个人,很重义气,相貌打扮却很粗犷:

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见那妇人如何?

这是武松和孙二娘第一次见面是的装扮,那时武松还是个戴罪之人,和孙二娘不打不相识,加上自己的丈夫张青,三人一同结拜,感情好得不得了。

后来三人同上梁山落草为寇,感情也是十分要好,宋江带梁山泊好汉被朝廷招安之后,孙二娘在攻打方腊的时候战死,武松为何痛哭,其实原因很简单,且听我慢慢道来。

孙二娘是替武松死的

在旧版中,孙二娘和武松一同去攻打方腊,丈夫张青很早之前就战死了,孙二娘报仇心切,和武松一同被敌人包围。

在冲出重围的过程中,中了陷阱,眼看武松要被上面的筏子打中,孙二娘推开了武松,自己却被筏子打在背上,一名呜呼。

孙二娘救了武松一命,他能不痛哭流涕吗?他们认识这么久,孙二娘对武松就如同自己的亲弟弟一般,不仅帮他缝衣服,还给银子,后来又要去救他,这份情意,早就超过了亲姐弟。

孙二娘为了救武松而死,武松更多的是一份自责和感激。孙二娘为人极讲究义气,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新版中,孙二娘是和丈夫张青一起死的,其实我更喜欢旧版,把她和武松的姐弟情意描写得十分生动,武松对这位老大姐也是十分的敬重,他俩性格本就相近,应了那句老话: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