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印记】闽清旧街区

【梅城印记】闽清旧街区

民国版《闽清县志》除记载县治街巷名称,还录入了县内各都(相当于今各乡镇)21条古街名称。但志书中只列街名,未记所处地点和具体文字资料;且有近半数街名是古地名,与现地名不一致;而大多古街已旧貌换新颜,遗址少,旧址更少。现经对这些古街进行现场踏勘,采访老者,查阅资料,整理出概况。

一、县城古街

五代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闽清立县,县治设今梅城,通称县城。县治梅城,虽地势偏隘,但却得水利交通之便。因此,闽清县城上溯梅溪,下接闽江,舟楫发达,码头栉比,桨橹咿呀,货畅其流,人通四方,带来街市的发展与繁荣。

宋之前,街市已无考。宋代,闽清县城县署前(今北大街)就设市,形成街道,称为“县前市”。

元代遭兵燹。明成化年间,知县左辅又创廓屋,招徕商贾,复成集市。

清代,发展为“四铺”(县前铺、中街铺、县后铺、玉山铺)、“五街”(迎恩街、学前街、十字街、西门街、浮桥头街)和“九巷”(状元巷、里仁巷、后坪巷、后葛埕巷、际留仓巷、南宅巷、湖园衕巷、浮桥头巷、下社里巷)。

民国时期,街巷规模与清代基本相同,惟街巷有融合,铺名已不保留,部分名称更改。即“六街”(横街、十字街、中街、半街、西门街、浮头街),其中“浮头街”即“浮桥头街”的简称,中街又称直街;“五巷”(醴泉巷、马房巷、安民巷、湖园巷、山崎顶)。

其中,横街、十字街、中街(直街)是主要街道、繁华地段。横街为南北走向,中街(直街)呈东西走向。两条街各长200米许,街宽三四米,共有店铺60多家。1931年,因火灾重建后街道拓宽到10米,两旁增设人行道各2米,街道依旧河卵石铺成。横街、直街交叉地段称“十字街”。

以十字街为中点,北横街为县之政治、文化中心,坐落有县署、文庙、校场坂等。南横街和直街是工商业集中区,有“英记”、“昌记”、“祥兴”、“公盛”、“久源”、“裕丰”、“协源”等百货布庄,“何记”、“元丰”等杂货店,酒家、饭店、点心店、客栈10多家。其中“青年酒家”小有规模,可办酒席;由“芝溪”转运站改办的“来安”客栈专营旅客住宿;其余饭店、点心店多是楼下开店,楼上客栈。经营食品食杂的有“中和”、“顺成泰”酱虫奇店、“木昌”京果店、“玉团轩”糕饼店、“金河”糕饼店、“奇林”豆腐店等;还有服务业的理发店、裁缝店、照相馆、修理钟表以及冥器店等;医药卫生行业的有“元康”、“福济”、“寿济”、“寿乐”药房和“宜实”牙科;另有前店后坊的“徐宝升”伞店、“林宝兴”伞店,其中“徐宝升”伞店的“金钟”牌雨伞于1926年参展美国费城博览会,被评为第一名,之后其产品远销东南亚,倍受欢迎。直街东南侧为“池园瓷业公会”会所(解放后改为县工商联会所)。直街东头玄帝庙下方和南横街中部临梅溪溪岸分别设有第一码头、第二码头(又称桂香道),货物进出多由此走水路船运。

半街北端折向西为西门街,街长200余米,宽约3米。1924年,由河卵石街道铺设成水泥路面。该街只有若干家杂货店、小食店,还有玉山学校、城隍庙、泰山庙和女斋。该街有林镜洲创办于民国初年的“崇实织布局”,并兼办有染布坊,可印染出20多个花色品种。其产品曾参加省实业厅在福州西湖举办的“国货质量及花色布料”评比,获全省第二名,被授予“万家衣被”金字牌匾。

浮头街,原名“浮桥头街”。因街之北向有一浮桥跨过梅溪,通往榕院,故而得名。“浮桥头街”叫起来拗口,遂被简称为“浮头街”。浮桥头街西接马房巷,东连安民巷。该街主要有吴氏祖厝和吴氏宗祠,其中吴氏祖厝有建筑精致的横厝花厅,人称“将军厅”。此地还有陈、刘、温、谢、卢、张等姓氏居民。有供奉陈靖姑的毓麟宫,其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后多次重建或重修。

马房巷,北至北门边与浮桥头街西头相接,南通半街。因旧时为马厩所在地而得名,后为居民住户区。

半街

,呈南北走向。因北端临溪,无街道相连,故名半街。南端接直街之西头,与直街互为垂直,北端通往马房巷。街长数十米,宽二三米。主要是居民住户区。

安民巷,一头起于浮桥头街,另一头终于北横街县署前。该巷主要建筑有“许氏贤祠”。

山崎顶,又称山墘顶。是老城区的制高点,即小山之顶,故名之。此地居民住户有郑、朱等姓氏,还有重修于清乾隆年间的师公庙,有建于民国初年的基督教堂真源堂和天主教堂城关堂,城关堂曾附设“庆光小学”。

醴泉巷,起于直街南侧,终于南横街。该巷有古井泉水清冽,是旧城区酿酒集中地,故名醴泉巷。后谐音改为“体泉巷”。该巷民国时期办有“行悯医馆”。

湖园巷,起于直街南侧,终于池亭坪。池亭坪有池一口,人美称“池”为“湖”,故有该巷名。此地为居民区。(张德团)

校对:许泓彬

【梅城印记】闽清旧街区
【梅城印记】闽清旧街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