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一天,我家小區的業主微信群有人發了一個鏈接,從那一刻我就明白了,我家小區也有社區團購了,生鮮、零食、冷凍食品、糧油應有盡有,哪個平臺就不說了,看上去質量也不錯,價格沒比對,但感覺跟超市差不多價,可能稍微便宜一些。2018開始,社區團購很突然就成了“資本新貴”。
京東投資友家鋪子、美團入股松鼠拼拼,拼多多搞定了蟲媽鄰里,蘇寧則直接自己弄了個蘇小團。資本一入局,亂七八糟的事就開始多,數據造假是其中最嚴重的,每個城市的運營經理只要想,都能自己把自己的運營數據做得很大,“左手倒右手”誰還不會?你就算真不會,還沒聽說過“刷單”這個詞嗎?數據都是誰做出來的?是連接每個小區具體用戶的“團長”。
基於微信群溝通,小程序下單的團長們,前期很多就是微商兼職,現在已經有一部分轉為全職了。作為微商,你通過熟人傳播都能發展祖國大江南北的用戶,只不過現在改為自家小區的寶媽阿姨們了。微商最厲害的是啥?微信營銷嘛,小信覺得沒幾個小區阿姨能經得起“微商”式的營銷轟炸,小區團長這個職位就是給“微商大軍”準備的。
不過微商多精啊,這個團購給的政策不好,馬上跳槽到其他平臺,這也直接導致了平臺的“搶團長大戰”,有的運營甚至長期蹲守在小區跟各個平臺的團長談心,希望把他們挖到自己平臺。
可能社區團購是一個真的不需要“巨頭”入場就能依靠自己做大的事兒,那麼當“巨頭”自己想入場的時候,現在“百花齊放”的場面又有幾朵花能頂住呢,因為這個事兒真的是沒有“護城河”,資金算嗎?互聯網圈裡的誰還拉不來幾億資金。技術算嗎?現在做個小程序連程序員都不用招,隨便花點錢就外包了。模式呢?正是因為誰都能看明白模式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所以未來拼的就是細節、是沉澱、是誰能真正得到小區居民的信任,我買一次水果到手不新鮮了,我下回都不會再下單了。
社區團購真不是一直燒錢、把數據做好看就能成功的,一定是需要後期不斷的精細化運營,因為這注定是個薄利多銷的買賣,要想“收攏住”小區裡買菜買水果的阿姨們,一定要有持續價格吸引,要不分分鐘就被小區門口的菜市場打敗了。一年掙100億的雷總說過,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最後飛起來的會是誰呢?
社區團購,這個2018年至今最大的“風口”,會接管你家的“菜籃子”嗎?
閱讀更多 幾句話讀世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