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提高專注力的方法,超級實用!

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你不是記性差,只是沒找對方法》。

這本書是由日本記憶能力培養協會會長池田義博所寫。記憶不是天賦,而是技術。作者總結了自己的記憶力訓練經驗,為我們提供了提升記憶的5大錦囊、32個進階技巧和大量實例,幫助我們擁有更強的大腦,成為記憶高手。

這次我們要分享的是,書中5個關於幫你做到專注的好方法。

5個提高專注力的方法,超級實用!

使用計時器

做事前,我們可能會做規劃、拉清單。因此,在具體操作時,我們可能並不在意速度,而是在於最終的結果。想要提升專注力,你可以嘗試把每件事都用計時器做限制。

簡單講,計時器的作用就是為了催生緊迫感,讓大腦意識到,“接下來,必須要賣力了。”

只有計時器被按下的那一刻,我們才會在過程中加速,大腦也會更專注。從集中注意力的持續性考慮,我們在練習時,任何零散工作的時限設為15分鐘最理想。高顆粒度的大腦使用,有助於養成迅速專注的習慣。

15分鐘之後呢?設置5分鐘的休息時間,是不錯的搭配。比如你要閱讀一個小時的書,和按照15分鐘加5分鐘的循環模式比起來,明顯後者效率更高。不要抱怨我們的時間被碎片化了,要利用這種碎片感提高專注力。

5個提高專注力的方法,超級實用!

關鍵時刻補水

世界記憶力大賽是三個小時,大腦在三小時中保持高速運轉。其中,絕大多數參賽者,都選擇了水作為補充。因為研究表明,大腦的80%是水,一旦大腦中水的比例發生變化,這給我們的理性分析問題,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既然大腦耗能,我們能不能補充糖水呢?雖然葡萄糖確實可以作為大腦重要的能量補充,但是,糖分的攝入會導致血糖升高,然後在胰島素的調節下,迅速下降。下降時,大腦的機能也會受到影響,無法專注。

同理,茶、咖啡也都不是適合的飲料。雖然咖啡因能夠幫大腦發揮作用。但是,過剩的咖啡因很容易讓人精神緊張,引發大腦疲勞。因此,感覺大腦無法專注的時候,喝點清水,一定能幫你緩解。

5個提高專注力的方法,超級實用!

三點聚焦法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明星擊球手鈴木一郎,就是以卓著的專注力聞名世界的。最讓人稱道的是,每次他在擊球區站定,都會做同一套動作:眯著眼睛凝視球棒的最上端。在採訪中,作者瞭解到,他這樣做,就是要把目光聚焦於一點,排除雜念,進入專注模式。

同理,在工作或學習前,你也可以找到你能凝視的焦點。其實這個方法不是他發明的,很多體育明星都會做。在提煉大量方法後,作者找到了非常實用的三點聚焦法。

找一張紙,用筆在上面畫三個點,它們在位置上構成三角形。之後,我們需要屏住呼吸,從最上面的頂點開始,順時針,分別聚焦這三個點。反覆練習,你一定能控制住自己的專注力。

5個提高專注力的方法,超級實用!

專注的熱身

在自己對專注的控制力還較低時,不要強求自己從一開始就進入狀態,而要給大腦做一些熱身運動。比如,開車時,我們都要給車做預熱,從一檔逐漸過渡到五檔,是一個意思。

基於這個原理,心理學家米哈利·奇克森特米哈伊提出了心流模式。進入心流,首先要有低難度工作做引子。當我們面對任務時,可以先從基礎工作做起,比如從完成任務的輔助工作做起,給大腦做熱身。

比較簡單的方法有:做簡單運算或者背99乘法表,當你感覺自己忽略了時間時,說明我們大腦進入狀態,你就可以轉入正式的工作和學習了。

5個提高專注力的方法,超級實用!

用好耳塞

探討辦公環境這個問題時,噪聲、音樂和安靜被反覆提及。到底哪種情況更有利於我們集中注意力呢?

我們還是看一下記憶高手的表現吧。在世界記憶力大賽上,絕大多數選手都會帶上耳塞,或者帶有減噪功能的耳機,因為,外界的聲音很容易打斷心流。

如果你總是容易分心,不如給自己買一套質量較好的耳塞或耳麥,嘗試帶著它們去工作,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更容易安靜下來,進入專注狀態。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是,它會讓你形成專注的儀式感,一旦戴上耳機,這種和平時不同的“操作”,能讓大腦告訴自己“我得專注了”。

需要注意的是,耳塞法更適合記憶的工作,它對解題或者寫論文等輸出性工作,幫助不大。

總結一下,不是“學海無涯苦作舟”,而是圍繞學習工作的各種麻煩和苦惱,才是無涯的。而學習本身會給大腦帶來獲得感,非常愉悅。減小工作和學習中麻煩和苦惱的最好方式,就是專注。學會運用這5個方法,幫自己趕走苦惱,你一定能學有所得、習有所成。

參考書目:《你不是記性差,只是沒找對方法》[日] 池田義博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