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1559年,蘇萊曼一世的奧斯曼帝國可謂如日中天。他們向西不斷威脅歐洲,向東又屢屢擊敗波斯,向北則時刻威脅著整個東歐。但在南方,他們總是被一小撮歐洲殖民者所擊敗。尤其是在帝國逐步控制下的波斯灣,奧斯曼船隻在實際上無法離開巴士拉港太遠。這就讓他們拼命找機會突破歐洲殖民勢力的封鎖,並將眼皮底下的巴林島視為首個攻克目標。

失敗的奇襲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奧斯曼在蘇萊曼時代控制了整個兩河



16世紀50年代,奧斯曼人已經大體上掌握了兩河流域的大部分地方。在駐紮有土耳其近衛軍的巴格達和巴士拉周圍,還有許多倒向君士坦丁堡當局的阿拉伯部落聯盟。勢單力薄的波斯人,則長期被限制在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山區背後。

1559年時,有個土耳其劫掠船長向蘇丹進言,表示自己有能力拿下堵在奧斯曼東方大港門外的巴林島。一直期望控制印度洋貿易的蘇萊曼,便同意支持他的冒險行動,並下令讓掌管巴士拉防務的穆斯塔法帕夏給予一切協助。考慮到當時的島上並沒有老對手葡萄牙的駐軍,他們覺得依靠突然襲擊便可以迅速拿下全島。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奧斯曼進攻巴林的兵力 主要來自巴士拉



8月,由70艘小型槳帆船和阿拉伯船組成的運輸分隊開始從阿拉伯河口起航。船上一共搭載著1200名精銳的近衛軍士兵、炮兵和一些騎兵。因為不會遭到任何對手的攔截,負責護航的僅僅是2艘普通的大型加萊戰艦。考慮到奧斯曼人在波斯灣還沒建立起強大的軍工產業,這樣規模的出擊已經算是非常給力了。船隊就這樣沿著阿拉伯半島的東海岸航行,神不知鬼不覺的抵達巴林。他們在島嶼的西部登陸,迅速展開了進攻行動。

島上的大部分阿拉伯人沒有抵抗,而是習慣性的選擇了觀望。來自霍爾木茲島的400名波斯守軍,也被迫躲入了葡萄牙人為他們修建的要塞。在少量武裝商人的協助下,這些以弓箭為主要武器的什葉派民兵,拼死抵抗著用重型火繩槍和大炮來攻的奧斯曼人。要塞的波斯指揮官拉克斯-莫拉多,也在第一時間向東面的馬六甲發出了求救信。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葡萄牙人修建的巴林要塞遺址



失敗的第一次增援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葡萄牙從波斯灣地區派出了兩支艦隊增援


戰爭爆發時,駐紮在霍爾木茲島的葡萄牙指揮官迪諾羅尼亞也兵力不多。大部分人平日負責防禦島上的要塞和另外一座位於海對岸波斯境內的小堡壘。但他還是想到了自己可以組織起兩支船隊去巴林增援。

第一支增援艦隊由霍爾木茲本地的守軍組成,包括10艘小型的槳帆船戰艦和幾百名士兵。他們可以立即從基地出發,但大部分人都是新手,缺乏在東方作戰的經驗。在面對實力較強的奧斯曼人時,恐怕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較小的船隻,還要負擔額外的糧食和武器,會影響其本身的機動能力。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在北非和亞洲廣泛使用的小型槳帆船戰艦



第二支增援艦隊由當時正在阿曼港口馬斯喀特過冬的貿易船隻構成。指揮官西爾韋拉與迪諾羅尼亞速來不和,卻也願意放下成見去支援巴林。他的船隊實力更強,除了小型槳帆船外還有1艘可以進行遠洋航行的卡拉維爾帆船。但他們必須先抵達霍爾木茲進行補給,才能繼續向西航行。

結果,在第二支葡萄牙船隊抵達巴林之前,實力較弱的前一批人就已經接近了戰區。因為忌憚更大的土耳其戰艦,他們制定了一個誘敵後再包圍消滅對手的計劃。1艘小型槳帆船被派去吸引土耳其人的注意,其餘9艘在附近的小島背後埋伏。受到驚嚇的土耳其人,很久就駕駛著2艘大船開始追擊。在順風的情況下,由於船上沒有太多人員和物資,所以前進速度很快。但在險些抓住目標時,發現其他葡萄牙小船正向著自己這邊靠攏。奧斯曼戰艦果斷降下風帆,使用人力划槳撤回了巴林岸邊。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土耳其人手裡有2艘大型加萊戰艦



葡萄牙艦隊在傍晚抵達巴林,卻還是因為經驗不足而沒有發起夜襲。到第二天早上,奧斯曼人增派了100多近衛軍士兵上船,開始憑藉兵力和火力優勢進行反殺。結果,葡萄牙艦隊開始出現混亂,所有人一致決定返回霍爾木茲等待更多援軍。但在撤退過程中,一些船隻因為划槳手與海員素質不佳,明顯落在後頭。那些為支援島上守軍而攜帶的補給品,現在反而成為了減緩航速的累贅。有2艘船不得不冒著身後奧斯曼大炮的射擊,想方設法到靠近波斯一邊的海岸躲避。最後靠著拋棄船上的輜重與火炮,才勉強從易於擱淺的沙洲附近逃走。

由於這次增援失敗,巴林島上的波斯守軍被迫繼續被封鎖在堡壘內苦戰。只是因為奧斯曼人沒有攜帶太多火炮和人力,才沒有立刻拿下目標。但這一次的成功,也讓艦隊放鬆了警惕,將注意力完全放在陸地上。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巴林到與霍爾木茲是互為犄角關係



失敗的第二次增援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葡萄牙人的大型卡拉維爾帆船



1559年9月,第二支葡萄牙艦隊開始抵達巴林。除了有1艘卡拉維爾帆船外,其他船隻也都是小型的槳帆船戰艦。之前撤退的那支部隊,也順勢加入了他的力量。這樣,他們便不擔心在海戰中太過吃虧。

由於是在早晨抵達,奧斯曼人對於到來的威脅是毫無準備。葡萄牙人成功的突襲了2艘大型加萊戰艦,並將其全部據為己有。隨後,所有戰艦又浩浩蕩蕩開入對方運輸船隊所在的錨地,將幾乎無人防禦的小船都付之一炬。這樣,奧斯曼近衛軍和所有幫手都被困死在了巴林島上。除非他們能攻克堡壘,否則就毫無勝算。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巴林島上的奧斯曼士兵主要來自近衛軍部隊



此後的幾天裡,西爾韋拉都派出戰艦在島嶼附近巡邏。同時還有船會定期炮擊奧斯曼人的陣地,但效果都不明顯。由於很多人擔心10月的天氣容易讓軍隊爆發瘟疫,所以催促西爾韋拉帶領他們發起陸地攻勢。後者考慮到自己的兵力超過500,便硬著頭皮率軍登陸。他們隨行還帶著一些需要援助要塞的火炮和其他物資,所以行動也變得諷刺遲緩。

奧斯曼人原本就具有兵力優勢,在發現對手意圖後也設下了埋伏。大量的步兵按照土耳其人習慣的戰法,將陣地設立在島上的棕櫚樹林裡,方便槍手進行自由點射。同時,一隊集中起來的騎兵被派往側翼,準備給對手以雷霆一擊。果然,這套戰術成功大亂了疏於側翼防備的葡萄牙步兵。西爾韋拉先後兩次被火繩槍擊中喪命,隨他一同戰死的還有其他60多人,超過30個人成為俘虜。也就是說葡萄牙人的第二次增援也宣告失敗。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早期的殖民地部隊 大都缺乏重裝力量



但葡萄牙艦隊依然控制著海面,繼續維持對奧斯曼軍營的封鎖。一些船隻被派回霍爾木茲,運載著更多葡萄牙人和波斯士兵返回巴林。2艘被俘獲的奧斯曼戰船,甚至成為了迪諾羅尼的座艦。最後,總計有30艘葡萄牙船和1000人的部隊加入戰事。

這一次,奧斯曼人也無力阻擋對手登陸。葡萄牙人甚至為了進攻而趕造了一輛戰車,在木製的車體上安裝了數門火炮,以便在隊伍最前面提供防護和火力支援。土耳其人一邊還嘗試和談,讓自己全身而退。但這些努力都沒有獲得成功。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奧斯曼人實際上被全部困在了島上



天災來襲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巴林的沿海沙漠氣候 對外來者都不太友好



1559年10月,在雙方即將展開決戰的前夕,強勁的東風開始席捲巴林全島。缺衣少糧的奧斯曼軍隊,首先有很多人開始病倒。不僅,只能依靠船上輜重補給的葡萄牙人也開始有人生病。

隨著瘟疫和疾病在兩軍當中蔓延,奧斯曼軍隊甚至只剩下50個人可以繼續作戰,但他們的對手也沒有了進行打過來的能力。這迫使雙方最後達成妥協。土耳其人在交出所有武器、俘虜和12000克魯扎多金幣的贖金,然後被允許安全離開巴林。葡萄牙人也因此算是獲得了巴林圍攻戰的勝利,但他們的損失同樣很大。只是因為奧斯曼遠征軍一邊只剩下了200個人,所以才看上去不至於那麼悽慘。


巴林之圍:東西方兩大帝國在波斯灣碰撞

在巴林的失敗 讓奧斯曼人暫時選擇遠離印度洋



在這次巴林的戰鬥結束後,奧斯曼帝國也暫停了對印度洋方向的襲擊,雙方大體上維持了近30年的和平。君士坦丁堡的宮廷也意識到,自己在波斯灣缺乏有效的力量投射能力。他之所以在兩河流域所向披靡,主要依靠的是手裡獲得的歐洲軍事技術。但在面對真正的歐洲軍隊時,這種優勢是不存在的。同樣,在壓制歐洲地區的對手時,他們總是能動員超過對手想象的人力資源。但在帝國勢力的外圍,這種動員能力就要大打折扣。

不過,巴林和霍爾木茲對葡萄牙人而言,同樣是海外勢力的強弩之末。只要波斯灣與兩河地區依然維持多邊相爭的平衡格局,他們就可以使用微弱的兵力守住據點。一旦這樣的局面被某個快速膨脹的勢力所打破,那麼僅憑堡壘+小船隊便不可能保住大陸的邊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