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支付、不良贷款飙升 伊川农商行评级展望变负面存隐忧

延期支付、不良贷款飙升 伊川农商行评级展望变负面存隐忧

随着票据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已成为企业非现金结算的重要支付手段,同时也已成为农商银行扩大信贷投入融资新渠道,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也随之增大,日益成为金融风险的多发区,如何确保票据业务稳健发展,已成为部分农商银行风险防控的重点。

日前,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川农商行”)在网络平台上的投诉突然多了起来,多数反映该行“承兑汇票到期未付款”、“不兑付”、“不解付”等投诉。

发生多起投诉的同时,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诚信”)发布评级公告,决定将伊川农商行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维持其主体信用等级AA-。

作为河南省首家开业的农商银行,伊川农商行曾在河南农信系统率先发起设立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全国发起利丰村镇银行达到10家。然而,随着该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大幅增长,加之评级展望变负面和票据市场多起投诉,身处“严冬”中的伊川农商行隐忧重重。

延期支付、不良贷款飙升 伊川农商行评级展望变负面存隐忧

承兑汇票业务隐忧

伊川农商行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曾在票据市场十分“火热”,多位从事相关业务的中介表示,伊川农商行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其业务总量中一直占据很大份额,但随着该行多次出现兑付不及时等问题后,该行在业界的信誉也出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月7日,一位投诉者在相关平台投诉称,公司委托某市工商银行收取由伊川农商行承兑的票号尾号为10027的银行承兑汇票,金额50万元整,承兑到期日为2019年1月2日,截止7日14点40分,该行仍未承兑。

1月5日,另外一位投诉者投诉称,公司收到三张由伊川农商银行开具的银行承兑,应该在2019年1月2日到期,一直没有到帐,电话打了无数个,可是一直无人接听,公司在等着钱发工资。

对于上述两个投诉,当地银监局回复投诉者称,针对投诉者的问题已联系伊川农商银行进行问询并督促,目前正在处理流程中请您耐心等待。

经过查询分析相关信息数据发现,伊川农商行银行承兑汇票相关投诉从2018年8月份左右开始出现,网络上反映该行兑付不及时、联系电话存在无人接听等问题的投诉多了起来。以洛阳当地某网站为例,从2018年8月开始,已出现十多条向当地银监局投诉伊川农商行“承兑汇票到期未付款”、“不兑付”、“不解付”等投诉。

2018年9月1日,一位投诉者称:其公司手中有伊川农商行的承兑汇票,但是好多供应商都不愿意接收,反映该行兑付非常不及时,总是拖延不兑付,联系该行总是无人接听,该行的信誉出现严重的负面影响。希望银监局能督促该行按时履行兑付义务。该行的公开网站上很多留言出现兑付延期,超期,拖着不兑付等问题。

当地银监局回复上述投诉者称:对于反应的问题,已经引起洛阳分局的高度重视。一是分局职能部门对反映的具体问题进行督导处理;二是主管领导对该行的的主要领导进行约谈;三是要高度关注此类事件的发展情况,如果得不到根本改善,将启动行政处罚、限制业务发展等监管措施。

某农商银行一位专业人士认为,签发银行承兑票据业务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资产结构、增加自身效益、改善对企业的服务,由于农商银行承兑汇票开办时间较晚,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在业务中占比很小,目前部分农商银行利用这一工具的首要目的是组织资金,完成存款任务,这必将降低签发银行承兑票据业务的初衷和作用,大大加大了业务风险,甚至容易发生资金损失风险。

“要避免定任务压指标、急功近利、一味抢占票据市场的片面做法,排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干扰,始终坚持以安全性为出发点、效益性为落脚点,来推动农商银行票据业务健康良性发展。”上述专业人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完善作用工具,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

对于因伊川农商行承兑汇票到期未付款等问题,引发了相关企业对该行目前经营状况产生担忧,并咨询当地银监部门是否对该银行票据业务合规性展开排查?是何原因造成该银行票据均无法按时兑付?后续票据兑付是否存在无法履约风险?

洛阳银监分局给投诉者回复称,伊川农商行目前经营正常;洛阳银保监分局已经于2018年11月到12月份对伊川农商行银行承兑业务进行了检查;部分票据业务出现不能按期兑付的主要原因是兑付端口太少,目前伊川农商行签发承兑汇票面额小、数量多,给部分持票人到期兑付造成不便,洛阳银保监局已经针对此现象约谈伊川农商行高管人员,要求该行向上级申请多个端口进行按期兑付,同时要求该行积极加入人民银行电子银行汇票系统,将来以签发电子承兑汇票为主;从目前情况看,可能存在延期支付情况,还没有出现履约风险状况。

本网此前查询伊川农商行官方网站“联系我们”栏目及地址发现,均处于空白状态,除客户服务电话外,在明显位置未发现该行其他电话、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截至发稿时,记者再次查询,发现该页面已经更新内容,出现营业部及支行等地址、联系电话。

逾期贷款余额增46.77%

伊川农商行于2009年10月28日成立,注册资本12.18亿元。企查查信息显示,伊川农商行有116户股东,大股东为康凤利,持股比例为10.86%。

目前,伊川农商行下辖营业网点38个,含1个总行营业部,31家一级支行,6家分理处。截止2018年6月底,该行存款规模占伊川银行业市场份额的70%以上,贷款规模占伊川银行业市场份额的68%以上。

银行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归还给银行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银行投放在这类放款上的资金,将来可能收回,也可能收不回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极大。对于这类放款,商业银行通常要加收惩罚利息。

前述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伊川农商行本金或利息全口径逾期贷款余额为81.87亿元,较年初增长26.09亿元,全口径逾期贷款在总贷款中占比为28.09%;其中,全口径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为10.02亿元,在总贷款中占比为3.44%。今年以来,该行陆续将利息逾期90天及以上贷款计入不良贷款。

尽管逾期贷款并不一定全部会转化为不良贷款,并最终造成银行的减值损失。但逾期贷款的大幅增长还是会使市场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增加担忧。

记者分析发现,伊川农商行逾期贷款的增加或是受其贷款增速过快影响。截至2018年9月末,伊川农商行公司贷款较年初大幅增长115.82亿元至195.45亿元,个人存款较年初大幅增长114.76亿元至178.7亿元。

对此,中诚信认为,考虑到当地区域经济总量及产业发展状况,2018年以来伊川农商行公司贷款和个人存款增速过快,业务规模波动过大,贷款的快速增长也增大了该行风险控制难度。

不良贷款飙升135.06%。

银行不良贷款是指银行贷款给个人或者企业,企业逾期很长还款或者甚至无偿还能力,导致银行长期回收不了资金的贷款。不良贷款可以说是银行体内的“毒瘤”,侵蚀银行的利润或资本金,严重的还会引发银行破产。

受逾期贷款影响,截至2018年9月末,伊川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52亿元,较年初增长5.47亿元,大幅增长135.06%;不良贷款率为3.27%,较年初上升0.88个百分点。此外,该行两笔融资租赁收益权投资共计2.9亿元发生逾期,该行已将其划分为次级类。

事实上,伊川农商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是从2017年开始的。数据显示,该行2015年和2016年不良贷款余额较低,均为0.71亿元;同期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65%和0.54%,2016年不良贷款率甚至出现了下降。但是到了2017年,该行信贷资产质量急转直下,不良贷款余额暴增470.42%至4.05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16年0.54%骤升至2.39%。

记者注意到,对于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飙升,除了伊川农商行严格执行监管政策外,与伊川当地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中诚信指出,2018年以来,由于伊川当地部分小微企业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等原因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且其应收账款增长,无法及时回笼资金甚至形成坏账;部分借款人为转型而盲目投资导致资金链条日趋紧张,加之经济形势低迷造成当地信用环境较差,躲债、逃债现象增加,导致信用风险不断上升。受以上因素共同影响,2018年以来伊川农商行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均大幅增长。

由于资产质量的下滑,拨备计提压力上升,伴随着银行间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伊川农商行的盈利水平进一步收窄。虽然2017年伊川农商行营业收入实现28.26%的增长至25.84亿元,但因该行资产减值损失上升150.35%至10.26亿元,仅实现净利润7.1亿元,同比下降14.51%。

评级是国际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的衡量一个企业业务指标的重要标准。商业银行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往往依赖于评级,是市场公认的衡量一家银行竞争能力的手段,高评级在某些时候是一家银行的金字招牌,评级机构将银行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会对这家银行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随着国家对金融监管的全面从严,评级将会是政府对银行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基于伊川农商行现有经营和财务状况,中诚信将伊川农商行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对于伊川农商行相关问题,记者曾向该行致函采访核实,截至发稿,未收到该行的正面回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