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入廁”錯啦 “如廁”正確

请注意:“入厕”错啦 “如厕”正确

梁記粥鋪(掇刀店)衛生間裡的提示牌

请注意:“入厕”错啦 “如厕”正确

梁記粥鋪(泉口店)衛生間裡的提示語

请注意:“入厕”错啦 “如厕”正确

天鵝廣場公廁裡的提示牌

请注意:“入厕”错啦 “如厕”正确

鳳凰湖公園公廁裡的提示牌 記者 賈明 劉嬌 攝

每個人每天都會進廁所、上衛生間,這一過程用書面語該怎麼表達,是“入廁”還是“如廁”?可能不少人沒有在意,其實“如廁”才是正確的。記者昨日兵分兩路,走訪了中心城區多個公園、廣場的公廁和部分餐館的衛生間,共20多處,發現不少地方用錯了。

一路記者走訪城區公園、廣場上的公廁。在天鵝廣場公廁,裡面設施完整、乾淨整潔。在專供殘疾人使用的蹲位牆上,掛著一個提示牌,上有“文明入廁,保持清潔”8個大字,下面還有救助電話。在鳳凰湖公園,正對鳳翔路的公廁內,可見印有“愛護公物 文明入廁”字樣的提示牌。這兩處公廁都用錯了字。

記者隨機詢問一位保潔員,她稱見過“入廁”和“如廁”兩種寫法,並認為“如廁”是錯的。

另一路記者走訪城區商場、超市和餐館的衛生間。在梁記粥鋪掇刀店,衛生間男女通用,7個蹲坑門上內外均掛有“男女洗手間 入廁請插門”的提示牌。在梁記粥鋪泉口店,衛生間牆上印有提示語“入廁後請沖洗 廁紙請入紙簍”。這裡的衛生間提示語也用錯了。

此外,在龍泉公園、月牙島公廁內,在星球商業中心衛生間,這裡的提示牌使用的是“如廁”,沒有用錯。

“出入的入表示進入,如意的如寓意廁所幹淨整潔。”月牙島公廁附近一68歲的周姓老人認為,“如廁”和“入廁”兩詞意義不一樣,不分對錯。

“應該是進入的入,不可能是如果的如。”正在遊園散步的瞿先生面對記者的詢問,回答很是肯定。當告知新華詞典上“如廁”才是正確用法時,他一臉驚訝,並表示回去要好好查查。(記者賈明 劉嬌)

小知識

翻開現代漢語詞典(新版或舊版),“入”作為動詞時,首先表示進來或進去,跟“出”相對;“如”作為書面用語,表示“到”和“往”的意思,特別舉例“如廁”。

“如廁”一詞,還與中國廁所的演變有關。據考古發現,我國最早的廁所出現在5000年前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遺址,當時的廁所只是一個挖在房舍外的土坑。而在中國農村,廁所(土坑)常用茅草遮蔽,故也稱“茅坑”或“茅廁”。上廁所,不是指人進入土坑,而是到有土坑的場所去,故稱“如廁”。

“如廁”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公元前581年,晉景公姬孺“將食,漲,如廁,陷而卒”。《史記·項羽本紀》中也有記載: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