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是白豬還是黑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想要用它來表達什麼


豬八戒是白豬還是黑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想要用它來表達什麼


西遊記可謂是所有人的童年回憶了,更是無法超越的經典,而要說裡面最搞怪好吃懶做的那絕對非豬八戒莫屬!西遊記中這個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在各個版本的電視劇裡都是白白胖胖的白豬形象,但這其實是錯誤的,怎麼說呢?


豬八戒是白豬還是黑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想要用它來表達什麼


豬八戒實際上應該是黑豬,吳承恩在原著中就有描述;‘黑臉短毛,長喙大耳,初來時是一條黑胖漢,後來就變做一個長嘴大耳朵的呆子,腦後又有一溜鬃毛,身體粗糙怕人,頭臉就象個豬的模樣。食腸卻又甚大,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這很明顯就是一個黑臉胖豬的形象吧?


豬八戒是白豬還是黑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想要用它來表達什麼


但是豬八戒到底是黑豬還是白豬其實並不是那麼的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是想要通過它來表達什麼?首先大家都知道豬八戒在取經路上都是一副好吃懶做、好色還有就是膽小,但是總的來說豬八戒的這個形象其實是具有時代意義的。


豬八戒是白豬還是黑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想要用它來表達什麼


在《西遊記》中,豬八戒不習慣更不喜歡長期在外奔波的苦行生活,他護僧取經是出於無奈的,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難,總是第一個打退堂鼓,要散夥,賣行李、嚷著回高老莊做女婿、種地過日子,這種迴歸土地、眷念家園、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長期依附於土地的典型的農民意識和農民心理。可以說,豬八戒是一個來自鄉村的勞動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著土地而養成的頑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對立,表現著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願望。豬八戒身上貪財、貪色、自私自利,還表現著明代社會好色好貨思想的沉澱,反映了當時小生產者、小市民的意識特點,具有那個時代的思想特色。


豬八戒是白豬還是黑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想要用它來表達什麼


因為,隨著明朝中葉商品經濟的發展,中國新生的市民階層繼宋、元之後進一步壯大,並開始在社會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於中國已經衰落的封建經濟仍然非常強大,整個社會仍然是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所以,明朝新興市民階層中仍然存在著進步與保守兩種因素。豬八戒的形象在明朝的市民階層中具有普遍性,是個“充滿人慾的藝術形象”,是中國傳統社會生活中的一個代表著農民階層並具有市民特徵的下層人民形象。


豬八戒是白豬還是黑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想要用它來表達什麼


豬八戒率性而為,張揚個性,其自然天性源於他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個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個並不情願、時時打退堂鼓地凡夫俗子;一個作為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輕鬆嘲笑並調侃的對象,一個來自於人民內部的、帶有芸芸眾生的人性優點及弱點的形象,因此,具有迎合大眾文化的當代意義。如民間中的一些歇後語:“豬八戒背媳婦—費力不討好”;“豬八戒耍耙子—就會一手”;“豬八戒掏耳朵—裡面有貨”當代也湧現出了幾部關於豬八戒的影視產品,如《春光燦爛豬八戒》,《福星高照豬八戒》等。豬八戒之所以在當代大眾文化圈裡得到這樣的歡迎,主要是與他的親和力有關,與當今人們的精神需要有關。所以,在當代社會,豬八戒的形象是具有普遍意義的。


豬八戒是白豬還是黑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想要用它來表達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