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国人对负面新闻的讨论度比正面新闻高?

1084976995


新闻分出正面和负面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区分。它没有绝对的答案。新闻是时间的朋友。特定的时间发生的特定的事就是新闻。既然发生了,也说明它就是这个时间的产物。对特殊的产物有兴趣,是天性。三缄其口万马齐喑,才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都对事物不感兴趣,不谈论,无观点。那是正常人吗?是正常社会吗?所谓的负面新闻,大概是指的违法犯罪、跳楼自杀的、欠债跑路的等等。违法犯罪不该千夫所指吗?冤假错案不让人痛恨吗?跳楼自杀不让人惋惜吗?台海危机,南海危机不让人义愤填膺吗?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社会就是江湖。什么新闻都可能发生,什么观点也必然要有。关键是怎样的心态看大家的评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既要欣喜地接受鼓励,也要诚恳地接受鞭策。这样社会才能和谐。

一味指责不同声音,打压不同意见。说明胸怀不够宽广。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社会的进步现象。

敢于批评,勇于批评的人,恰恰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如果对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负面新闻,仍然无动于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人是没有社会公德,自私自利的人。

一个没有杂音的音调是歌曲是演戏。不是正常社会。即是有,也是表面现象,也可能是于无声处响惊雷!


时事点评员


正能量的新闻和负能量的新闻,从大家讨论的程度来看,大家愿意讨论和抨击的都是那些负面的新闻。因为大家对那些负面的新闻涌现出的那种阴暗的,不可见人的事情都是深恶痛觉的。对那些负面的新闻也都是十分憎恶的。



这说明我们的国人都是有正义感的,对待那些负面的影响很恶劣的事情,我们这些有正义感的人们必然要发出正义的声音。必然要谴责那些行为不端,做事卑鄙的人的。这就是充满正能量的人们做出的正义的事情。你像前一阵子崔永元不顾个人的生命安慰毅然而然的,站出来与乐圈的黑暗现象作斗争。首先揪出了范冰冰,用虚假的商演合同,来逃避巨额的演出税款。并且在他受到生命威胁的时候,大家站出来纷纷力挺崔永元。这时候真的看出来国人的那种充满正能量的心理。
还有就是长春疫苗的制假事件,也再次掀起了人们的不满。人们对长春疫苗的这个公司做法真的是义愤填膺的谴责。并且要求社会必须给予一个处理的结果。由于大家对这些丑恶的现象,始终保持着零容忍的状态,并且抨击的力度很高涨,支持正义,反对丑恶的热情也十分高涨。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充满正能量的呼声。最终也是邪不押证的一种体现。让我们看到了正义必然要战胜邪恶的结局。


伊春美食美客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有了社会性后,就必须把一部分自私转化成无私,以获得群体的认可。如果有一个和尚舍己为公,天天去挑水,大家会赞赏他,因为大家都因此得利了。与此同时,还是在这个庙里,另一个和尚偷吃食物被发现了,你觉得大家会更关注哪一件事?还有一个和尚,对佛祖不敬,在佛像上撒尿,你觉得大家讨论最多的会是哪个新闻?

有和尚主动挑水,其他和尚白得好处,算是额外收入,要真是没有,倒也罢了。大家的食物被偷就不一样了,等于是所有人(主要是自己)的既得利益被削减了,并且是以一种不道德的方式。最后一个和尚更夸张,对一切规则和价值进行践踏,势必遭到大家的群起攻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很多大事是被定过基调的,有什么好讨论的呢,你想唱反调?其实,我觉得大家不必太纠结这个问题,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恐怕外国也是如此,因为规则和人的本性在那摆着。

天地不言,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其实,事关全民福祉的事,跟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我们也都很关注。还有国家的盛举,比如国庆大阅兵,同样万众瞩目,人心汇聚。人都有看客心理,都会在个人和群体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如果社会变得越来越和谐,负面新闻自然越来越少,一旦出现,大家都十分关注,这不是大好事吗?相反,冷漠才最可怕,如果大家都对负面新闻司空见惯,不置一词,后果不可想象。


上头派掌门


1.昨日我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不发展手机支付,我回答:因为美国信用卡支付发展已非常成熟,达到了我们很多人想象不到的程度,比如返现,延误赔付等。并且,手机支付并不安全,比如手机丢失,第三方平台失信等情况。这叫喷子给我喷的。

2.由此可见,国民对一个常识性话题,不一定有这方面常识,但喷的话,不需要常识,喷就对了。

3.还是建议大家多看看新闻,尤其是国际新闻。


大连一小哥哥


把已发生的事情划分为正能量和负能量本身就是预设立场!带有极端的个人感情色彩!那么我就也说极端点,做为纳税人供养的群体,做点对得起纳税人的事本身就是你们份内的事!犹如老板给雇员发了薪水,那么雇员做好份内的工作本就是等价交换,极为正常的事,也是应该的事!大肆宣扬反而不正常!反过来,老板给了薪水,而雇员打混,弄虚作假,应付了事而又不准老板批评才是不正常的事!老板找出错误批评教育就是希望有改善和改正的态度,难到就变成了你们口中的负能量?反观诸如某校长读出“鸿浩之志”,某省长读出“镇越铁路”,某戏子装逼博士后露馅打脸从高招到硕士,博士文凭批发丑闻,家长发现过期疫苗后轻描淡写的说护士登记错误,学校给孩子吃“猪食”曝光后处理曝光者……无一不是老百姓纳税供养的“仆人”要么不称职,要么在践踏起码的公平公正,要么在毒害,残害纳税人的孩子!老百姓对此关切就是希望清除这些不称职者,害群之马者!相信某个群体以及某些丑闻的制造者最担心,最害怕老百姓要他们滚蛋,要他们担责,要他们付出代价!所以先来个划分正能量和负能量的遮羞布试图堵住悠悠众口,意图继续践踏公平正义,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挥霍纳税人的血汗以饱私囊!相信老百姓的视而不见是他们最大的期待!你心中无鬼,无愧于自己的俸禄何须区分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何来惧怕悠悠众口?


用户涿鹿中袁


:俗话说,优点不说没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道理明摆着,不必多言,那为啥还只许表杨不许批评那?大概就是,自己做的确实不到位,批评多了,根基会动摇,甚至有倒下的危险,只有表杨才能增强信心,保住局面,从实用角度看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然而长此以往,谁都能看清是咋回事,主动表杨的人就会减少,即使表杨也不是真心,你只能自己表杨自己,批评受限制,问题只能自己解决,那这问题的确切性,和改正效果会大打折扣,更不利于自身完善,所以,表扬和批评相比,批评显得更为重要,批评越多越严厉说明对你越关注,越离不开你,希望你变得更好,也确实有助你纠正不足走向完美,最可怕就是麻木,不表扬也不挑评,那就表明对你己失去信心,这是最不可取的。


午夜阳光3226


这也不能都怪大家。

因为现在信息如此发达,各种信息大家都会很快很认真的结合自己的现实状况来进行匹配或对比。

所谓的一些正面的是事实存在的,又没有太大的变化差距,就比如我们天天吃白米饭,谁会天天赞美和歌颂这种吃米饭的日子呢!

再说很多东西民众都各自有衡量的标准和标尺,无需表面的形式和浮夸。

正负是相对的,没有比较就没有正负多错。

而一些所谓负面的也不见得本质就是负面,它也许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容回避的。甚至影响到民众的利益和生活生存。

好的就说,不好就不能说,那岂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什么是负面,贪污腐败算不算,不能说吗。

强拆强买强卖是负面吗,不能讲吗。

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对百姓生活生存不利的都是负面的,讲这些负面的东西曝光,或者对这些负面的现象评论或抨击的行为是最正当正面的。

法律也是如此。

学生扶起摔倒妇女,判定学生无责,这就是正面的,这就是维护法律尊严,保护了好人的利益。

而冤枉学生的行为就是负面的,法律对其没有进行严格的惩罚也是负面的。

对涉及面大的,影响比较恶略的违法行为没有有效的法律惩处和扼制,这也算负面的。


用户7083077698567


我想,因为很长一段时间,至少网络发展到现在之前,甚至现在也仍然有些政府部门,压着消息瞒报或谎报,把百姓当吃瓜群众,定义为“不知真想瞎起哄的人群”,而不坦诚,不虚心地接受自己的失误过错,反过来小功劳大宣传,没功劳编出来宣传,甚至做错的也说成好的进行褒奖。久而久之,给百姓的印象里政府形象就是如此,再后来说实话也没人信了,负面的新闻更像“被谎报或瞒报的真相”,而正面的新闻反而像“为宣传而编出来的假新闻”,说白了这些现象就是政府贱卖信用的代价。信用这东西,建立起来非常难,毁起来非常容易。有句话说得好,不要骗人,因为被你骗的都是曾试图相信你的人,做常人如此,何况政府?因此,我觉得政府不必要盲目地、着急地对这些对负面信息跟风的人定罪,反而是以包容心态对待这些人,毕竟是“自己种下的苦果”,同时努力做好今后的每件事实事求是,光明正大。有时候错误的认识是作为负分累积的,哪天某件事上发现这是一种误解时,只要一直做得正直坦率,这些误解累积的负分突然前面加了负号一样,瞬间变成正分,起到将来误解不再发生或防止谣言传播的预防针作用。所以,扭转局面关键不在百姓,而在于政府自身。


心有灵犀228421368


首先要认清准确定位人性本质。人性是邪恶与正义共生共存,阴阳合二为一的两面性特质。但是主导人性动机和行为往往是邪恶自私的一面。只有满足了人性自私邪恶一面,才能唤醒人性良善正义积极向上的一面。虽然左右人的动机和行为是本质邪恶的一面在内心唱主角主导人心所向。但不能忽略人的两面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人性、人心需要通过社会活动加以平衡。时下人们过分关注社会负面信息,证明社会失衡。负面信息多余正面信息。人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致使精神空虚,对现实产生了迷惘困惑。而且正义的一面已经无法承担人性向善对希望的寄托。因为现实总是给人以无情的打击和伤害。例如老人跌倒扶与不扶的社会矛盾。不扶出于内心的良善于心不忍,扶反而伤害了自己。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让人连最基本的希望都破灭了。这也就是人们对于社会正面的信息不在热衷关注,反而过度关注负面信息的原因之一。也许以关注负面信息,负面事实寻找答案吧


Q哎哟喂11


正新闻,似喜剧😄,观之"哈哈"二声而已,如继之有"啊啊”二字,己属非易! 负新闻,象悲剧😒,观者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还会"唉!唉!唉……"不停,有时还难停,易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之感,甚至刹不住车还会延发新奇。 另外,正处作梦时代,社会大喜事虽多,但真正属于个人“实体感"可悦心的事太少,房,医,教,三刀上立,工作生活,压力无处不在,出外笑脸盈盈而闭门心忧滚滚……对正面新闻难生共鸣,一看了之也不算意外吧?反之,面对负面新闻,稍不留意使触痛之处多多,难免会五味杂陈呵,于是唉咳呜呀"不平则鸣"!不过,每当见闻强国之梦荣耀四方震惊世界,大家😊必定都热血沸腾充溢希望。对负新闻负能量会显露"拖泥带水",还是记住那句老话吧:理解万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