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強農業農村工作實現首季“開門紅”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劉炳林)清明時節,位於漢江源頭的寧強縣春意盎然,村民們有的在茶園採摘新茶,有的推著旋耕機在整地,有的在搭建塑料棚育秧,有的在食用菌基地學習新技術,處處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為進一步提升春耕備耕質量,確保夏糧增產增收,該縣農業農村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積極組織農科人員到農村一線,開展科技服務工作,及時指導他們對茶樹、水果、蔬菜等進行春季管護。該縣引進馬鈴薯新品種8個,推廣微型馬鈴薯40餘畝、紫色馬鈴薯(黑美人)25畝,開展新品種篩選及展示。利用產業脫貧技術服務110平臺,建立了貧困戶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為107個貧困村選聘了縣、鎮、村三級貧困戶產業發展指導員,開展農業技術培訓1800人次,農村實用技術培訓3200人次。發放農業適用技術、“兩病”防治和農機具補貼等科技資料1000餘份,接受諮詢150人次,受益農民1200人次。

該縣積極協調農資經營單位及個體戶,調運水稻種3萬公斤、玉米種25萬公斤、脫毒馬鈴薯種400噸、農藥10噸、肥料4000噸,保障春播供應。組織開展了春季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農機安全專項檢查覆蓋18個鎮(辦),檢查審驗拖拉機12臺,切實消除農機事故隱患,確保農機作業安全。縣農業農村局會同縣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聯合行動,對種子、農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進行了拉網式檢查,現已檢查4個鎮(辦)35家農資經營門店,下達整改通知書5份,規範了農資市場秩序。

目前,該縣迅速掀起了春耕生產熱潮,農業農村工作實現首季“開門紅”。全縣已推廣優質油菜制種2000餘畝、脫毒馬鈴薯230餘噸,茶園總面積突破16.5萬畝,新擴建茶葉加工廠3個,發展食用菌3000萬袋,中藥材0.5萬畝,新建乾果園1100畝,建成草莓園500畝,發展獼猴桃400畝,中蜂2.2萬箱,出欄生豬7.81萬頭,牛羊出欄0.55萬頭(只),家禽出欄21萬隻。產業扶貧項目建設全面鋪開,產業道路項目已全部開工,農業產業化項目開工33個,10個食用菌園區項目全部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