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貧困戶辦起養殖合作社,年收益突破80萬元

能辦起合作社的,一般都是產業“能人”。可在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固河鎮李集村卻有一家以貧困戶為主體辦起的波爾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該合作社通過抱團發展,已擁有波爾山羊1200餘隻,年收益突破80萬元。


高唐貧困戶辦起養殖合作社,年收益突破80萬元


這家特殊的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叫李志立,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40歲出頭的李志立,是李集村公認的“羊倌”,他通過養殖波爾山羊,成功摘帽脫貧,由昔日被幫扶對象,轉身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要想真正脫貧,光坐在家裡等著政府救濟可不行,必須得靠自己的雙手主動去摘帽。”李志立勤勞致富的故事,早已在十里八村廣為流傳。


高唐貧困戶辦起養殖合作社,年收益突破80萬元

提起李志立的脫貧故事,還需從3年前的轉行搞養殖說起。李志立的妻子患有嚴重的類風溼關節炎,為給妻子看病,欠下不少外債。兩個孩子在外地求學,平時也幫不上忙,整個家庭重擔都落在他一人身上。2016年4月,固河鎮扶貧工作人員在入戶走訪中,掌握了李志立家庭的生活困難情況,隨將其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一對一幫扶。自此,李志立的家庭收入開始有了小幅增長,貧困狀況得到一定改善。

固河鎮扶貧幹部在幫扶過程中,引導李志立儘快從貧困的陰影中走出,重樹生活信心,通過自力更生致富增收。“俺們村子就在徒駭河邊上,河兩岸有大片河灘地,這不就是搞養殖的絕佳‘牧場’嗎?”有了致富方向的李志立,在鎮村扶貧幹部的協調下,籌資1萬多元,購買了10多隻波爾母山羊。經過1年的悉心照顧,波爾母山羊不僅個個長得膘肥體壯,而且還先後產下了30多隻小羊羔,給李志立帶來了近3萬元的收益。嚐到養殖甜頭的李志立,隨即進行二次投入,翻建了羊舍,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去年,李志立的山羊養殖收入突破10萬元,被鎮上授予“脫貧之星”,成為村民爭相學習的致富榜樣。“一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是富。”去年,李志立在李集村辦起了波爾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可以優先入社,免費學習養殖技術。目前,合作社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已輻射帶動周邊30多戶貧困戶增收致富。今年,李志立準備去梁山、齊河等地的大型養殖場取經,學習生態養殖技術,進一步提升合作社的養殖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