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醫藥2018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4月26日消息,泰格醫藥(300347)2018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業務回顧和展望

報告期內驅動業務收入變化的具體因素本報告期營業收入47,315.2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16%;淨利潤9,955.5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3.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590.4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1.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6,916.8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86%。

杭州泰格智慧醫療研究院為浙江省第二批重點企業研究院項目,承擔了"智慧醫療"操作系統軟件技術創新試點任務。其目標是建成中國領先的醫療大數據分析服務平臺。公司將應用大數據策略,構建以民生健康為中心的智慧醫療生態系統,促進醫藥研發創新,優化醫療效率,降低醫療成本,為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服務。公司將採用電子計算機軟件系統來替代傳統的以紙質為媒介的臨床試驗數據管理模式(EDC),從而使數據採集連接更加快捷流暢,數據更加真實準確、內部控制更加高效管理。公司2014年搭建雲平臺,在B/S架構上完成EDC項目設計,電子CRF,初步EditCheck,人工快捷輸入管理,理順並實現數據狀態、工作任務的圖標推動流程,從理論上已建立對系統全球化的實現方法(公司承接全球多中心項目時,EDC操作界面將呈現多語言顯示及處理時差功能),並完成基本報表輸出和數據輸出功能多輔助查詢使用的功能。2015年項目已有國內二十二家藥物研發企業進行測試使用,其中國內知名企業包括恆瑞醫藥(600276)、吉林亞泰(H5N1疫苗)等項目,同時平臺還參與了臺灣泰格、澳大利亞等藥物臨床項目。根據計劃,項目相關成果將申請軟件著作權10項,申請專利2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新型實用專利1項。目前已取得軟著四項,正在申請中軟著一項,臨床試驗中實驗室正常值範圍的實時管理方法、臨床試驗用手持數據採集裝置(設備)等兩項發明專利已提交。2016年運行項目60個,取得軟件著作權7項,新型實用專利1項。

截止2017年末,累計取得軟件著作權54項,新型實用專利6項目,發明專利1項,另有1項發明專項仍在申請中。

臨床試驗技術服務為公司的主營業務,公司於2012-2014年期間對糖尿病臨床試驗技術、血友病臨床試驗技術、血脂異常臨床試驗技術、癲癇臨床試驗技術、多發性骨髓瘤臨床試驗技術、腎臟病臨床試驗技術進行研究開發,2014年公司已獲取與這些適應症相關臨床試驗經驗和知識,並將其集成和轉化為企業的非專利技術,為公司今後承接這些類別項目的臨床試驗提供技術支持和保證,從而不斷擴展業務,保證項目質量,形成企業的規模效益。同時,2015-2017年公司針對難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試驗技術、他汀類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慢性腎衰竭類藥物臨床試驗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提高藥物臨床試驗效率和試驗成功概率。

2016-2017年年針對生物分析實驗室記錄管理系統、生物樣本管理系統、生物樣本分析數據處理系統、WatsonLIMS?免疫分析接口軟件、臨床研究用藥品管理系統、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聯用分析方法開發系統、生物分析方法驗證管理系統、生物樣本分析報告編寫系統、新藥研究通用技術文件(CTD)格式申報資料編寫系統、藥物臨床研究不良反應管理系統、藥物臨床試驗受試者管理系統等進行深入研究。

新藥研發SMO服務平臺技術研究,通過對SMO業務流程和業務控制點的研究和實踐,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總結出SMO服務的技術重點,形成非專利技術,進一步提高SMO服務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此外,公司研究開發臨床數據採集系統、臨床數據統計分析系統、臨床檢驗數據管理系統、臨床研究數據庫系統、CDMS臨床數據管理系統,以提高臨床試驗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服務的質量,為國內外高端客戶群體數據統計分析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

研發投入主要用於研發人員工資社保、軟件開發、系統使用、設備折舊。

目前公司業務按照本年度經營目標推進,爭取2018年實現更好的經營業績。

二、重大風險提示

1、質量控制風險

真實、完整的臨床試驗數據反映了試驗藥品真實的療效和安全性,是藥品是否可以獲得批准上市的重要依據。而臨床試驗的質量控制就是要確保每一個臨床試驗數據都是真實、可靠的。如果質量控制出問題,就會出現數據不完整、不真實的情況,導致藥品評價不客觀,使有風險的產品上市或者錯殺好產品,都會給申辦方造成巨大的損失,同時也使CRO公司的信譽受到較大損害,必將對公司的正常經營造成嚴重影響,從而直接影響公司的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

2、CFDA自查核查帶來的項目進度緩慢風險因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業務受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臨床試驗自查核查活動的影響,造成項目進度放緩,導

致2017年度捷通泰瑞經營業績下滑。公司預計2018年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業務仍會受自查核查活動的後續影響,公司將提高工作效率,加強項目管理,追趕項目進度,爭取將自查核查影響降到可控範圍內。

3、商譽減值的風險

公司子公司北醫仁智業務類型重點發展IV期臨床試驗技術服務,該類業務具有市場空間大、合同報價相對較低特徵,公司對該類業務的市場定價、成本控制、質量控制等環節正在完善之中,本報告期實現效益155.84萬元,2017年度已計提商譽減值1,000萬元。

2017年度公司非發行股票募集資金購買捷通泰瑞100%股權,股權轉讓價款6億元,由於公司子公司捷通泰瑞2016年度未完成當年度業績承諾,按照股權轉讓協議約定扣減相應股權轉讓款0.60億元,調整後股權轉讓金額為5.40億元。

捷通泰瑞從事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技術服務,該類業務因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自查核查活動的影響,本報告期內,該業務進展速度放緩、項目工作量增加、成本增加,項目毛利率下降,實現效益756.24萬元,如其未達到預計效益將存在商譽減值風險。

4、對大客戶的依賴風險

2017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7.34%,特別是第一大客戶收入佔比達到1.89%。如果這些大客戶不能持續提供更多的外包服務,對公司的經營目標將造成不利影響。為此,公司除了建立大客戶管理系統,努力提高大客戶服務滿意度、爭取更多的大客戶訂單外,也建立更強大的商務拓展隊伍,大力拓展新客戶業務。目前公司已建立了涵蓋全球領域的商務發展隊伍,並加強市場拓展,增加相關的產業服務,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客戶粘性。

5、政策風險

公司屬於醫藥研發行業,受國內研發政策影響較大。雖然預期將向有利於改善國內研發環境的方向發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政策不確定性,有可能會影響到公司業務的發展。

公司根據實際情況,著力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建立全產業服務鏈、做大做強每一項業務,建立更加良好的口碑。同時,根據國內外市場情況,及時調整業務方向,一方面把業務轉向重點發展審批環節較少的臨床試驗數據管理和統計、SMO服務等業務,另一方面大力拓展國內市場,爭取更多的國內創新藥研發的訂單。

6、募投項目風險

上市後公司積極推進募投項目的建設,"臨床試驗綜合服務平臺"項目和"SMO管理中心"項目已完成了預期的成效。"數據管理中心項目"因市場開拓、基建項目和業務團隊建設進度滯後影響收入和效益低於預期,自2015年嘉興數據管理中心團隊和美斯達團隊開始進行整合,數據管理中心逐步開始承接境外數據管理業務,本報告期實現效益264.93萬元。

募投項目北醫仁智和捷通泰瑞情況。在醫藥研發人才市場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公司存在人才流失的風險。為防止該情況發生,公司通過選拔、培育、留用、激勵等措施,吸引保留了一大批臨床試驗方面的專業人才。針對專業人才緊缺、流動性大等問題,公司制定並實施針對性的培養計劃,主要培養計劃有新員工培養計劃、項目負責人培養計劃、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計劃、管理人員培養計劃等,以此提高公司管理團隊的管理能力、技術人才的項目管理能力和員工隊伍的工作技能。通過打造教導型企業,培養教導型人才,將是公司在人才和團隊建設上的根本途徑。

8、業務整合、規模擴大帶來的集團化管理風險

隨著公司大規模併購業務的實施,公司已擁有數十家境內外子公司,呈現出鮮明的集團化特徵。集團化對公司整體運營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協調統一、加強管控,實現多元化後的協同效應,提高整體運營和管理效能是今後公司發展面臨的風險因素之一。公司將根據集團化發展需求,進一步細分業務板塊,在財務、業務方面完善母公司、子公司及三級公司之間的管理體系,逐步建立起與集團化發展相適應的內部運營機制和監督機制,保證公司整體運營健康、安全。公司將持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使集團公司內部企業價值觀一致、企業經營理念和員工觀念和諧一致,以健全的制度和先進的企業文化保障集團科學、高效運營。

9、業務能力提升風險隨著國內外臨床試驗需求持續增加,和臨床試驗難度的提高,外包CRO服務更加普遍,為擁抱更多業務機遇,公司要保持行業領先的創新且高水平的業務能力,以便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作為國內領先的CRO,公司應具有MRCT和I期經驗和能力;做好承接高水平MRCT業務的準備;服務質量和專業水平向國際研究水準看齊;擁有優質員工、優良管理和先進系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