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出生的孩子不能上一年級,是接著再上一年大班還是上幼小銜接班呢?

西湖


如果在你們當地有比較優秀的幼小銜接班,建議還是上幼小銜接班,因為現在學校的教育模式,自己的孩子沒有提前預習好,在學校裡確實是跟不上趟的,因為幼兒園一直是屬於在玩中學這樣的模式,孩子很快樂,但進入小學以後,突然之間上課要老老實實坐著,他就會有點受不了,畢竟孩子年紀小,自律不是那麼強,所以這個時候選擇一下幼小銜接班去適應一下小學生的上課節奏,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助,相當於給孩子一個過渡的時間。

而且再上一年級之前把小學的內容稍微的預習一下,而不是強求的必須學會,這樣對他上小學寫作業啊,考試啊,都會有幫助。孩子的學習興趣建立在他能聽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寫作業能夠跟上這個速度,考試分數能夠達到優秀,這樣才會越來越想學,如果一個家長覺得學知識就是老師的事情,上一年級之前我們在家自己就不用學,那你的這種觀念一定要改一改了。

如果當地沒有這樣的幼小銜接班,年紀又不到上一年級,那就必須再上一個大班呀,沒有別的選擇,這個時候可以和幼兒園的老師溝通一下,在學校你可以多叫一點知識,更重要的是家長在家的時候也要提前的去預習練習,幫助孩子順利的進入到小學階段


Nancy講故事


無論是大班還是銜接班,都是在為步入小學打基礎,就看你希望孩子打下什麼樣的基礎。我們要根據兩種班級各自的優缺點進行取捨。說到底,你要想明白是讓孩子接受“小學化”教育,還是“去小學化”教育。

教學特點

眾所周知,小學的學習模式主要以聽覺學習和視覺學習為主,削弱了感官學習。簡單點說,小學裡主要以課堂授課,學生聽講+練習的模式學習。遊戲式的教學模式,已經十分弱化。

大班最大的特點,就是遊戲化教學。老師利用具體形象的物體為例,讓孩子學會一些抽象概念,例如算術。這與小學教學有本質上的不同,所以這種教學方式是“去小學化”的。

幼小銜接班偏向於小學化。一般的幼小銜接班傾向於效仿小學的學習方式,例如培養孩子按時上下學、定點上課、傳授知識等。

酌情取捨

看到教學特點,家長心裡已經偏向了幼小銜接班。認為可以通過銜接班,讓孩子提早適應小學教學模式。讓但我覺得,可以不必著急下結論。

1.銜接班

【優點】

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知識;解決孩子入學跟不上課程的難題;提前適應小學的學習節奏;解決部分地區入學考核時,孩子無法應對的難題。

【缺點】

過早學會了小學低段知識,降低(破壞)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因缺乏興趣,一二年級沒能建立牢固的知識體系,導致三、四年級時出現成績下降的情況。

2.大班

【優點】

它是從中班過渡而來,是幼兒園的系統內的銜接。它承襲了幼兒自小以來的遊戲化學習,有利於激發學好孩子的學習興趣,滿足好奇心、保護學習熱情。老師更注重培養孩子們獨立生活的習慣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5~6歲的孩子,思維逐漸由具體形象的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但只處於萌芽階段。遊戲化學習模式更符合當時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

【缺點】

看似學不到什麼東西,孩子每天都好像在玩,令家長深感擔憂。

題主的孩子似乎已經讀了一年大班,現在糾結的問題是要不要再讀一年。我個人覺得,你可以考慮幼小銜接班,但是要選擇一個教學理念較為“中庸”的。不要動不動就學習過多的知識,例如那種宣傳讓孩子一年內學會兩千個字的,就最好別去。選一個重視培養學習習慣的機構,儘量切合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

還有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不同幼兒園的大班也是有區分的。儘管目前國家對幼兒園“去小學化”的問題十分重視,但有的幼兒園大班依然我行我素,實際教學還是偏向於小學化的。在選擇的時候,你不必糾結於這些班級到底叫什麼名字,你得看他們到底教什麼。通過實際考察,選擇“小學化”或者“去小學化”的班級,重點是,選一個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模式。


關注優育說,關注兒童學習力,探討學習方法。


優育說


上幼小銜接班吧,學到的東西多,減輕一年級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